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醫療防護用品是疫情期間全球緊缺的必需品,這為中國企業和品牌提供了出海的新機遇,但要注意中國品牌的質量把控,未來品牌化和專業化將成為國內醫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20年中國醫用防護物資產業運行、監管及機遇分析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共49頁,可點擊文章底部報告下載按鈕進行報告下載)

報告介紹:《2020年中國醫用防護物資產業運行、監管及機遇分析報告》主要通對2020年疫情期間的中國醫用防護物資及其細分領域進行分析。特別針對2020年3月最新發布的《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對2020-2021年的中國醫療物資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判。

行業背景概況(節選):

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的宏觀影響分析

據美聯社報道,2020年4月1日聯合國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可能因新型冠狀病毒而萎縮近1%,與疫情前作出的2.5%的增長預測形成大逆轉。

若至2020年第三季度,主要國家依然要採取經濟活動限制措施,並且財政刺激舉措無法支撐收入和消費開支,那麼全球經濟會進一步下跌。世界經濟可能會以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增長。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新冠疫情感染者的監測數據分析

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4月3日10時,國外累計確診927900人,累計死亡數達48357人,全球共累計確診1010702人。以疫情嚴重程度來說,美國、意大利、西班牙位居前三。面對全球疫情複雜演化,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調動全社會防疫積極性。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疫情高峰已過,但國外形勢仍不容樂觀,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用品已成為全球緊缺的必需品。

注:新冠肺炎統計時間截至2020年4月3日10時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新冠疫情下中國醫療防護行業出口數據

隨著國外疫情的全面爆發,一些疫情重災區醫療防護物資十分短缺。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中國抗疫前階段新增產能可以繼續發揮作用。在國內情況好轉的前提下,那些產能富裕的企業可以對外出口醫療防護用品、醫療設備等。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市場數據分析(節選):

2020年中國醫療物資出口管控品類

2020年3月31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佈《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對病毒檢測試劑盒、呼吸機、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等醫療防護產品的質量標準要求提出更嚴格的規定。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中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數據分析(一)

由於中國新冠病毒監測試劑盒已經經歷實戰檢驗,部分機構的檢測試劑盒獲得大量國外訂單。截至3月2日,華大基因已經完成了超過120萬個檢測測試盒的生產,這些檢測試劑盒已被送往26個國家和地區。此外,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5所高校研發的14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得了歐盟CE認證,正式取得了進入歐盟市場的資質。上市公司中,美康生物、碩世生物、凱普生物、安科生物、達安基因、萬孚生物、邁克生物等至少9家上市公司公告相關產品取得了歐盟CE認證。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中國呼吸機行業數據分析(一)

在巨大的缺口下背景下,中國呼吸機生產企業海外訂單爆滿,當前中國面向海外的呼吸機供應量超過2.7萬臺。為滿足新冠病毒疫情下全世界患者和醫療體系對呼吸機的急切需求,中國醫療器械典型企業代表魚躍已將呼吸機產提高到700臺/天,邁瑞呼吸機產能已達到近百臺/天,誼安也在為成千上萬的海外訂單,增加生產班次,提高生產產能。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中國呼吸機數據分析(三)

從呼吸機歷年的認證來看,歷年對呼吸機的認證狀況較為平均,而2016年三類認證較為集中的一年。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三類認證呼吸機是維繫重病人生命的關鍵,加之呼吸機整個研發週期相對較長,門檻較高。在全球疫情爆發的背景下,是中國呼吸機出口的發展契機。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中國醫用防護服數據分析(一)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中國醫用防護服數據分析(四)

無紡布是醫用防護服的重要原料,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國。2019年1-11月份規模以上企業的非織造布產量為453萬噸,同比增長11.1%,表明非織造布行業的需求依然比較旺盛。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非織造布行業還有不少有待突破的技術、有待拓展的領域和有待深耕的市場,增長空間十分廣闊。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中國醫用口罩行業產值數據分析

2019年中國大陸口罩產值達到100.4億元,其中醫用口罩產值為52.5億元,佔比超過總量一半。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醫用口罩產值增長率將顯著提升,預計增幅突破1000%,拉動整個口罩行業產值增長。但同時需要警惕2021年口罩產能過剩、產品積壓等風險,不能盲目投資加入口罩行列。

注:2020年3月30日第一次修正市場預期數據。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中國防護口罩品牌排行榜

2月6日,艾媒金榜發佈《2020中國防護口罩品牌排行榜(TOP15)》。此榜單基於艾媒大數據監測, 綜合企業實力、媒體熱度、用戶口碑、分析師評分等計算金榜指數評選而出。從上榜情況來看,3M和霍尼韋爾兩家國際知名大品牌備受消費者青睞。此外,綠盾、保為康、朝美這些國產品牌也受到很大的關注,搶佔了前五的席位。

醫用防護物資產業分析報告: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行業趨勢分析(節選):

品牌化和專業化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相較於發達國家,中國的醫療防護行業起步晚,防護水平低,由於醫療防護用品屬於低值耗材,所以國內市場的品牌化理念也不強。但是,隨著近些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的醫療防護市場逐漸升溫,新老企業都有了品牌意識。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品牌化和專業化將成為國內醫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本次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也成為中國醫用防護產品出口的極大機遇。中國作為疫情率先爆發的地區,具有醫療防護用品的先發優勢,醫療防護用品的產能可以向海外輸出。同時,加大中國醫用防護用品的機會在國際市場,宜應在產品研發加大完善產品質量的基礎上,佈局和拓展國際市場,是極大的崛起機會。

疫情催化,醫療電商顯示優勢與活力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促進了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的發展。醫療電商擁有的線下醫療所不具備的優勢,在該次疫情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過醫療電商,消費者能足不出戶地買到需要的藥物;同時,跨區域B2C的發展更好地平衡了不同區域之間不同的消費需求。

疫情期間,相關藥物、家用醫療器械產品的需求量不斷激增,用戶數量不斷增長,帶動了各類醫療電商業績增長。同時,醫療電商發揮自身優勢,展開在線義診、知識科普、捐贈物資馳援湖北等,提高民眾對醫療電商的關注度,在民眾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印象,很好地推廣了品牌。

本文部分數據及圖片內容節選自艾媒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中國醫用防護物資產業運行、監管及機遇分析報告》,下載完整高清PDF版本報告內容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研究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是全球知名的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每年公開或定製發佈新經濟前沿報告超過2000份,覆蓋了新技術、新零售、教育、生物、醫療、出行、房產、營銷、文娛、傳媒、金融、製造、區塊鏈、環保與公共治理等新興領域。艾媒諮詢的數據報告、分析師觀點平均每天被超過100家全球主流媒體,1500家(個)自媒體、行業KOL引用,覆蓋語言類型包括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等約二十種主流官方版本。艾媒累計成功為超過3000家政企機構提供常年大數據諮詢服務。艾媒也是中國科協九大代表優秀重點研究項目、廣州市先進製造業創新發展項目、廣州市建設國家級科技思想庫研究課題等重大課題的承擔單位。更多行業數據分析報告,請訪問艾媒報告中心(https://report.iimedia.cn?acPlatCode=tt)

(關注艾媒報告中心微信公眾號,新鮮行業數據及資訊,馬上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