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2020年A股退市有望達到20家

2020年A股退市有望達到20家

——新證券法廢除“暫停上市”效果顯現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

“上市難、退市更難”,一直是困擾A股市場的兩大致命弱點與軟肋,也是A股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的最大障礙和攔路虎。這一重大體制弊端整整束縛了A股市場30年。

然而,隨著“一元退市法則”的引入,尤其是隨著2019年註冊制落地實施,A股IPO包容性大幅提升,科創板首次廢除“暫停上市”、“恢復上市”、“重新上市”三大陳規陋俗,這是對垃圾股及殭屍企業直接退市、永久退市的最嚴厲宣判,它讓皮包公司與牛散過去常玩的炒殼、賭殼遊戲成為了真正的笑話,科創板退市制度改革的市場預期提前發酵。

2019年就有近10只A股通過投資者“用腳投票”被一元退市標準無條件地逐出股市,這是群眾的力量,也是市場的力量。2020年,A股市場至少應有20只垃圾股或殭屍企業退市,這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2012年,我國A股市場首次引入“一元退市標準”: 上市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每日A股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的,其A股股票將直接終止上市。一元退市標準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退市標準,它將垃圾股或殭屍企業的退市決定權,完全交由投資者“用腳投票”,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任何解釋,退市公司都會是心服口服的。

一元退市標準源自美國股市。在美國股市,“一美元退市法則”功不可沒、威力巨大。眾所周知,美國股市是一個大進大出、大浪淘沙的國際股市,其主要特點是包容與開放。

美國股市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國際市場。截止2020年2月底,美國股市共有上市公司5555家,其中,國外上市公司多達972家。正是因為世界各國大量優秀企業競相赴美上市,這為美國股市提供了保質足量、源源不斷的上市資源。

美國股市是一個十分包容的市場。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IPO包容。最典型的情形就是對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正是這種包容,它允許虧損公司上市。比方,中國的京東、瑞幸咖啡都是虧損上市的;二是退市包容。美股最高效退市標準就是一美元退市標準。正是市場的包容性,才讓美股擁有了“大進大出、大浪淘沙”的格局和胸襟,也才能誕生出世界一流的優秀企業和偉大企業。

董登新:2020年A股退市有望達到20家

從表一可以發現,在1975年至2012年的38年中,美股共有15922家公司上市,但其間卻有17303家公司退市,也就是說,在這38年中,美股退市數遠超新增上市數,38年間的年均退市率為8.22%。在17303家退市公司中,自願退市(含併購退市或私有化)共計10183家,而強制退市則為7120家;在強制退市的7120家公司中,約有一半是被“一美元退市標準”趕出股市的。這就是“一美元退市標準”的高效與威懾。

美股的“大進大出、大浪淘沙”究竟是怎樣的?我們看一下美股IPO最多的幾個年份:1996年美股一年IPO多達987只;1983年美股一年IPO多達895只;1986年美股一年IPO多達898只;1993年美股一年IPO多達850家。這是美股的包容與大氣!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美股更壯觀的退市景象:1998年美股一年退市919家;1999年美股一年退市895家;2000年美股一年退市842家;2001年美股一年退市834家。這便是美股的包容與魄力!

董登新:2020年A股退市有望達到20家

剔除美國股市,我們再看一下(表二)世界其他股市的掛牌與退市情況。

在1990年至2012年的23年中,世界股市(不含美國)總計新增掛牌公司29362家,其間總計退市公司達17020家,世界股市(不含美國)退市率年均達到3.75%。也就是說,在23年中,不包含美國的世界股市退市公司數佔新增上市公司數的比重竟高達58%。

事實上,上市公司是有一定“掛牌壽命”的,它並非不死之身,IPO也不等於進了“保險箱”。根據在美國股市掛牌的外國公司樣本研究,1970年代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平均壽命大約為32年;1971-1975年上市的外國公司平均掛牌壽命約為30年;1986年以後,由於計算機應用、信息化產業發展,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掛牌壽命呈現快速縮短趨勢。1976年至1980年上市的外國公司平均掛牌壽命縮短至18年;1981年至1985年上市的外國公司平均掛牌壽命為13年;1996年之後上市的外國公司平均掛牌壽命已縮短至6年。

相比之下,A股市場成立30年來,總計上市公司接近4000家,但強制退市公司卻只有五、六十家。30年間A股年均退市率約為0.05%,這就是“上市難、退市更難”的重要體現 。所謂“上市難”,那就是核准制IPO高門檻及A股異常脆弱性,它讓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這類龐然大物及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百度、網易、京東這類新經濟概念股無法進入A股市場。正因為IPO批文身價百倍,極大地推高了IPO成本,這也使得垃圾股“殼資源”千金難求,正因如此,炒殼、賭殼、買殼、借殼成風,股價信號被嚴重扭曲,股市只進不出,完全失去了優勝劣汰的資源配置功能。

令人欣慰的是,在註冊制光芒的照耀下,2019年7月,科創板首次廢除了“暫停上市”;首次廢除了“恢復上市”;首次廢除了“重新上市”。這是退市制度的一場革命,也是註冊制改革的配套措施。這是制度的進步,也是市場的成長與成熟。

2020年3月1日生效實施的新證券法,也首次廢除了“暫停上市”的條款。這不僅使得垃圾股及殭屍企業“保殼”夢碎,而且也使得炒殼、買殼、借殼、賭殼遊戲成泡影。

董登新:2020年A股退市有望達到20家

尤其是新證券法加大了財務造假的犯罪成本,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及法人代表將不敢以自己的身價性命來為公司保殼造假簽字畫押,垃圾股及殭屍企業過去慣用的“二一二”虧損遊戲,即兩年虧損、微利一年;再來一個兩年虧損、微利一年;如此耍流氓的財務報表重組手法,再也玩不下去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證券法+註冊制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將更加敬畏法律、誠信守法,財務造假的難度、成本及風險將數倍加大,投資者“用腳投票”的能力將快速提高。“一元退市標準”的高效與神威,不僅有利於淨化A股市場,而且有利於大幅提高A股市場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

董登新:2020年A股退市有望達到20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