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老阿姨最近的小感悟, 句句真心, 推薦一波老華的視頻!

2月回答了關於外貿行業的問題, 最近2天突然有好多的同行在下方留言, 估計最近外貿的人都有點空閒, 國內疫情好不容易穩定供應鏈在慢慢恢復中,國外疫情開始爆發,來來回回折騰上半年沒戲了,下半年也不好說,我已經捂緊了荷包, 但凡大一點的開銷計劃都暫時擱置。


這段時間陸陸續續收到了很多讀者的留言,這篇文就根據比較多人問的問題來寫寫自己的看法,也算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慨。


一)第一個感慨:大學讀完能讀研究生建議繼續讀,不要急於出來工作。(當年我沒有繼續確實是因為家境一般, 當時也沒有貸款讀書的意識)


中年老阿姨最近的小感悟, 句句真心, 推薦一波老華的視頻!


越是在特殊的疫情時刻, 穩定的工作就顯得越是有優勢,最近看了看廣州和深圳的公務員錄取人員背景, 基本全都是名校畢業, 深圳的名校光環比廣州還厲害一些, 當然深圳公務員工資相對高一些。


為什麼名校的畢業生都想往guo企shi業單位裡擠?為什麼名校的大部分畢業流向首選guo企shi業單位, 次選知名名企?銀行為什麼也把guo企shi業單位人員定義為優質客戶人群?


去年我看房,當時中介帶看某小區時和我念叨這個小區各種好,“ 這裡住的人素質好, 都是有錢人, 是周邊最好的一個小區, 隔壁那個小區住的都是小白領, 都是打工的, 住的人群都不一樣。”我當時對中介這副拜高踩低的嘴臉反感,還有一個原因中介貶低的小區就是我在住的小區。


但當我看了20多套房以後我發現這個小區賣房的業主確實很多都是廣州的知名guo企,而且賣房都是換基本接近上千萬的房子去的,後我和住在這個小區的朋友瞭解, 她和說她們那棟樓上樓下鄰居都是廣州知名guo企。從這裡側面來看,起碼廣州guo企的收入還是非常不錯的。


最近婆婆朋友的孩子想競崗一個小領導位置,工作經驗夠了, 關係都找了,錢也準備給了, 最後被拒原因就是學歷不行, 不可能上去。


就普通家庭條件的孩子來說,學歷確實是最有效改變你的一生的一條路徑,我鼓勵大家有條件繼續提升學歷。


二)寫文以來我遇到的最多的大學生留言往往就是“很迷茫, 怎麼辦”?


大學我應該沒有怎麼迷茫過, 因為忙著各種打工, 在廣州賣過楚味鴨脖, 在福建的金融公司推銷股票,超市給人打零工,到知名外企給人做助理,但凡肯讓我幹活的我都幹了。


中年老阿姨最近的小感悟, 句句真心, 推薦一波老華的視頻!


現在想想有些苦是吃了, 但我當時就沒有從長遠地考慮到底什麼才是適合我自己的?也沒有考慮畢業後我應該要從事的方向?


就覺得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專業理所當然就幹外貿, 就好像現在有些網友為了能多在英文環境來做外貿, 有些朋友覺得英語專業不是英語老師就是幹外貿,要不就是培訓機構。我們是不是不應該給自己設限?是不是應該給自己更多的可能?是不是更應該選擇一些更有潛力的行業?


大學我覺得兩個點還是蠻重要的,一個就是不斷嘗試找到自己的初步定位, 一個就是從懵懵懂懂的學子開始讓自己轉化成社會人。


所謂的職業定位職業規劃, 沒有嘗試不瞭解自己何來職業規劃?大學的4年時間就是最好的嘗試和試錯的時間, 要不畢業了你還是得走嘗試和試錯這條路, 剛進入職場你是新人,大家可以以新人的標準來接納你, 工作了幾年還在迷茫還在找定位,那還有幾家公司願意接受你, 起碼優質的崗位肯定是和你無緣了。


關於社會人, 這點我覺得我的舍友做的挺好的, 大學師弟師妹師哥師姐幾個系的都混的臉熟, 這類人確實最適合職場。也許你和我一樣不喜歡複雜的人際關係, 但職場基本都是圍繞自己的利益和立場出發做事,早些明白一些規則也可以少掉坑裡。


我也遇到一小部分很棒的小夥伴, 從填高考志願開始就步步為營, 懂得上網找這個行業的精英去諮詢綜合大家的意見去下決定選擇專業, 遇到從大學就開始倒賣鞋子自己賺到足夠的生活費, 遇到過做視頻有了20多萬的粉絲, 畢業兩年就在廣州實現買房的小網紅, 這類人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問問題有邏輯,期望從你身上得到需要一些建議而不是答案,很有主見。


三)常常遇到的留言就是“想進入外貿這一行,性格內向適不適合做外貿?”


其實我也質疑過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外貿, 但是我質疑的點不是說出於性格層面的, 而是質疑最終結果業績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對個人能力的質疑。


中年老阿姨最近的小感悟, 句句真心, 推薦一波老華的視頻!


外向型的相對來內向型的人在和客戶交流可能看起來一定的優勢, 但並不代表內向的人就沒有優勢, 內向的人優勢往往在深思熟慮, 謹慎及同理心更優於外向型的人, 雙方各有所長, 並不能說誰就合適誰就不合適,其他行業也同理!


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中, 我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我們往往能合作的客戶都是自己一定的切合點, 也就是說我們往往能吸引到同頻的人。雖然不是百分之百, 但大部分都是和自己性格特質, 做事風格有類似的點。少部分和你有差異的客戶合作起來就會有磨合期, 服務起來也辛苦一些, 客訴也往往來自於這些有磨合的客戶。


對於剛進入職場的新人, 建議大家可以通過做職業測試來幫助更好地瞭解自己的特性, 大部分的職業真的沒有絕對的就適合性格內向還是外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