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星球君高中讀的是理科實驗班,班上經常有同學讓人很生氣——明明前一天晚上還在打遊戲,第二天考試還總是發揮

超常

原本,一句“天賦異稟”就能讓這個氣死人事件翻篇,但星球君就是那種很執著的孩子,想要去刺探這些同學的秘密。

結果還真把秘密給揭開了,原來這些氣人的學霸原來都很喜歡把知識點給串起來,放在一張不斷擴大不斷增長的圖表上,然後每次考試前對著這張圖表複習下就行了。

根本不需要像學渣們那樣挑燈夜戰,一本書一本書地啃,最後分數還那麼難看。

後來星球君加入了大小星球,發現家長在指導孩子學語文的時候也有兩種涇渭分明、截然不同的學法,一種是學渣思維,一種是學霸思維。

學渣思維,又叫“點狀思維”,知識點都像珠子一樣散落各處,花了很多時間學習,但效率總是很低。

就拿學漢字來說,很多家長會拿著一張字卡,告訴孩子:“寶寶,這個字是土,記住哦!明天我會再問你一遍的。”

第二天:“寶寶,這個字是什麼?”

不知道……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當然,孩子最終會記住土字和它的發音,但這個字並沒有跟他本人發生什麼關聯。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還有一種教法,就是死摳意義不大的細節,比如讓孩子抄寫100遍筆順。

沒錯,筆順會對字形美感有些影響,但把大把時間都花在這一點上,也許是忘了這是個提筆忘字也依然能活得很好的時代。

不信的話,試試看不查手機能不能把(gan ga 四聲)兩個字寫對,書寫是不是完全符合筆順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學霸思維又叫網狀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把學到的知識彙編成一張巨大的網絡,最終應用於生活,很多學霸都說自己是用這種方法在學習的: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本圖作者代羽

那學霸到底是怎麼學語文的呢?

之前有一位特級語文名師教一二年級小孩《史記》,他的課上小孩子絕對不會噤若寒蟬,一個個都特別踴躍,秘訣就在於老師很善於發散式提問,讓孩子們把生活中看似孤立的知識一點點串聯起來。

比如,這位特級老師就會問大家,《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提到司馬這個姓,你們還會想到誰啊?

當時就有個一年級的小孩舉手:老師,我知道!是司馬光!司馬光砸缸!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這種發散式的提問其實就是網狀學習法的一種,引導孩子去發現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在大小星球的漢字學習營,我們會為孩子的網狀學習提供諸多支持。

最多的支持,是為父母跟孩子的啟發式聊天提供足夠豐富的素材。但這樣的啟發式聊天不同於閒聊,我們會給好幾條線索讓家長有的放矢。

比如,同樣是學習字,大小星球的老師是這樣引導家長的家庭學習的: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哪裡有土?

家裡的花盆裡、小區草地、公園裡、山上……

有什麼動物是生活在地下的?

蚯蚓、蟲子、田鼠、螞蟻……

哪裡有石頭?

小區裡的石頭小路,山上,河裡,家裡的大理石窗臺……

土和石有什麼不一樣?

土是鬆軟的,石頭是塊狀堅硬的

你知道石頭可以變成土嗎?

堅硬的岩石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就會慢慢出現裂縫,然後變成小塊。這個過程叫作風化。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漢字營打卡截屏)

這樣學習,孩子就會覺得原來學習漢字不僅僅可以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能讓我認識世界。


再舉一個例子,在學火字的時候,星球老師為孩子準備的問題是這樣的: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你喜歡煙火嗎?

過年的時候除了放鞭炮,還會放煙火。大大的美麗的衝上天空的煙火也叫煙花。你喜歡嗎?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除了煙火,什麼地方還有火?

廚房做飯的時候,過生日點蠟燭的時候,燒烤的時候、童話故事裡還有龍噴火……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火有什麼特點?

會發光,會發熱,很燙,容易燒壞東西很危險……

看,是不是一個火字就能把好多現象,好多經驗都串聯在了一起?


你的孩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學渣的?



常常會困惑,為什麼有些人不怎麼努力就能輕鬆考高分,寫出好文章來?而另一些人花了很多時間記憶和背誦,卻收效甚微?

其實說的正是“學渣思維”和“學霸思維”之間的差別。“學渣思維”,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學生學到的東西在頭腦裡支離破碎,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缺乏關聯度,無法歸類,難以形成宏觀概念。

看似學了很多知識,但因為節點之間沒有實質性相連,所以每個節點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小舟,很快就漂得不知蹤影。

學霸們則是在頭腦中建立了一張穩固的網,學得越多,體系越龐大,能夠站在高處見森林全貌。

其實,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學生:一種是學霸,另一種是被各種錯誤思維耽誤的而沒有成為學霸的。

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成為學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