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讀(五)

《周易》全解讀(五)

生生不息的“易理”

我們從下圖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成六十四卦,如此生生不息,表達了萬事萬物不斷髮展的事理。

《周易》全解讀(五)

六十四卦數理與數學二進制

德意志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數學二進制,他首先指出中國的《周易》六十四卦蘊含著二進制數理,其排列組合隱含著奇妙的二進制數理。

“伏羲六十四卦”的排列確實符合二進制數理。如果用二進位數字0和1來代表陰爻和陽爻,那麼乾卦可記為111111,坤卦可記為000000……那麼“伏羲六十四卦”由坤而剝,而比,而觀,而豫,一直到乾,正是按0,1,2,3,4……63這樣的順序排列的。

八卦的排序也符合二進制數理。如果用二進位數字0和1來表示陰爻和陽爻,則八卦可分別轉寫為:乾☰111,兌☱110,離☲101,震☳100,巽☴011,坎☵010,艮☶001,坤☷000。

把二進制數字轉為十進制數字,其關係為:

111=7,110=6,101=5,100=4,011=3,010=2,001=1,000=0。

請看下錶:

《周易》全解讀(五)

五行相生圖

根據《周易》的變化和簡易的原則,古人將天下萬物看做是五類元素組成的,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並認為它們彼此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

1·相生

“相生”說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生生之鏈,即木、火、土、金、水五氣依次生出對方。這是古人觀察自然,然後總結規律的結果。例如:

木生火:古人為了得到火,將木與木相互摩擦產生火,木生火就這樣發生了。

火生土:物質如果燃燒,留下的是灰,灰便是土。火生土乃是自然之理。

土生金:礦物、金屬之類多埋藏於土中,所以說土生出金屬,即土生金。

金生水:金屬融化變為液態,所以說金生水。

水生木:一切植物(即木氣),均由水生,如果沒有水,草木將枯死。故木乃由水所生。

2·相剋

相生是依次生出對方,與之相反的相剋,則說的是木、火、土、金、水依次剋制對方。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循環往復。

木克土:就是紮根於土地裡,使土地固結和破碎,這就是所謂木克土。

土克水:土能夠阻塞固結水,即所謂土克水。

水克火:水能滅火,即所謂水克火。

火克金:火能消融金屬,即所謂火克金。

金克木:金屬能削制木材,即所謂金克木。

可見,所謂相生,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五元素依次生成對方;相剋則是按照木、土、水、火、金的順序,五元素依次剋制對方。

《周易》全解讀(五)

學習《周易》的重要書籍

自《易經》問世以來,歷代研究《易經》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現將在易學史上比較重要的古籍版本和現代學者影響較大的著作介紹如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京氏易傳》

西漢京房撰寫,三卷。其書以乾、坤為根本,以坎、離為性命,統攝六十四卦,用世應、飛伏、遊魂、歸魂等解說爻、卦之關係,是為象數之學。此書以陰陽五行之說,把自然界之災變現象,附會成人事變化中禍福之徵兆,宣揚“天人感應”。後世以錢卜卦的方法,即源出於此。有滿清乾隆五十六年金溪王氏重刊《漢魏叢書》本、天一閣刊本、張海鵬學津討源本、沈果堂校本。192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天一閣刊本。

《周易正義》

唐孔穎達奉太宗之命編撰《五經正義》,《周易正義》為其中之一,十卷。此書初名《周易義贊》,後奉詔改為《周易正義》。所謂“正義”,是就一家之經注作疏解,因其為朝廷頒行天下學校之講義,故稱“正義”。孔穎達編撰《周易正義》,採用魏王弼《周易注》之本進行整理刪訂,寫成此書。其書原為單疏本,後為閱讀方便,將《周易》經文、王弼註文和孔穎達義疏合刻為一本,又依王《注》編為十卷,收入《十三經注疏》(以影印阮刻本為佳)、《四庫易學叢刊》。

《周易》全解讀(五)

孔穎達像

《康節說易全書》

系宋代邵雍闡述《易經》易理的名著。在哲學史上,邵雍的主要貢獻是綜合河洛之學,先天之學與《易經》象數之學的成果,並且將玄奧的易學內容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這套書囊括了邵雍的主要著述《河洛真數》、《梅花易數》、《紫微斗數》、《鐵板神數》、《邵子神數》、《皇極經世書》和《伊川擊壤集》。

《程氏易傳》

宋程頤撰。四卷,亦名《伊川易傳》。其書只解上下經文、《彖》、《象》、《文言》,用王弼注本,將《序卦》分置諸卦之首。程頤繼承王弼、胡瑗以義理解易之宗旨,摒棄象數,借《周易》卦爻辭闡明義理。有《二程集》本,同治金陵書局刻本,《四庫易學叢刊》、《易學精華》亦收入。

