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的寶蓋山:七十年前的那次轟炸

鎮江的寶蓋山:七十年前的那次轟炸

寶蓋山空襲

鎮江的寶蓋山,雖然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但它卻因滬寧鐵路而聞名於世。滬寧鐵路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4月25日開工,三十四年(1908年)4月1日全線通車,全長311公里。山下建有滬寧鐵路鎮江隧道,1937年12月,鎮江淪陷前夕遭日機大規模轟炸,隧道東口被炸塌,致使原先406米長的隧道縮至後來的334米。

七十年前的8月2日,鎮江剛剛解放102天。那天上午九點多鐘,一列從上海駛來的軍列,載著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炮兵十一團的將士和裝備調防南京,在鎮江南站暫停時,鎮江空中突然出現一架國民黨軍機,發現軍列後,便向軍列俯衝過來。發現敵機的軍列立即加速朝寶蓋山隧道開去,由於尾部兩節車廂未及進洞,遭國民黨軍飛機空襲,致30名戰士犧牲,均被追認為烈士,當時安葬在寶蓋山頂。

空襲因由

國民黨潰逃臺灣後,不甘心失敗,頻繁派飛機對大陸沿海重要城市進行轟炸。鎮江作為當時的江蘇省會城市,也遭到敵機多次襲擊。1949年5月2日,大照水電公司遭國民黨軍隊飛機轟炸,致使1700千瓦和750千瓦2臺機組部分儀表失靈和水源中斷而停止發電。而8月2日的那次轟炸,造成大量解放軍戰士傷亡。

筆者曾於2009年8月3日在《鎮江日報》的一篇文章中提及此事,引來一位曾經是外事工作者的知情者透露了關於那次轟炸一段不為人知的內幕。大概情況據稱是:那次國民黨空軍擔任對省會鎮江轟炸的飛機飛行員,特意選擇了鎮江籍飛行員,這主要是考慮到他們熟悉地形。原定的轟炸地點是自鼓樓崗至大市口一線。待飛機飛臨鎮江上空,到達預定轟炸區域時,鎮江籍貫的飛行員眼見飛機下面是稠密的居民區而不忍心投彈,幾度盤旋之後,遂向城西方向飛去。不想,卻發現一列滿載解放軍戰士的軍列,該機便追著軍列轟炸。

烈士家人何在

根據筆者的調查,犧牲的30名烈士中,僅有2名烈士家人知道;1名鎮江籍,還有1名史洪生烈士是丹陽人,其餘28名烈士,如今七十年過去,均沒有家人前來掃過墓。

那麼這些烈士的家人在哪裡?他們是否知道親人安葬在鎮江?

筆者曾去市檔案館查閱過解放初期解放軍華東軍區鎮江軍管會和鎮江地委、市委的檔案,沒有發現關於這段史實的記載;多次去烈士陵園查找過相關資料和尋訪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均未果,仍無法尋找到一份最原始的準確資料。同時,尋訪老史志工作者,向他們瞭解這段史實,在寶蓋山隧道口尋訪過當地老人對事發當天情形的描述。

《中國大百科軍事全書》中有這支部隊的相關信息:“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改稱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8月……特縱機關從上海遷至南京湯山。同時,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編排特種兵部隊番號的決定,炮兵第1、第6、第13、第2、第3、第4、第5團依次改編為炮兵第11至第17團……10月以後,以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為基礎,分別成立華東軍區炮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裝甲兵司令部和炮兵學校、工程兵學校。特種兵縱隊番號取消。”根據這段記載,把最大的希望寄託在南京炮兵學院上,希冀能從中找到一點線索。另外,在烈士陵園檔案室裡收藏有史洪生烈士一封家書,落款處有“南京湯山××陸軍炮兵學校”字樣。

為此,筆者2009年3月初特意去南京湯山作了一番調查,非常遺憾,南京炮兵學院院史和炮3團團史中,均未查找到當年第三野戰軍特種炮兵11團這支部隊如今所在。因為在院史和團史的記載中,該部隊是從山東到南京湯山的,根本就沒去過上海。從網上查找南京工程兵學院的前身也不是這支部隊。由於時間久遠,這支部隊如今所在何處,仍是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