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一)天津中醫藥大學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2019年10月發佈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意見第四條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明確提出改革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和優化優化中醫藥人才成長途徑。在最近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的思想,使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得以及時推廣,從而大幅度減少了輕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發展,治癒率提高、病亡率降低,中醫藥阻擊新冠病毒效果顯著且廣受好評。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度空前提高。未來,中醫藥大有可為,而中醫藥類高校是培養中醫藥人才的關鍵。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的中醫藥大學有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個省區市也基本上都有各自的中醫藥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一)天津中醫藥大學

校徽

1、 學校簡介

天津中醫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簡稱“天中”,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天津市三方共建高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醫學人文素質教指委主任委員單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指委主任委員單位。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建設聯盟成員。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世界中聯“一帶一路”中醫藥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入選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天津中醫藥大學始建於1958年,原名天津中醫學院。2005年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截至2019年5月,學校佔地2600餘畝,建築面積60餘萬平方米;設有12個學院、4個學部,覆蓋6個學科門類的28個本科專業;學校設有6個學科門類,以中醫藥為主體,醫、理、文、管、工、教育多學科協調發展,共計2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市級重點建設專業19個。擁有中醫內科學和針灸推拿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天津市“十三五”重點學科,2個天津市一流學科,3個優勢特色學科群。擁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箇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藥學A-,中醫學和中西醫結合B+;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進入ESI前1%。學校有本科生近9000人,研究生近4000人,留學生及港澳臺生2000餘人。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一)天津中醫藥大學

校園風景

2、 學科建設

“雙一流”建設學科:中藥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針灸推拿學、中藥學、中醫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

博士專業學位點:臨床醫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涵蓋中醫理論基礎、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民族醫學、中醫預防醫學、臨床評價、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工程學、康復醫學、中藥學、中藥製藥工程學二級學科)

碩士專業學位點:臨床醫學、中藥學、護理、漢語國際教育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中西醫結合、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中藥學、護理學

本科專業:中醫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9年制班)、 中醫學(“5+3”一體化)、 中醫學“5+3”一體化(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類-中醫學、 中醫學類-針灸推拿學、 中醫學類-中醫學(骨傷班)、 康復治療學、 中藥學類-中藥學類、 中藥學類-中藥資源與開發、 藥學類-藥學、 藥學類-藥物製劑、 臨床藥學、 臨床藥學(中外合作辦學)、 中藥學類-中藥製藥、 製藥工程、 中西醫臨床醫學、醫學實驗技術、護理學類-護理學、護理學-涉外護理、護理學類-老年護理、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醫學信息工程、 應用心理學、 工商管理類-市場營銷、 工商管理類-市場營銷(國際營銷班)、 公共管理類-公共事業管理、 公共管理類-健康服務與管理、 公共管理類-勞動與社會保障、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國際教育、 傳播學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一)天津中醫藥大學

校園風景

3、 科研機構/平臺

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

國家級臨床研究中心:全國針灸臨床研究中心,中國臨床試驗核心指標集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 ,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方劑學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現代中藥發現與製劑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現代中藥協同創新中心

天津市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組分中藥技術工程中心

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中藥藥理學實驗室、針灸學實驗室、中藥化學與分析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針刺效應重點研究室、方劑配伍重點研究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病理實驗室、醫用化學傳感器實驗室、呼吸功能實驗室、中藥製劑實驗室、中藥毒理實驗室、中藥化學實驗室、中藥製劑實驗室、針刺量效關係實驗室、認知和運動分析實驗室、腎臟組織生物學實驗室、推拿手法生物效應實驗室

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附屬保康醫院、附屬武清中醫院、附屬北辰中醫院、附屬南開中醫院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一)天津中醫藥大學

校園風景

5、 出版刊物

《天津中醫藥》《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

6、 2019各地錄取分數

未來大有可為,中醫藥類高校大盤點(一)天津中醫藥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