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前不久,我五岁的小表妹来家里做客。一进门就闹着姑姑打开电视看《小猪佩奇》,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动画片,看着她那目不转睛的小样,我抱着陪一个小孩看动画片的心态去看这部动画片,没想到一下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是由英国人阿斯特利、贝克、戴维斯三人共同创作、导演、制作的一部英国儿童电视动画片。该动画片首次播放后,迅速在全球180个地区走火,深受小朋友喜欢。

故事主要围绕一只名叫佩奇的四岁小猪与家人、朋友的相处的点滴展开 ,表达方式风趣幽默,每集时长约五分钟,目前已播到第七季,豆瓣评分居高不下。

那么,《小猪佩奇》到底有什么魔力能俘获孩子的内心世界?接下来我们将从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小猪佩奇》的神秘面纱,揭开赢得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01:温柔地与他们交谈,愿意陪他们玩耍,是让孩子接纳你的第一步。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极其敏感的。有时候你对他大吼大叫也于事无补,反而会触碰到他抵触的神经,加剧事情恶化,不利于解决问题。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当面对孩子不听话时,我们不妨像卢梭所说的那样,先别忙着作出判断,去听听孩子的心声,搞明白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子做,再想办法去解决。


《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佩奇很喜欢在泥坑里面玩耍,这对于任何妈妈来说都是不想看到的画面,泥坑里很脏。当看到佩奇又带着弟弟乔治在泥坑里玩耍时,佩奇的妈妈没有发脾气,只是告诉她:“如果你要在泥坑里玩的话,你必须穿上雨靴。”然后回家拿上自己的雨靴,带上猪爸爸一起玩跳泥坑的游戏,全家人在跳泥坑的过程中笑得很开心,一点都不觉得脏了。

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也不要去大声地呵斥,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得到教育,那就足够了。看视猪妈妈一点都没有教育佩奇,但我想下次佩奇再想在泥坑里跳来跳去的时候,她一定会记得先穿上雨靴的。


《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曾经在各大平台热了一阵的陈小春教育儿子不要说谎的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嘉士伯只是在制作月饼的途中糟蹋了花生,又在陈小春问他换衣服去哪里时,一连问了三次都说要出去吃早餐,陈小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踢飞了早餐。嘉士伯还是不愿意说实话,一直低着头,那一瞬间的嘉士伯好可伶。最后陈小春拉过他,一个劲地告诫他小孩子不可以说谎。虽然初衷是好的,只是他的方法有些简单粗暴,下一次嘉士伯也肯定不会说谎了,但在嘉士伯心中会永远记住爸爸那一次对他凶了。于是,在后来面对村长询问“你最喜欢里面所有爸爸中的那一个爸爸时,他犹豫了好久才说出父亲的名字,还是很勉强的。”

猪妈妈与杨烁都是在教育孩子,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结果虽然看视一样,却早已在孩子心中有了定论。


《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像杨烁一样,美名其曰借着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把孩子丢给家里面的老人照顾,平日里早出晚归,孩子经常几个月都见不到父母一面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回家的时候,仍给一个手机,或者是一个玩具自己玩,没有任何情感上的交流,还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孩子和我一点都不亲?

得不到的东西只能去寻找慰藉。于是,面对有着温柔贤惠的猪妈妈和愿意陪她和弟弟玩耍的猪爸爸的佩奇时,那一个孩子会不羡慕呢?

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接纳你,不妨先收收自己的脾气,从此刻开始,学做一个开明的妈妈,愿意陪孩子玩耍的爸爸,让孩子愿意走向你。

02: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苏珊.富沃德在《原生家庭》里说道:“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但孝道让我们只看到前者,而否认后者但存在。

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也曾指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猪爸爸与猪妈妈知道父母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也明白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在他们两个人的婚姻中,很少出现争吵现象,非出现不可的时候他们两个也会背着佩奇和乔治,不会当孩子的面去争吵。尽可能地给他们营造出一种爸爸妈妈很相爱的现象。


《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面长大的孩子会很有自信,为人处世也很和善,深受朋友的喜爱。佩奇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受到朋友们的欢迎,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会热情地伸出手。也很听爸爸妈妈地话,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乔治第一天上幼儿园,佩奇主动教他画画。当乔治获得老师的赞扬时,她没有丝毫地嫉妒,而是大声地说“弟弟是她的骄傲。”

佩奇的乖巧懂事,与猪爸爸、猪妈妈平常以爱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原生家庭》

而佩奇就是那个用童年治愈一生的人。

有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长期在那样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就会特别地自卑,有些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我隔壁家的妹妹就是因为长期生活父母吵架的环境里面,一开始还会说话的她,突然之间再也不愿张口了。只会整天一个人拿着手机怀里抱只猫坐在角落玩游戏,看视她什么都不在乎,内心肯定在怨恨吧!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小,无论家长如何暴力以对,对他们而言,家长仍然是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原生家庭》

