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劉迎勝等多名教授力薦,突破歷史常識的窠臼,重新發現東西方文明之海上交流。

關於海上絲綢之路,國內讀者和研究者更為熟悉的是“鄭和下西洋”這一頗具政策含義的“朝貢貿易”歷史。而明代中後期,特別是海禁等政策後,中外海上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情況如何?這無疑是一個較新的認識和研究領域。

15-18世紀,隨著鄭和下西洋這一“朝貢貿易”時代的結束,大航海時代逐漸開啟,中國與世界的貿易格局發生了明顯轉變。本書恰從“鄭和下西洋”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入手,為我們揭示這一重要時段中,中國與海外的航海貿易史,以及由此產生對全球的經濟、文化影響。

全書大致按照時間的順序,分專題探討,共分為12章,除第1章回顧了中國的遠洋航海史,主要內容可分為三個大方面。其一,對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商人下海通番、葡萄牙開闢和推進東方貿易航線、中國與伊斯蘭國家間的遠洋貿易情況等進行論述,歐洲天主教文明、中東伊斯蘭文明與中國文明既有激烈的衝突,也給中國文明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其二探討不同時期明代世界地圖,如《大明混一圖》《鄭和航海圖》《蒙古山水地圖》以及《雪爾登中國地圖》的創作過程及源流,其背後展現了中國如何受到西方航海、地理及文化的深入影響。其三,闡述明王朝、伊斯蘭地區和歐洲在大航海時代相互間通過貿易往來而引發的文化交流,特別是伊斯蘭世界和歐洲所受到的來自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影響。


託普卡比宮藏正德窯回回字青花碗: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葡萄牙人在雙嶼港活動時定製的景德鎮青花瓷器: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牛津大學鮑德林圖書館藏《雪爾登中國地圖》局部: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託普卡比宮藏15世紀波斯細密畫中撒馬兒乾的瓷器: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除了非常引人矚目的研究領域和視角,書中內容在還有非常多的驚喜等待讀者發掘:

作者將考古學引入中外關係史研究,充分利用水下考古新發現、龍泉窯、景德鎮窯外銷瓷研究,以及中葡關係史研究*成果,為大航海時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開闢一個新的天地。為此,作者多次赴廣東上川島、浙江舟山六橫島,乃至波斯灣霍爾木茲島進行實地考察;同時,考察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吉美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藏大航海時代文物藏品。書中結合作者在中東、歐洲的實地調查報告和200餘幅一手圖片資料,圖文並茂。


敘利亞陶工開始仿製元青花;伊斯法罕四十柱宮藏克拉克瓷風格的波斯陶盤: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第二,本書在基於海上絲綢之路方向的斷代研究同時,編排選取了不少最新的考古發現與熱點,如近年來從日本友鄰館購回的元代繪畫《蒙古山水地圖》、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所藏《雪爾登中國地圖》、葡萄牙最早在中國登陸的地點廣東屯門島、忽魯謨斯島附近發現以克拉克瓷為代表的中國外銷瓷等。這些最近考古發現的介紹與分析,為讀者展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動態。


《蒙古山水地圖》之《嘉峪關圖》: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第三,相較於一般考古學研究專著,本書並非僅限於考古學研究,而是以考古學為基礎,結合歷史、藝術、科學等領域,全面探討大航海時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書的內容深入淺出,並且圖文並茂,引入了大量高精度彩色圖版,全面展現相關考古成果和精品文物,吸引著更多的普通讀者閱讀,引領大眾對於明代歷史、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等相關領域的瞭解。

總之,本書稿是為作者近年來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新收穫, 16世紀以降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是全球大航海時代的一個組成部分,作者脫出傳統的大明王朝為中心,而是選擇在全球視角下,研究中國沿海和境外絲綢之路的考古遺蹟,既有*手的考古發現,也有歷史、文獻和藝術史的深入分析。書中還插入了作者拍攝或博物館授權的眾多珍貴圖片,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有趣。這一領域的研究和出版,不僅將為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深入作出積極貢獻,也可以推動廣大讀者對於海上絲綢之路考古和文化的瞭解,同時對當今我們的對外關係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本書借用曹操《觀滄海》為書名,探討大航海時代西方天主教、中東穆斯林和明王朝的衝突與交流。例如:葡萄牙人首航中國的登陸地——屯門島於今何處?16世紀全球貿易的中心——雙嶼(Liampo)究竟在什麼地方?景德鎮外銷瓷通過什麼途徑運往歐洲,並對16-17世紀歐洲文明產生過什麼影響?當然,本書並非僅限於考古學,而是以考古學為依據,在藝術、文學、科學等領域全面探討大航海時代。

觀滄海:大航海時代諸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