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鋪中學是母校

鐵鋪中學是母校,

當年痕跡難尋找。

若問那時什麼樣?

僅有印象在頭腦。

校舍教室分兩排,

石壁紅瓦屋不高。

建校之初亂槽糟,

校園內外長野草。

廚房裡面一大灶,

四口大鍋一齊燒。

張老師傅把飯煮,

年青小高將菜炒。

一到放學鈴聲響,

幾百同學隊站好。

同學吃飯憑飯票,

男女半斤吃不飽。

校長是名老農民,

貧下中農管學板。

勞動本色身上標,

皮膚紅黑彎彎腰。

教導主任葉主任,

只會高中地理教。

沒聽校長講過課,

多見主任走走瞧。

起床鈴聲響得早,

大家排隊都站好。

老師嘴裡吹口哨,

帶領大家早操跑。

上屆下屆幾百人,

一二一是一步調。

同學個個鼓足氣,

七圈八圈汗水掉。

早晚自習罩子燈

煤油燒出火苗苗。

時時來風搖一搖,

讀書寫字字難瞧。

眯著眼睛仔細找,

聚精會神生字抄。

男女老師有不少,

老的老來少的少。

他們個個用心教,

上課下課作師表。

循循善誘堂堂課,

深入淺出手法巧。

同學調皮他不惱,

他對同學個個好!

校風提倡”紅”又專,

思想品德算主要。

每週勞動二三天,

好人好事上板報。

不準早退和遲到,

堂堂作業準時交。

堂上春秋經歷過,

互相幫助不驕傲。

讀文多讀“老三篇,

唱歌”社會主義好”。

雷鋒王傑是榜樣,

莫雄人物叫記牢。

憶“苦”思甜經常作

吃得同學眼淚冒。

我們有哭又有笑,

讀書朗朗上雲霄。

體育課上我們跳,

操場上面隨便跑。

各懷理想風華茂,

男女同學好面貌。

求學不厭勤思考,

文理兩科專心造。

我們大學沒考上,

生不逢時是一遭。

馬列主之作薰陶,

思想品質都良好。

助人為樂尋常事,

吃虧上當不計較。

“風流”人物看今朝,

愛國愛民風格高。

十一

如今母校換面貌,

一遍樓房蓋得高。

難尋當年一根草,

僅有笑聲耳邊繞。

風華歲月抹不掉,

感嘆發白人蒼老。

人生如夢時間短,

幾回夢夢迴母校。

十二

一篇母校長歌謠,

再次投入母懷抱。

莫記知識學得少,

莫記那時些煩惱,

偉大領袖說得好:

“踏遍青山人未老”。

我們再次到母校,

倍感親且歌窈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