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殤,山河無恙


4月4日,清明。一個在中國人傳統中悼念亡者,寄託哀思的日子。

2020年的4月4日,這一天,沒有紛紛的細雨,沒有欲斷魂的行人,有的卻是上午十時準時鳴響的防空警報和遍佈神州大地那半降的國旗,是舉國祭奠!


國有殤,山河無恙

21世紀20年代的開年,一種之前聞所未聞的病毒在人們猝不及防下開始洶洶肆虐。為了控制疫情,九省通衢的武漢封城了。是的,在當年令舉國聞之色變的“非典”時期都沒有采取過的措施——封城!

在武漢被迫做出這一舉措時,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料到這一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竟然遠遠大於18年前的非典。

本該是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少了很多的年味,卻多了大家每天醒來刷新手機時看到那一串串數字時的焦慮和嘆息,也多了被網上各種消息一會兒感動的眼淚汪汪,一會被氣到七竅生煙的“正弦曲線”;多了除夕夜各路白衣天使的星夜馳援急,也多了上千萬的督造火神山的雲監工。

口罩、醫用酒精變成了硬通貨;進出各種門禁被“無間道”式地用測溫槍頂頭也漸漸地習以為常。車水馬龍的鬧市變得門可羅雀,無外賣而不歡的宅主們卻紛紛憋出一身的廚藝。寒假一次次的延長,學童們從驚喜開始變得煩躁和不耐,渴望著回到菁菁校園,渴望著和同學老師一起學習翫鬧。

同時,各種數字還在不斷的增長,增長,增長……

終於,在舉國幾乎按下暫停鍵近2個月後,在付出3000多條寶貴的生命後,一切,似乎開始慢慢地迴歸正軌。

雖然,口罩還是捂著。雖然,網課還在繼續上著。但是顯然,中華大地開始慢慢地復甦。4月4日那三分鐘的防空警報,既是悼念亡者,也像是拉響那再次啟航的汽笛。

3000多條生命的逝去,這是無比承重的代價。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是一條曾經鮮活的生命。他們不是1、2、3、4,他們是公園中的健身狂人,是功成身退的導演,是為眾人抱薪者,也是倒在抗疫第一線的白衣戰士。他們是為人父、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子女,為人親友,是實實在在曾經在這個世界上鮮活地生活過的一個個生命。


國有殤,山河無恙


清明時節,舉國哀思!山有木兮國有殤!

不過,我們還是頑強地走出了暗夜。走出了那讓人艱於呼吸視聽的暗夜。此刻,我們舉目四望,發現國境之外病毒卻還在肆虐,且而更加的恐怖兇殘!那冰冷的數字已經是十幾倍於我們曾走過的那個暗夜。

此時,沐浴在曙光下的我們才驚覺——我們曾經面臨的是多麼危險的境遇,一旦應對失措,或許我等還在濃霧瀰漫的黑夜中苦苦掙扎,哀鴻遍野。

此時真的感到很慶幸,慶幸於生於斯長於斯的這片大地,以及這大地上堅毅勇敢的人們。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眾志成城,有了勇敢面對。我們才磕磕絆絆地走出了暗夜。

感恩所有的一切!正是因為有了那麼多的付出和犧牲,才讓我們走出那可怕的夢魘。

冬將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戰則存,犧牲在我,國有殤,山河無恙!


國有殤,山河無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