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酒:《神鵰俠侶》和《罪與罰》

人們慣常覺得,江湖和俠義是古代的、虛構的、成人的童話。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俠義,《俠路相逢》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現實中的英雄,身邊的俠客。

由邵兵飾演的警察蔣漢在20年前的一次出警中,與盜賣文物的犯罪團伙進行了一場火拼,自己僥倖生還。20年後,一個輪迴,正反角色再次相遇,但這一次多了一個人,當年烈士的女兒薇薇。

一杯好酒:《神鵰俠侶》和《罪與罰》

雖然是一部警匪片,卻以很多富有詩意的場景營造出濃厚的意境。刀砍斧剁的石壁,濁不見底的黃河,隨風飄蕩的蘆葦,雲遮霧繞的槍戰;不僅在講案情,還在講命運的無常、現實的殘酷、忠誠與背叛;這也是典型的東方手法。

將一部影片融入武俠精神似乎並不難,難的是既能做到武俠風格的寫意,又能做到現實層面的真實。可以說影片是用寫意的手法講了一個真實到殘酷的故事。全片的畫面與鏡頭,表面看起來粗糲,細看卻非常講究,角度、景別、運動、剪輯、表演都很到位。

如果說影片的寫意風格“很古龍”的話,那它的故事就“很金庸”了。矛盾外顯,脈絡清晰,俠客是從平凡人物中走來……更有趣的是,其故事情節及三個主角的關係與《神鵰俠侶》很相似:

楊過(薇薇)起初視郭靖(邵兵)如生父,但後來在廟內聽聞江湖傳言,得知殺父之仇,引發重大轉折,甚至一度想殺掉郭靖;歐陽鋒(姜武)與楊過關係密切,恩怨兩分,還是父親楊康的友人。

一杯好酒:《神鵰俠侶》和《罪與罰》

蔣漢這個角色其實與喬峰也有很多相似處,雖然內心無限委屈,但外表卻靜水流深、如黃河般平靜,他活著只有兩個目標:一是將20年前逃走的兇手繩之於法,二是照顧好因自己而犧牲的戰友遺屬。(有沒有覺得這位遺屬薇薇有些像喬峰失去阿朱後要照顧的阿紫?嗯,確實很金庸)

蔣漢心心念要繩之於法的人是姜武飾演的秦晉。秦為陝西、晉為山西,正是故事發生的地方,晉陝大峽谷,導演真的是有心了。姜武演得也好,多數情況下,他都是一種複雜的表情,眼神中有很多東西,說不清,但很有意味,也充滿神秘感。

在姜武身上,導演還加入了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老陀的名作《罪與罰》(有趣的是,姜武的鬍子造型也與老陀頗多相似)。

一杯好酒:《神鵰俠侶》和《罪與罰》

這部小說的首次出現,是姜武向好奇的薇薇介紹這本書。姜武竟然是“一個喜歡犯罪小說的犯罪者”,這是個很有趣的設計。也能讓人想到,影片是將姜武比作了書中的主人公、有極端性格的殺人犯,姜武對小說中的這個人物深為同情。

不過,文藝範的、文藝標籤的犯罪者是一個常用技巧,在不少影片中出現過(例如《這個殺手不太冷》裡聽著莫扎特殺人的警察)。

多數觀眾都以為,影片這麼用一下也就過去了。但出人意料的是,隨後不久就再次出現了,並且通過薇薇車內廣播節目的畫外音,詳細交待出小說男女主人公愛情關係的結局,鏡頭中是無限寥闊的天地山河。到此,顯然已經不是 “姜武看犯罪小說”這樣標籤化的層次,也不由得讓人猜想,小說結局或許已暗示出姜武最終的命運。

一杯好酒:《神鵰俠侶》和《罪與罰》

而到影片結尾,面對槍口下姜武的笑臉,薇薇的滿腔悲憤化成兩聲空槍,響徹河谷。一直強大而神秘的姜武,露出了全片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失敗者的神情,劫後餘生,不解,詫異,茫然無措。正呼應了《罪與罰》的結局,一次飽含痛苦的寬恕。

然而,鏡頭並沒有結束。勝利的薇薇,默默佇立著,面對蒼茫的河谷,蕭瑟的蘆葦在風中搖曳,忽然升起如泣如訴的音樂,低沉憂傷。這一刻空曠的畫面,是留給薇薇父親的。她是在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她是在代替父親向大地懺悔?……

一杯好酒:《神鵰俠侶》和《罪與罰》

直到此處,《罪與罰》的結局,小說的力度與妙處才充分釋放出來。河谷中似乎再次響起深情而傷感的女聲廣播:“……索尼婭極度痛苦,卻並沒有疏遠他,而是讓他去自首……,他應當跪下,他的罪惡褻瀆了這片土地……;索尼婭默默收拾行裝,陪他一同啟程,在西伯利亞的服刑生活中,兩人的感情幸福而美好……”

縱觀全片,《罪與罰》不僅沒有作為一個標籤或噱頭而影響全片氣脈,反到是為故事加了分,用一個西方的經典故事凸顯出“父親與英雄”這一普世性的主題,使這個關於人性與命運的、閃耀俠義精神光芒的黃河故事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