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看一個人是怎樣的人,就和他一起吃頓飯。

很多男女相親,都選擇第一次在餐廳見面。通過一頓飯的時間下來,多多少少也能決定是否要繼續交往下去。

其實,點的不是菜,而是情商。

拒絕點菜=被動、沒主見

選擇不對=不知體恤

不點大菜=小氣

按自己的喜好點=自私

不懂搭配=管理能力差

只會點中餐=落伍、不懂得浪漫

會點菜的人,當你好奇這道菜是怎麼做出來的時候,他能說出個一二。他們會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餐廳,針對不同年齡段、口感偏好的人,也會推薦適合他們的菜品,不動聲色地照顧到所有人。

小編雖然是個吃貨,但以前也是個不會點菜的人。每次飯局都是“我隨意,你來點吧”。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學習,在吃這一塊也算是能給身邊的朋友一些中肯的建議。

推薦餐廳,首先必須得知道對方的用餐場景,是閨蜜聚會還是情侶約會,女生大多數比較在意餐廳的環境,以及菜品的造型。人少的話,可以選擇私密性強、比較安靜的店。

另外,餐廳地址是否交通方便也很重要,距離太遠就得面臨著路途堵車、遲到的風險;人均消費要在對方的可控範圍內,避免面對菜單時的尷尬,點多了貴,點少了委屈肚子;菜系是否符合雙方喜好也很重要,川菜、湘菜雖美味,但適合彼此熟悉、又同是無辣不歡的熟友之間把酒言歡。若是彼此不熟的商務宴請,還是選擇粵菜、江浙菜等安全牌;如果對方平時很少去日料、西餐廳這樣的場所,最好事先知曉對方是否對餐桌禮儀有一定的認知。

知乎上有人問,初次見面女生點了一份八分熟的牛排,該怎麼緩解尷尬?男生對服務員說,“我也要份一樣的”。這樣的男生,不僅溫暖,情商也高,一句話化解了女生和服務員的尷尬。

有時候看到有人抱怨,牛排裡面有骨頭,肉裡面有筋、口感硬,其實大多數原因是,點餐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對所點的菜負責。事先沒有去做功課,不瞭解它的原材料、口感,自然期許和現實會有差異。所以小編今天總結了一篇西餐點餐實用貼,希望能幫到大家。

牛排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以及一種特殊牛排品種(乾式熟成牛排)。

菲·力·牛·排

菲力,英文名TENDERLOIN,又叫FILLET。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由於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食用技巧;煎成3分熟、5分熟、7分熟皆宜。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眼·肉·牛·排

眼肉牛排:英文名RIB-EYE。是從近肋骨末端的一少部分切下來,該處肉質柔嫩且多汁(有雪花紋),滋味無窮。眼肉牛排一般指取自牛身中間的無骨部分,[眼] 是指肌肉的圓形橫切面,由於這個部分的肌肉不會經常活動,所以肉質十分柔軟、多汁,並且均勻地佈滿雪花紋脂肪。目前市場上多稱其為肉眼牛排,是一種錯誤的稱謂。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食用技巧: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英文名SIRLOIN。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技巧: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T·骨·牛·排

T骨牛排:英文名T-BONE。亦作丁骨,呈 T 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著。註釋: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於法餐講究製作精緻,對於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採用。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幹·式·熟·成·牛·排

乾式熟成牛排:英文名Dry aged steak乾式熟成牛排一般常用頂級眼肉牛排存放至少7~24天風乾,這個過程使牛肉顏色變深,牛肉的結蒂組織軟化,同時又由於部分水分的蒸發而令牛肉的肉味更醇厚。恆溫室採用斜面設計,在風乾時將油分多的部分放在上方,油脂融化後就順著斜面流到牛肉中,保證將所有寶貴的肉汁都封在牛肉之中。製作牛排時都挑選的牛肉為120-140天左右的谷飼牛肉,只挑選肉眼、西冷、菲力這幾個部位,這些部分的分量通常不到一頭牛的十分之一。常常是各國政客喜愛的饕餮美食,例如巴菲特鍾愛紐約一家餐館的乾式熟成牛排。他曾經在用餐時,玩笑的說了一句:“如果週五吃不到它,也許我就無法預測未來經濟的方向。”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牛排熟度

牛排有別於其他大部分熟食,牛排通常不會煮至全熟,而是可以以個人喜好選擇其生熟程度。在中國,生熟程度以奇數區分,點餐的時候可不要脫口而出六分熟、八分熟這樣的詞哦。

先生,請問您的牛排要幾分熟呢?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稍等,容老夫掐指一算!

Excuse me ? what can i do for you?

waiter,七分熟的牛排有點硬,但是五分熟的又有血水......”

先生,牛排裡流出來的不是血水,它們是肌紅蛋白。不僅可以使牛肉鮮嫩多汁,而且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是補血佳品。

肌紅蛋白是什麼鬼?......好吃嗎?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我們都知道:血液一旦離開血管,都會凝固。如果血液離開血管不能凝固,則會流血不止。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從牛排上流出的紅色液體,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都不會凝固。

這是不是說明,那根本就不是血呢?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不是血,會是什麼呢?

肌紅蛋白:又稱肌紅素,Myoglobin, 是一種存在於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和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專職負責氧氣的運輸。只不過血紅蛋白負責的是血管,肌紅蛋白負責的是肌肉。

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都含有血紅素,血紅素遇氧呈現紅色,缺氧呈現暗紅色,過多的接觸氧氣會慢慢變成褐色,這就是可以通過肉的顏色,判斷肉質新鮮程度的原因。

溫度也會改變肌紅蛋白的顏色 。常溫下肌紅蛋白是鮮紅,隨著溫度慢慢升高,紅色會越來越淺,變成粉紅色直到深褐色,這也是不同熟度牛排呈現的顏色。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那麼,豬肉也是紅色,切開之後為什麼不會有紅色的血水呢?那是因為豬太懶了。

肌紅蛋白的含量和運動量正相關。因為運動量越多需要的氧氣越多,肌肉中含有的肌紅蛋白越多。

那為什麼其他肉沒有呢?比如雞肉就是白色的?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豬血

這其實牽扯到紅肉和白肉的區別。

我們把豬牛羊分為紅肉,雞鴨鵝分為白肉。紅肉、白肉的分類依據是取決於肌紅素(肌紅蛋白,Myoglobin)的含量高低,肌紅素含量較高的就是紅肉,外觀呈紅色。

小編順便百度了一下人肉的肌紅素含量為2%,是牛肉含量的2.5倍。咦,難道“人肉是牛肉味”說法是真的?嗯,應該蠻好吃的吧。

牛吃什麼

正如我們知道的這樣,所有肉牛的成長都是從母親的乳汁餵養下開始的,然後它們將被斷奶填喂收割的牧草,直到它們體重長到約400-500磅。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小牛出了哺乳期一直到青年牛的這段時間內,全程吃草。這個時候如果屠宰了,那就是草飼牛。這種牛由於營養不均衡,牛比較瘦,牛身上的肉偏硬,吃起來肉質比較柴,口感差所以價格低。其實牛年齡並不大,但是吃著就口感很老,嚼起來費勁。

那個會點菜的人,其實不簡單

牛草飼期結束後,添加玉米、大豆、稻穀等混合料,為牛增加營養,相對於草料來講成本比較高。谷飼期的最低標準是100天,超過100天餵養的牛才會被稱為谷飼牛。於是就有谷飼150天、200天、450天的說法。谷飼時間越長,成本越高,牛肉也越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