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攻擊機深受美海軍詬病,頻繁誤擊自己人,“孽緣”至今化不開

疣豬"A-10原來大名叫"雷電II",這是一種上世紀70年代開發的對地攻擊機,服役至今已40多年了。在美伊戰爭中A-10是出勤率最高的戰機,美軍在戰爭中累計出動了144架A-10執行了8000多次任務,摧毀伊拉克軍4000多輛各種型號戰車與數千個據點,取得了累累的戰果,卻只損失了區區6架而已。不過這款隸屬於美國空軍的功臣級戰機卻深受美海軍陸戰隊的詬病,據悉,A-10攻擊機在兩次海灣戰爭中誤擊美海軍陸戰隊兩次,共造成26名大兵無辜喪命。因此,"小心疣豬!"就成了美海軍陸戰隊在戰場上的口頭禪,這段"孽緣"至今仍然化不開。

A-10攻擊機深受美海軍詬病,頻繁誤擊自己人,“孽緣”至今化不開

A-10第一次闖禍是在1991年的沙特境內,當時聯軍發動消滅伊拉克佔領軍的海夫吉戰役,兩軍之間展開了機械化部隊的對抗。美軍投入的是第2輕型裝甲偵察營,擁有LAV-25型輕型偵察戰車、LAV-AT型反坦克戰車。由於伊軍的戰力不弱,為了儘快解決掉對手,美軍按慣例呼叫了空軍A-10型攻擊機來"助拳",沒料到趕來支援的戰機遇到沙塵天氣,難以分辨敵我雙方的裝甲部隊,最後A-10不管不顧就對地面發射了空地導彈,結果美海軍陸戰隊的一輛LAV-25型輕型偵察戰車不幸被命中,最後8死1活。第二次闖禍是在2003年的納西里耶戰役,美海軍陸戰隊的一支AAV-7型兩棲戰車部隊,又被美空軍的A-10盯上,最後18死1活,最離奇的是倖存者居然是同一人。

A-10攻擊機深受美海軍詬病,頻繁誤擊自己人,“孽緣”至今化不開

其實A-10誤傷、誤殺自己人或友軍的案例並非這兩單,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正在進攻巴士拉的一支英軍輕型裝甲車隊遭遇美軍A-10攻擊機,英軍還友善的向飛機揮手致意,沒料到卻迎來了A-10的一頓機炮,造成這支英軍死傷慘重、減員近半隻能直接退出了戰場。到了2006年圍剿塔利班的"美杜莎"行動,北約聯軍中的加拿大軍隊也嚐到了A-10攻擊機的"盛情款待",當時一支加拿大步兵部隊C連閒來無事,居然在戰區河邊焚燒垃圾,於是引來天空中A-10攻擊機的注意,只見戰機衝向地面用30毫米機炮覆蓋了C連,短短几秒鐘就幹掉了30多個加拿大士兵,事後飛行員上報"擊斃30名塔利班"的戰果,還受到了表彰。

A-10攻擊機深受美海軍詬病,頻繁誤擊自己人,“孽緣”至今化不開

聯軍就A-10的多起烏龍事件展開了調查,最後得出了友軍們都難以接受的結論,調查結果認為A-10攻擊機的任務過重,戰場上通訊信號差,加上敵我識別技術尚未完善,各種因素湊到一起便導致了"誤擊",美軍否認了己方飛行員有任何違反作戰程序的問題,換言之,友軍只能是白死了。有軍事評論分析稱,當時因聯軍的推進速度過快,地面戰線的變化也快,導致在空中的美軍A-10攻擊機在執行對地支援任務時容易分不清敵我的情況。雖然聯軍戰車事先都貼上了橙色識別標識,飛行員在高速巡航的戰機中可能也存在看不清的情況,而且裝甲車又是指定目標,在立功心切的心理下一激動就發射了導彈也是難免的。

A-10攻擊機深受美海軍詬病,頻繁誤擊自己人,“孽緣”至今化不開

A-10攻擊機在1989年是被美軍評為最優秀的四大武器之一,它的成本相當低廉,單價只需700多萬美元,低空低速的性能更是其最大的優點,而且掛載能力還很強大,有11個外掛點,可以掛載各種反裝甲導彈與炸彈,另外還有30毫米GAU-8機炮,充足的彈藥極大的滿足了掩護地面進攻部隊的需要。不過這款老舊戰機在海灣戰爭後就少有機會上戰場了,如今美軍把A-10安置在阿富汗的美軍基地,用來對付這些小國或武裝分子倒是綽綽有餘的。(zhgd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