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客居成都,最愛蜀地行走,川蜀之地,風景別樣,各擅勝場,尤其是一些小小的縣城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瀘定,就是如此,位於甘孜州東南,進藏出川的必經之地,也是甘孜州的東大門。曾千里驅馳,自駕稻城亞丁之時,路過此地。縣城不大,應該是全州面積最小的,小城背靠青山,白雲悠閒,依山傍水,滔滔的大渡河水穿城而過。這川西高原的峽谷山區,坐落著始於漢初的小城,寂靜無言之中已是千年的光陰。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瀘定小城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小城背靠青山,白雲悠閒

“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建於清康熙年間,懸空架於大渡河之上的“瀘定橋”,鐵索生寒,波濤翻滾,自恃天險遠非常人可過,曾讓太平天國的名將翼王石達開飲恨於此。1935年紅軍疾行來此,飛奪瀘定橋,一戰功成,此橋也因此而名揚中外,紅軍精神,氣貫長虹,一往無前!如今來此,橋依舊,水尤寒,但那一股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紅色名城,雲伴青山無言,水起波濤拍岸,時光轉換歲月更迭之中,曾經閉塞的小城已然舊貌新顏,早已換了人間,煥發出勃勃生機。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瀘定橋上看河水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鐵索橋悠悠晃晃,很多人不敢前行

此地多美景,如珍珠散落其間,那“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卻如屏障,讓其遺世而存。當二郎山隧道修成通車之時,終讓這天塹變通途,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把這些珍珠串了起來,讓世人得以一睹它們的風采。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二郎山隧道,全長13406米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隧道內美景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隧道內美景

此處小憩,揮別而去,因為心中還有那最美國道318線,還有前方的萬水千山。人生有時也是如此,走過的依然回味,嚮往的還在前方,心中渴望的是那遠方的呼喚。所謂旅行,最美的風光總是在路上。有時候,不在乎路有多長,我要走多遠,而是一直在路上!

紅色名城,進藏出川必經之地,更有那“大渡橋橫鐵索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