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取消中考?12年義務教育,或將落實?

明年起,取消中考?12年義務教育,或將落實?

考大學容易,考高中難,這是很多地方面臨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現在,隨著高校的擴招,上大學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2019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有1031萬,大學錄取820萬,錄取率高達79.53%,也就是說10個高中生中,有接近8人,能夠考上大學,而考上本科的也接近5人。

近期,有家長群裡又開始傳“聽說2020年要實行12年義務教育啦?孩子班裡有家長說政策已經出了!”

明年起,取消中考?12年義務教育,或將落實?

明年起,取消中考?12年義務教育,或將落實?

網傳文章標題

這一說法並非“全無來源”,只是被大家誤解了。

早在2017年3月,教育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這大概就是謠傳中的“12年義務教育”的“來源”了。

前兩天小編計算過:2020瀋陽中考,僅13%中考生,能考入省重點

明年起,取消中考?12年義務教育,或將落實?

一、為何普通高中錄取率不高?

首先,這是國家政策發展的需要。

在國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今後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也就是說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比例大約是1:1,意味著多數地區,初中畢業生一半上高中,一半上職業學校,這是因為國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如果初中畢業生都擠入高中,然後考上大學,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在大學畢業後能稱為“白領”,這些大學生又不願意而且也無法稱為技工,所以一方面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方面眾多技術型崗位又面臨缺乏勞動力的問題,所以從中考後分流,是國家發展的一個方向。

其次,優質教學資源少。

隨著城市化的擴張,很多城市的面積迅速擴大,人口不斷增加,但是高中學校的數量增長不快,因為學校的增長,不僅需要教室、多媒體等硬件設施,還包括老師這樣的軟件資源,不是短時間就能彌補上的,所以導致城市的高中錄取率更低,很多城市的高中錄取率都低於50%。

最後,小班額政策,進一步降低高中錄取率。

以前的時候,高中一個班可以50人,也可以60人,也可以70人,總之,只有教室能夠放得下桌子,能裝多少是多少,但是現在的小班額政策要求高中每個班級人數不能超過54人,這就讓高中的錄取率進一步降低。

所以,現在考一個高中,真的非常困難,然而,更加現實的是,如果你只是考上一個普通高中,能考上大學本科的可能性都很小,考重點大學或者211、985大學就更難了,所以要考上好大學,不是考上高中就能解決的事情,高考還將繼續篩選掉一批不適合上大學的學生。

所以,加油吧同學,你的老師沒有騙你,形勢就是這麼嚴峻!

二、普及高中教育≠12年義務教育

這個政策中說2020年普及高中教育,不少人就理解為,普及不就是義務教育嗎?其實這兩個差得多了。

“普及”和“義務”有何不同?


我們國家的教育法明確規定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免費、普及、均衡等屬性。

如果將高中納入12年義務教育,那就說明上高中具有強制性。

用大白話說:所謂義務教育,有“義務”兩個字,意味著不僅要普及,還有強制性,也就是義務教育年齡段的孩子必須上學,不上不行,違反了就要負法律責任。

2017年12月的時候,針對網傳“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中考將取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曾回應表示,現階段不可能將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

原因是:“當前,還不具備把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高中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普及步伐,滿足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

在去年1月23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是《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明確規定,對於少數地方自行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的衝動,要嚴肅排查、堅決制止。

三、普及高中教育≠人人可以上普高

很多家長認為,“普及高中教育”=“人人可以上普高”。

這是錯的,首先家長們混淆了“高中”和“普高”的概念。

“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職。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意味著普及普高和中職教育。

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發佈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普及高中要達到的五個目標,其中兩個最重要的指標是:

一是全國、各省(區、市)毛入學率均達到90%以上,中西部貧困地區毛入學率顯著提升(2015年,遼寧省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已達99.0%);

二是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結構更加合理,招生規模大體相當。意思明確指出,高中普職比大體要維持在5:5。

四、普及高中教育≠高中免費教育

普及和免費,也是不同的概念。

按照教育部說法,在普及的過程中,要妥善解決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問題,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資助體系,下一步要重點做好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免費工作。

雖然國家沒有提出免費高中,但是,有省份已經實施了。

2007年7月,珠海正式實施12年免費教育,成為全國首個實現12年免費教育的城市。

目前,中國特區、民族地區、浙江、廣東、河北多地嘗試了高中免費教育。但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區、沿海等發達地區,尚未大範圍普及。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免費教育不是義務教育,還是需要通過選拔性考試進入高中的。

還有的人繼而聯想:既然高中都普及了,或是高中都免費了,誰想讀都可以,那麼,以後是不是——中考不用考了,高中直接派位?人人都可以上普高?

不是的!問題還出在:他們沒有把中職當成高中教育的一個部分。

“免費高中”說的是,高中讀書不要交學費;

“普及高中”說的是指絕大多數適齡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國家提供足夠的條件滿足需求。

在高中沒有納入義務教育之前,中考還是得考。

甚至在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後,中考可能還得存在,因為畢竟要進行普高和中職分流。

五、12年義務教育實施有啥影響

如果真的12年義務教育實施了,你以為家長和和孩子就解放了嗎?

不,不會的。

如果真的進行改革,把小學(6年)+初中(3年)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擴展成了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十二年制義務教育。那麼為了保證各個高中的招生計劃圓滿完成,高中學校的招生名額勢必會按照人數分配到各個初中。

對於那些既擁有初中部,又擁有高中部的大型學校來說,最直接的渠道就是進行本部學生從初中直升高中,那個時候就會普遍出現“初高中六年連讀”的現象,絕大多數的生源都直接在本校消化。

不管2020年是否真的能夠實現普及高中的目標,不容質疑的只有一點:成績要從小抓起的同時,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很重要,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習都不能掉以輕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