《周易》全解讀(五)

程頤像

《周易本義》

南宋朱熹撰。此書未照王弼所注《周易》的結構,而是以呂祖謙所定《古周易》為基礎來詮釋本義。全書十二卷。以上下經為二卷,《十翼》自為十卷。卷首載有《九圖》,卷末有《周易五贊》和《筮儀》。南宋鹹淳中,董楷撰《周瑜傳義附錄》,將《周易本義》散附於《伊川易傳》之下,而《伊川易傳》編次依據的是王弼《易》注,這就使朱熹的《周易本義》面貌全失了。明永樂年間所修《五經大全》即搬用董書。後人又依據《五經大全》刻成四卷本《周易本義》,書的編次仍然是《伊川易傳》框架,不得見朱熹原作之真。《四庫全書》收入此書時,採用宋鹹淳年間吳革刻本的摹刻本,以存其舊,並附割裂本四卷於其後以備參考。

《周易》全解讀(五)

朱熹像

《周易折中》

滿清李光地等人奉敕撰,二十二卷。其經文與傳文分開編排,依從古本。以程頤《伊川易傳》、朱熹《周易本義》為主,博納歷代易學經典要言,不偏主一家。凡實足以發明經義者,皆兼收並採,而玄幻逞臆之說,盡皆不錄。有各省翻本、浙局刊本。

《周易》全解讀(五)

李光地像

《周易尚氏學》

現代易學家尚秉和(1870-1950),字節之,學者稱槐軒先生。河北省行唐縣城西南滋河北岸伏流村人。晚清進士,博學多才,易學造詣極為深厚,頗多創見,其運用筮法預測事物之能力,為易學界歷來所罕見,是象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自民國以來,其易學理論對易學界一直有著很大的影響。尚秉和著述甚豐,主要著作有:《周易尚氏學》、《周易古筮考》、《焦氏易林注》等。

《周易大傳今注》

高亨(1900-1986),初名仙翹,字晉生,吉林雙陽人,著名教授,古文字學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據專家、易學家。

高亨先生堅持的注《易》原則是:以經觀經,以傳觀傳。他還明確提出了“講《易經》不必受《易傳》的束縛,談《易傳》不必以《易經》為歸宿”的主張。其主要易學著作有《周易古今經注》和《周易大傳今注》。

研習《易經》的流派

《四庫全書提要》中指出古代研習《易經》的主要是兩派,即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

象數學派

象和數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象是形狀,數是數目和計算。比如人的男、女、老、少、美、醜等表現出來的形狀就是象。《易經》的象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形狀,如卦象,爻象;二是指八卦所象徵的事物,如乾卦象徵天,坤卦象徵地,兌卦象徵澤,震卦象徵雷等;三是指卦辭、爻辭中所說的具體事物,如乾卦卦辭中的龍,坤卦卦辭中的牝馬等。這三層含義統稱為易象。易數也有三層含義:一是表示一卦中各爻屬性的數;二是表示爻位順序的數;三是表示占筮求卦的方法,也即通過對揲蓍過程中蓍草數量的計算推導出所需要的卦象。

而所謂象數學派就是注重於對《易經》的卦象、卦變的研究,以其所理解的道理而推導人事吉凶的學術派別。象數學派的代表人物有漢代的孟喜、京房、焦延壽,宋代的陳摶、邵雍等人。

《周易》全解讀(五)

義理學派

義理學派就是注重發掘《周易》的卦名、卦爻辭和卦爻象中所蘊涵的意義和道理的學術派別。

義理學派的創始人是三國魏的王弼。王弼是魏山陽人,據《魏志·鍾會傳》記載,他是一個“神童”,聰明過人,能言善辯,十歲就特別喜歡老子的著作。他在短短二十四年的人生歷程中,既註釋《老子》,又註釋《周易》,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

王弼後的義理學派代表人物是胡援、程頤和李光、楊萬里。胡援本人無著作傳世。程頤的著作有《程氏易傳》。李光、楊萬里為南宋人,他們的易學突出特點是“引史證經”。這個引史證經不是從《周易》形成時的歷史環境中去探尋《周易》本義,而是在解釋經文時引述古今王朝興替的歷史事件,來證明義理學派的儒理是正確的。

這是依《四庫全書提要》的分類對易學各派的簡述。近現代以來,易學又有了很大的發展。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現代歷史學研究中出現的疑古潮流,影響到易學,徹底否定《易學》原文的價值;二是肯定《易傳》及易學中的義理學派對《周易》的研究而形成的哲學思想;三是從象數上深入研究《周易》在預測學上的價值。

《周易》全解讀(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