因此,想要自己的孩子获得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作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学会去爱,别因为自己的原因毁了孩子的一生。而且,幸福家庭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有爱作为基础的家庭,何愁孩子不入你怀抱。

03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是获得孩子认可的关键。

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有一天小羊苏西来到佩奇家和佩奇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因为是女孩子角色,乔治没有办法加入。知道情况的猪妈妈就叫乔治来厨房帮忙做巧克力蛋糕。佩奇和乔治玩接球游戏的时候,佩奇故意把球扔很高,导致乔治没办法接住球,猪爸爸和猪妈妈就分别让乔治和佩奇坐在自己的肩膀上,让两个人都能接住球。佩奇和乔治去猪爷爷的花园里玩的时候,佩奇扮演蝴蝶,就不要乔治当蝴蝶,猪爷爷就和乔治一起扮演小

不管什么样子的情况下,猪爸爸和猪妈妈,猪爷爷或者猪奶奶都从来没有对佩奇说过:“你是姐姐,你比弟弟大,你应该让着弟弟。”


《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这个我自己就深有体会,从小到大,只要是弟弟喜欢的东西,不管我多喜欢也要让给他。好吃的给他先吃,好玩的给他先玩,干坏事挨骂的总是我,有时甚至不关自己事,他哭了也是我的错。那个时候就希望爸妈可以多爱护我一点,也讨厌有弟弟的存在。

有二宝的家长们与其让大宝觉得有落差,让二宝变得无理,倒不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父母的不公平,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一生的。尤其是对于大宝来说,甚至到长大后都难以忘怀,等到那个时候,再想去弥补就会晚了。

想要两个孩子感受到一样的爱,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不要总是拿两个孩子作比较。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摆正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像猪爸爸和猪妈妈一样,不要区别对待两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04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执着,是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始。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这样说道:“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说渴望被肯定。”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赞美的声音,它能使饥寒落魄之人焕发生机;能让不如意的人重振旗鼓;让成功的人更上一层楼。因为人,总是渴望得到他人赞美的。不管是三四岁的小孩,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都会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

猪妈妈和猪爸爸看到了这一点之后,每一次在佩奇帮忙后,不管事情做得怎么样,都会去夸奖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每一次佩奇得到夸奖之后,总是很开心,恨不得多帮妈妈干活。


《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如果你也想要一个懂事和你心贴心的孩子,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自内心地去赞美孩子。谎言与真相孩子很容易就会看出来,别以为他小就不知道。正如他在绞尽脑汁写一道数学题,你夸他写得真棒!这个时候,他一眼就看出来你不真诚。而如果你夸他刻苦不被困难打倒,再给他一些适当的引导,帮助他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他是自豪的。

2、别一味地去否定他。孩子犯错时,别说“你总是做错。”可以适当地换一种说法“偶尔出错是很正常的现象,像妈妈有时候也会出错的,但不能老是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子说既安慰了他受伤的心,也让他得到了教育。

3、用沟通代替命令。谁都不喜欢被别人命令,你想要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他商量,比你命令式的做法好上很多。

因此,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别去吝啬你的赞美,学会了孩子会自己走向你的。

05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他们平等交流,是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终极武器。

“世间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小别离》

其实,父母对孩子最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人世间,这种分离越快,你就越成功。

在《小猪佩奇》动画片里面,猪妈妈会经常吩咐让佩奇和乔治独立去完成事情。比如会画藏宝图,让佩奇和乔治一起去寻找宝藏。去猪爷爷家玩时,让佩奇和乔治自己去找正在菜园里耕种的猪爷爷,佩奇自己种下了一棵草莓,从中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做事的乐趣,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

孩子确实是需要大人保护的,但过分地去保护反而不利于他的生长。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朵朵蒲公英,待时间一到就会飞离母体,去寻找自己的天地。如果不具备这样子独立的条件,再大的风也吹不起来,而留下的必定会死亡,因为你所寄养的花瓣早晚都会枯萎腐烂掉,你岂能苟活。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思考的能力,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这个时候作为

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


《小猪佩奇》告诉你平常注意五个细节,轻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我在看《一起出发吧》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五个爸爸当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耿乐和包贝儿,因为他们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和自己的孩子去商量,尊重他们的意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又给予帮助,这样子的亲子关系相处起来很愉快。而最不受欢迎的就数杨烁了吧,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以“严”出名,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允许顶嘴,没得商量。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孩子怕你就像猫见了老鼠一样,怎么可以友好相处呢?

如何与孩子毫无障碍地沟通,其实是一门伟大的学问。但只要认真去做了,其实也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去改变过往的生活方式,回到家放下手机,和孩子玩一场游戏;在他睡觉前讲个睡前故事,询问一下今天在幼儿园的情况,让他知道你很关心他,很爱他,我想再大的困难都会化解的。

最后,愿你能成为孩子最信赖的伙伴,让孩子打心眼里喜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