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自駕租車,保險和服務怎麼選?

最近在研究國外自駕租車,租車平臺附加的保險種類繁多,名字也五花八門,類似超級無憂,至尊無憂等非常炫酷,乍一看都不知道該怎麼選。但是,經驗告訴我們,越是複雜的東西,貓膩就越多。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租車涉及哪些保險和服務,都分別是幹啥的,該怎麼選?

一、租車的保險和服務:

1. Collision Damage Waiver (CDW),相當於國內的車輛損失險,在租期內發生碰撞、車禍,造成車輛本身損失的,由保險公司負責賠付。

2. Theft Protection(TP),相當於國內的盜搶險,由於車輛本身被盜造成的損失,不包括車內財物,由保險公司負責承擔。

3. Loss Damage Waiver(LDW),部分公司將上面的CDW和TP合併,稱為LDW。部分公司可能對車損險有起賠額,比如1000美元起賠,則1000元以下部分需要用戶自己承擔。可以選擇購買FULL CDW,0元起賠,類似國內的不計免賠。

4. Third Party Liability (TPL) ,相當於第三者責任險,相當於國內的第三者責任險,在租期內發生事故,造成租車人和車輛本身以外的第三方損失,由保險公司承擔。但是這個保險只包括最基本的,有限的賠償。

5. Supple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SLI)Addit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ALI),補充第三者責任險,把第三者責任險保額上限加到100萬美元。

6. 個人險,包括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PAI)Personal Effects Insurance (PEI),PAI相當於個人意外險,包括租車人因事故導致的身故、傷殘費用,保險公司會承擔一定額度。PEI相當於和個人損失險,包括租車人在租車期間車內財物的遺失被盜,保險公司會承擔一定額度。

7. Road Assistance,道路救援,由租車公司提供的一項服務,車輛在途中拋錨、爆胎等,租車公司派工作人員更換車輛。

8. 滿油還車,需要還車時加滿一箱油,如果沒加滿,會收比市場價高的一箱油的費用。

9. 額外駕駛人,除了主駕駛外,如果需要增加駕駛人,則需要收取相應的費用。

二、花樣在哪裡:

1. 租車平臺,會在租車費用之外,設計多種不同的保險和服務套餐,引入車行外的第三方保險包,並起很多炫酷的名字,跟租車訂單捆綁銷售。這個保險包一般包括玻璃輪胎險、個人險、旅行不便險、銀行卡盜刷、道路救援等,其實多數內容跟租車不相關。

2. 實際上國外租車公司看不到你買的第三方保險訂單,現場提車時還會給你推銷保險和服務,溝通不及時的話會造成保險的重複購買。

3. 第三方的保險,在國外發生事故時,如果涉及第三方保險,需要與國內平臺或者第三方保險公司聯繫,費時費力。支付費用時,只能先行墊付,回國後才能理賠,流程複雜。

4. 租車公司的部分車行工作人員為了牟取私利,會利用語言不通,故意在訂單中增加救援等收費業務,或者在最後還車時收取滿油還車費用。

總之,訂車時有花樣,取車時有花樣,還車時還有花樣,都需要擦亮雙眼,及時溝通,仔細核對簽字的賬單。

三、保險和服務應該怎麼選:

1. 車損險、盜搶險,也就是CDW和TP,或者二者合一的LDW,一定要上,建議買0起付線的

2. 第三方責任險,無論是TPL還是AIL,一定要上,建議上夠100萬美元

3. 個人險,一般包含在平臺推薦的超級等保險包裡,還包括了玻璃輪胎險、旅行不便、銀行卡盜刷等其他保險包,其中大部分跟租車是不相關的。一般在出行前都會購買旅行意外險,已經包括了個人意外和個人損失險,如果已經買過旅行意外險,則平臺的個人險或者超級包可以不買。

4. 道路救援,如果是車本身的故障(不包括玻璃、輪胎),車行會承擔救援和換車的費用,如果在城市周邊自駕,一般不需要購買,取車前仔細檢查車輛,規避風險。如果要去條件艱苦的山區或者無人區,建議在車行直接購買,理賠便利。

5. 滿油還車,費用一般是自己加一箱油的1.5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

6. 額外駕駛人,如果有其他人駕駛,一定要在取車時添加。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

1. 取車時,會被推銷升級車輛或保險,對於自己不確定的,一定多溝通,該拒絕就拒絕。

2. 取車時認真檢查車輛狀況,有損傷或者疑問要留證據。

3. 發生事故時,第一時間聯繫車行,如果涉及到第三方,需要報警。不要自行修車或者處理。

4. 保留最後一次加油時的單據及還車時顯示車輛總里程和油量表的照片以備用。

5. 還車時,索取並保留收據,並且保存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