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獸醫經驗交流:豬脫肛防治新解


豬場獸醫經驗交流:豬脫肛防治新解

舞墨獸醫 僅供業內交流

豬直腸脫垂又稱為豬脫肛或直腸脫,是指豬的消化道終端-直腸後段的一部分因炎性病變而腫脹外翻脫垂於肛門外的一種肛腸疾病,輕者可導致消化道損傷、生長髮育抑制、綜合生產性能下降,重者可誘發嚴重繼發感染並導致死亡損失。

臨床症狀

本病較常見於40日齡以後、開始大量採食飼料的豬群,老弱病殘豬是高發對象,一般哺乳期仔豬較少發病。症見發病豬大腸末端、肛門以內部分直腸發生充血性水腫並外翻脫垂與肛門外,輕症著僅在病畜靜臥、腹部受到壓迫時見一小部分紅腫直腸外翻出肛門外,站立時尚可自行復位,在病畜努責排便時會反覆脫出。重症病例多是由輕症病例處理不及時有效、產生嚴重繼發感染演變而來,主要是病初少量外翻脫出的直腸表皮粘膜很容易受到機械性創傷並加重感染,經久暴露於非正常體溫值的外界環境中,一旦超過12h以上,炎性水腫及充血出血症狀會更加嚴重,脫出部分多呈球狀,大小可超過人的拳頭、甚至更大。隨著感染加劇,脫出部分直腸出現嚴重水腫、充血及出血、潰爛等,若大腸段全部脫出,且在空氣中暴露超過3-6h以上,手術復位難度無限增大且多為預後不良。所以,本病的最佳治療期是發病初期,最好在發現症狀1-2h以內及時救治效果最佳。

致病因素

從中獸醫辨證角而言,豬直腸脫垂屬於中氣不足、臟腑氣虛、運化失調、固攝失權所致,所以本病較多見於老弱病殘豬及產期母豬,近代醫學研究證實發生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腹腔內部壓力增加將直腸段擠壓到體外。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致病誘因主要有:長時間的溼熱下痢或腹瀉導致豬的直腸內糞便異常發酵,腸黏膜受到酸性糞便刺激造成“裡急後重”,久之引起脫肛;嚴重呼吸道疾病導致病畜體質下降,病理式呼吸(腹式呼吸)、劇烈咳嗽時腹壓增加引起脫肛;豬舍溫度偏低,豬群扎堆底部的豬腳容易因壓迫而造成機械性直腸脫垂;健康豬採食過量過期、受潮黴變的飼料,其中的麴黴菌素中毒(主要是玉米赤黴烯酮)會導致生殖系統、消化系統炎性水腫,內臟器官的水腫異變可引起脫肛;妊娠期母豬由於骨盆壓力逐漸增大,有可能引起脫肛;豬群的日糧重點營養物質搭配不當,低纖維高澱粉飼料容易引起便秘和直腸脫垂;不同日齡生長階段的豬隨意換料、轉舍並群期間較容易發生脫肛;濫用藥物,特別是長期、大量使用林可黴素或泰樂菌素等,在用藥幾周內可能發生直腸脫垂,當豬對抗生素適應後則脫垂停止;此外,能繁母豬存在相關不良基因遺傳的,其後代發病風險較大。

預防措施

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儘量消除各種致病因素:1)規模化豬場應及時劣汰群內的老弱病殘豬,特別是有脫肛傾向(不良遺傳基因)的繁殖用種豬(♀♂)及罹患嚴重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種豬;2)加強豬群動態疫情監測與處置,及時治療豬呼吸性疾病、溼熱下痢及腹瀉綜合徵;3)科學配製符合豬群當前生長階段需求的全價飼料,堅持“定人、定時、定點、定量”喂料的“四定”原則,還要注意保證飼料新鮮,禁止給豬投餵過期、黴變的飼料;4)儘量避免暴力驅趕、過度驚嚇、濫用藥物、隨意換料及轉舍並群等不良應激,初春和秋冬季大幅降溫時節注意做好保溫通風、恆溫控溼管理工作;5)合理使用藥物保健預防程序,在冬春交、秋冬交等溫差波動較大的發病風險期,以及豬群動態發病期、發病場(舍),筆者推薦使用複方抗病毒散(含黃芪多糖、板藍根、大青葉、魚腥草、氟苯尼考、多西環素、免疫增效因子等),按0.2-0.5%拌料投餵,1劑/d、連用5-7d,本方較為廣譜和安全高效,能夠有效防治“病毒+細菌”混感綜合徵,對於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療效較為確切,所以對於預防豬脫肛效果較佳。

筆者結合長期臨床實踐總結認為,針對重症病例治療需要評估手術成功率和綜合治癒率,對於治療價值不大的病例建議作劣汰處置或其他妥善處置,具體鑑定方法為:50%以上大腸體外翻脫出肛門外,直腸體在體外環境中暴露時間超過6h以上,出現明顯的水腫、充血及出血,觸診質脆易裂,特別是腸內壁表皮黏膜有擦掛創傷且創口被糞汙汙染的,即時勉強復位成功,也會反覆脫出,手術成功率及綜合治癒率極其低下,大約20%左右,所以治療價值不大;針對腸體脫出暴露時間較短(6h以內)、炎性水腫總體可控且創傷及汙染較輕的病例,可儘快採取復位手術治療,將脫出部分及時還納復位,在正常體溫環境中更有利於促進消炎消腫,此類病例尚有治療價值。

治療方法:將病豬保定、固定後軀,最好保持臀高頭低的體位,這樣有助於腸體順利還納復位;先以適倍生理鹽水清洗乾淨脫出部分腸體,視診發現有輕微創傷的可在創部均勻撒佈消炎粉;再用適量冰硼散均勻撒佈表面,輔以艾條(艾灸專用)點燃煙燻脫出的肛腸部,刺激局部神經血管、促使脫出腸管收縮並自動復原,這種治療方法一般不會出現再次脫出的現象,且病豬不自主弩責的現象也明顯減輕。建議復位後繼續保定病畜、保持臀高頭低體位20-30min以上,這樣還納復位腸體再次脫出的風險更小一些;復位手術成功後立即頸部肌注常規消炎針1劑,推薦實用處方為“頭孢菌素(0.1g/kg)+黃芪多糖注射液(0.2ml/kg)+魚腥草注射液(0.1ml/kg)”混合肌注。在康復期間,要注意避免病豬腹部受到擠壓,最好投餵適量易於消化的流質食物(10%葡萄糖液,肉湯,粥類)以減輕排便努責,實施精細化飼餵管理至痊癒。 


豬場獸醫經驗交流:豬脫肛防治新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