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恐怎麼辦,別慌,一些妙招教給你

琪琪週末和媽媽一起去周阿姨家裡做客,周阿姨有一個和琪琪一樣大的兒子明明。到了周阿姨家裡,媽媽和周阿姨相談甚歡,

琪琪就在一旁安靜地吃餅乾,任憑明明怎麼撩逗琪琪,琪琪都不為所動。

後來,周阿姨拿出了琪琪愛玩的玩具讓琪琪和明明去旁邊玩兒,但是琪琪還是很羞澀地,一動不動地躲在媽媽身後。

其實,在上述案例中的琪琪就是典型的社會恐懼症。說到社交恐懼症,很多人一定會聯想到自己,比如在公眾場合,尤其是陌生的環境就會覺得侷促不安,害怕被別人注意到,工作上不想與陌生人溝通聯繫等。

孩子社恐怎麼辦,別慌,一些妙招教給你

社交恐懼症又叫社交焦慮症,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

1. "活在別人的眼光中"

社交焦慮症還與患者的自我評價密切相關。們往往"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中"。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在,所有人都會關注自己,而外部對自己的評價都是負向的和貶低的。

這種外控式自我評價,是社交焦慮症形成的基本條件

2.沒有辦法面對權威,面對權威的時候高度緊張。

3. 內向而敏感

這類人往往還有一個很典型的人格特徵,那就是內向而敏感,道德羞恥感特別強烈。當進入社交場景時,常常出現各種植物性神經紊亂的症狀,如口乾、出汗、心跳加劇、想上廁所等。

而周圍的人可能會看到此人臉紅、口吃結巴、輕微顫抖。有時候,患者還會發現自己呼吸急促、手腳冰涼。

孩子社恐怎麼辦,別慌,一些妙招教給你

更嚴重者,患者會進入驚恐發作的狀態,呈現出僵直甚至瀕死等的症狀。

一、社交恐懼症的原因

一般來說,社交恐懼症一般和下面這幾種因素有關。父母教養態度可能極其苛責,因而個人過度理性化,自我設限嚴重,道德羞恥感特別強烈,而且越關注越會引發緊張狀態。

1.與父親的關係處理不當

社交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要解決它,還需要從認識焦慮症開始。焦慮最深層的原因如日常所說的"熱鍋上的螞蟻",找不到生命的方向,找不到未來的出路,生命能量高、心肝火旺。

如果向心靈更深處探尋,會發現,它可能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親的關係密切相關。

父親是每個人人生的第一個標杆,如果從心底對父親是認同的,那麼就會將這種認同深化在自己生命的各個方面,同時會因為這樣的認同,快速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解決自己的"天命",也就是來到世間的生命意義。

如果不能認同父親,就會從各方面抗拒,期待自己不同於父親,要比父親做得更好、更出色,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反向認同"。

孩子社恐怎麼辦,別慌,一些妙招教給你

這樣的潛意識抗拒,讓自己在生命早期就出現迷茫,一個人亂闖,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來自父親的"負面影響",最終導致很長時間不能找到生命的方向。

因為

大量的嘗試都花在了"無頭蒼蠅"式的亂碰亂撞中,不如以父親作為自己的生命標杆來得簡潔、省力。

這些影響在社交焦慮症中會有很明顯的體現。比如對權威的恐懼,面對權威人士時焦慮、緊張且無法自制等,實際上就是對父親的恐懼、緊張或者潛意識對抗所引起的表現。

很多人將這種對父親的潛意識抵抗所引起的"緊張—焦慮—恐懼"泛化,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就成為了社交焦慮症的核心原因。

2.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不當

在原生家庭中,一方面父母會用各種規則去要求孩子,另一方面並不關注孩子的情緒反應和應對方式,導致孩子小心翼翼,同時又唯唯諾諾,唯恐自己的應對不能使大人滿意,思維上慢慢地會格外在意別人的看法,甚至沒有辦法應對公共場合下的各種基本狀況。

孩子社恐怎麼辦,別慌,一些妙招教給你

這種狀態延續到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會出現所謂的社交焦慮症。

1.找到生活的方向

首先就要先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找到並明確當下的目標。古代經典四書五經中的《大學》這樣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所以,解決焦慮的第一個步驟不是馬上去行動,而是先停下來,讓自己沉澱一下,整理好思維,梳理出行動的方向,再開始行動,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焦慮問題。

對於幼兒來說,其患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心智發育尚且不成熟。

因此,在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寶寶在生活中尋中一些生活的小目標,進而找到生活的方向。

2.鼓勵寶寶,幫助其建立自信

幼兒的很大一部分的自信其實是來源於父母的肯定與家庭的欣賞,因此,作為一個有社交恐懼症的孩子的家長,要多多用肯定的與語言去誇讚孩子。另外,家長在生活中也不要對孩子的事情事事包辦。

比如說,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分配一些家務,這樣孩子在實踐中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增加自信。

孩子社恐怎麼辦,別慌,一些妙招教給你

3.帶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

除去一些寶寶天生性格活潑開朗,善於與人交往外,很多小孩其實是比較敏感害羞的。如果後者在生活中很少接觸陌生人,孩子就會越來越害怕與人交際。因此,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參加一些趣味活動。

比如,在週末的時候,家長可以相約閨蜜帶著孩子一起去春遊。還可以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這樣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也可以與人更自然地交際,從而學會慢慢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社交困難的障礙。

孩子社恐怎麼辦,別慌,一些妙招教給你

馬克思說過:"交往是人類的必然伴侶。"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只有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後才能更好地立足於社會。因此,當寶寶出現社交恐懼症的症狀時,家長不要過分緊張,也不要不當一回事,而是要採用科學的手段幫助寶寶重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好了,今天的社恐小知識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各位家長朋友們有好的建議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