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一、本文記敘的都是葉聖陶先生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卻給予極高的評價。找出文中評價性的語句,對照所記敘的事情,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樣是一以貫之,寬厚待人。”這句評價對應敘述的小事是:葉聖陶對來訪的客人一定要遠送,再三道謝,目送離開;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對來探望的客人也還舉手打拱,連聲稱謝。20世紀70年代作者曾去看望葉聖陶不遇,之後葉聖陶十分悔恨,併為作者淪為住旅店而悲傷。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來的社會現象,像葉聖陶先生這樣的人竟越來越少了。

從這些小事和作者的評價看,葉聖胸的德行源於仁心,成於小節,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保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二、作者在第1段說“心裡立即罩上雙層的悲哀”這“雙層的悲哀”的含義是什麼?文中還有類似這樣含義豐富的語句,再找一些出來做品析。

答案:作者得知葉聖陶先生逝世時恰在除夕晚上,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聲傳來的卻是不幸的消息。以樂景反襯哀情,倍增其哀,故說是“雙層的悲哀”。另外,也可認為“雙層的悲哀”表示兩方面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當時年近八十)對歲月逝去的傷感,二是對葉聖陶先生去世的哀傷。

示例語句:“譬如近些年來,有不少人是宣揚朦朧的,還有更多的人是順勢朦朧的,對於以簡明如話為佳文的主張,就必付之一笑。”

品析:“宣揚朦朧”與“簡明如話”對立,前者是要讓人看不明白,後者是要讓人看得明白,大概宣揚朦朧的人認為讓別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寫作,所以才會嘲笑簡明如話的佳文。“順勢朦朧”指並不推究用語,只是跟著感覺走,其實是一種不認真的寫作態度。這裡作者表達含蓄但褒貶分明,值得品味。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三、葉聖陶先生說:“寫成文章,在這間房裡念,要讓那間房裡的人聽著,是說話,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樣理解這種“寫話”的主張?本文具有這樣的“寫話”風格嗎?舉例說說。

答案:葉聖陶的“寫話”主張即強調語言的簡明、順暢、通俗、質樸。本文也具有這種“寫話”風格,比如:“我第一次見到葉聖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編課本,他領導編課本。這之前,我當然知道他,那是上學時期,大量讀新文學作品的時候。”“我編課本,他領導編課本”,隨意中透著親切;“我當然知道他,那是上學時期,大量讀新文學作品的時候”,三層意思用三個短向表達,語氣舒緩,讀來順口,如同日常說話一般。


四、葉聖陶先生關於寫文章要簡潔的觀點,對你有啟發嗎?拿出自己最近寫過的作文,看看有沒有累贅的地方,做些修改。

答案:葉聖陶先生主張寫文章要簡潔,他說:“你寫成文章,給人家看,人家給你刪去一兩個字,意思沒變,就證明你不行。”他強調的是字,主張“可簡就絕不該繁”。這啟示我們在寫作時不僅要注意句段,也應該重視字的刪改,使語言更加簡潔。

可選擇自己最近寫過的一篇作文,從字、詞、句,以及標點等方面做些修改,使文章更簡潔。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葉聖陶先生二三事》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五、課外閱讀呂叔湘的《懷念聖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寫了哪些事?從中你還看出葉聖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質?

答案:文中寫了葉聖胸先生給人看稿一絲不苟,不僅要改正筆誤,理順詞句,甚至要描清標點;為普及漢語言知識和語文教育教學所做的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迫於形勢不得不應對一些責難和壓力,並深切關心朋友們的安危;給呂叔湘先生送書法作品,併為其女的文章題詩,待人誠摯;和呂叔湘先生一同避暑和視察;等等。

本文所敘及的事情和課文一樣都表現出葉聖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為人師表,待人溫良,傾全力專注於事業。除此之外,從此文還可以看出葉聖陶先生在普及漢語言知識及語文教育事業中的巨大貢獻;對友人關懷鼓勵,充滿文人情懷和雅趣;淡泊名利,不愛無謂的交際應酬,生活追求簡樸;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