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儒家為“仁禮”,道家為“有無”,佛家為“色空”,《周易》為“陰陽”。

儒家是與人打交道,道家是與自然打交道,佛家是與內心世界打交道。

儒是修養,道是智慧,佛是境界。

每一個人都要面對三個“世界”: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

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

以上廖廖數句,對儒、釋、道作出精闢總結的,是已故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胡遂先生。胡遂,女,湖南益陽泉交河人,1956年生,主要研究古代文史和中國佛學,2017年9月15日病故。因其學術人品師德俱佳,故以“先生”尊稱,在女文人中實屬鳳毛鱗角。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胡遂先生國學家學深厚,其先祖更是將門望族之後。她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湘軍將領胡林翼的玄孫。胡林翼字貺生,號潤芝,道光十六年進士,他生於1812年7月14日,卒於1861年9月30日,享年僅四十九歲。他歷任四川按察使、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署巡撫。在湖北主政期間,注意整飭吏治,引薦人才,協調各派勢力,曾多次推薦左宗棠、李鴻章、閻敬銘等,為時人所稱道,著有《胡文忠公遺書》等。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一百五十多年前,晚清四大中興名臣力挽狂瀾,救清朝於危亡。除李鴻章之外,其餘三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都是湖南人,且三人年紀相仿。曾國藩生於1811年,左宗棠和胡林翼生於1812年,曾比左胡兩人大一歲,三人後來成了湘軍三大統帥,位極人臣。咱們暫且不帶現時的政治標準評論是非,但從個人事業成就來說,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左宗棠之收復新疆,李鴻章之洋務運動,都已達到個人事業生涯的頂峰,且各人立功立言,如曾氏的家書廣為收藏傳頌。這三人的事蹟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而胡林翼似乎低調得多,但他能同享四大中興名臣榮光,青史流芳,必定為清廷及時人稱頌。事實上,胡林翼的成就並不遜於左宗棠曾國藩等人。他在後世的鮮為人知,一方面是因為他壯年早逝,才華未能充分徹底地施展開來。四人之中,曾國藩享壽61歲,左宗棠是73歲,李鴻章更是以78歲高齡西歸,而胡林翼卻僅僅只活了49歲。另一方面,胡林翼謙退為懷,不肯自言功績,所以低調很多(引用《胡林翼評傳》部分內容)。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儘管如此,胡林翼的成就及個人魅力,為世所重,曾國藩說:“潤芝之才勝我十倍。” 並且,胡林翼當時的實際官階高於曾國藩,但他甘心奉曾國藩為湘軍核心。另外,從蔣公和毛主席二人對他的推崇亦可知之。如果要在毛蔣之間找出那麼一些共同點,那麼胡林翼無疑是他們青壯年時期共同的偶像。毛澤東曾將胡林翼的號“潤芝”作為自己姓名的字,以向其表達仰慕、崇敬之情。《胡文忠公遺集》更是蔣介石的案頭必讀之書,蔣介石且親自增補《曾胡治兵語錄》,作為黃埔軍校教材。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胡林翼少年聰穎,在他還只有8歲時,兩江總督陶澍順路回老家益陽探親,一見到胡林翼,就驚為偉器,說:“我已得一快婿”,遂訂下娃娃親,將自己五歲的女兒許配給他。十九歲時,胡林翼與陶澍之女琇姿(字靜娟)在桃花江陶氏別墅完婚。可見,一個人的個性和天資,很早就會形成一個能感染別人的能量場。比如,當劉邦在沛縣還是個遊手好閒的小吏時,有一次參加縣令為當地紳士呂公舉行的宴會,他去混吃混喝,結果宴會結束後被呂公暗示,要他悄悄留下,呂公拉著劉邦說有個女兒要許配給他,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呂后。呂公的老婆當時責怪呂公說,縣令之子求婚,你都不允許,卻把女兒嫁給一個吊兒郎當的劉邦。呂公會識人,一面之交即認定劉邦日後必成大器,所以招劉邦為婿。另一個丈人相中女婿的故事,則是我們熟悉的楊昌濟先生和毛主席。1914年,楊昌濟在湖南第一師範擔任教員教授倫理學課程時,認識了剛因第四師範合併而轉編過來的學生毛澤東。楊昌濟在日記裡這樣記述對毛澤東的最初印象:“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數年後,他在寫給章士釗的推薦信中寫道,“吾鄭重語君,二子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這裡的“二子”,便是毛澤東與蔡和森。後來楊先生把女兒楊開慧嫁給了毛主席。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不僅胡林翼這一代尊榮顯貴,名重一時,其高祖、曾祖和祖父三代皆副盛名,父親胡達源更是才氣逼人,他是嘉慶二十四年(1819)殿試一甲第三名進士,即探花。胡氏認為,成就人才並不容易,教導子弟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所著《弟子箴言》,是胡達源教育精神代表,對湖南後世士子,尤其是晚他一輩的湘軍人物影響頗大。胡林翼、左宗棠、曾國藩、李元度等人都受過《弟子箴言》的教導。全書分為奮志氣、勤學問、正身心、辨義利、戒奢侈、擴才識等十多門。曾國藩稱其“自灑掃應對以及天地經綸、百家學術靡不畢具,甄錄古人嘉言,衷以己意,辭淺而指深。”在胡氏等湘賢開風氣之先的影響下,湖南以井噴之勢出現一批經世濟國的棟樑之才,比如曾國藩、胡林翼、譚嗣同、左宗堂、魏源、宋教仁、黃興、蔡鍔、毛主席、劉少奇、彭德懷、賀龍、胡耀邦、朱鎔基……等等有勇有謀、有格局、骨頭硬、霸得蠻、頂天立地的湖南人!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受此家風影響,胡林翼也特別重視教育,他於1854年(咸豐四年),在位於湖南省益陽市西南12公里的石筍鄉瑤華山之南麓,建立箴言書院,此處有山有水,志溪河碧波環繞,瑤華山峰巒疊翠。書院建成後,胡林翼請內閣大學士、兩江總督,湘鄉人氏曾國藩和陝西總督、湘陰人氏左宗棠分別撰寫了《箴言書院記》。之後,胡林翼又親自撰寫了《箴言書院後記》。箴言書院實行山長負責制,歷任山長皆為品學兼優的名儒。如第一任山長湖北布政使、江蘇陽湖人莊受祺,是清代知名翰林侍講,他因病隱居桃花江,故胡林翼能聘其為山長。接任山長中有名儒黃自元和王龍文(第十八任即最後一任山長)。黃自元,清代安化籍“探花”,著名書法家(摘錄自箴言中學學校概況)。從這些學院山長的級別來看,箴言書院在當時地位空前。箴言學子受此恩澤,勤苦奮進,以驕人的學業成績回報先賢。1983年高考,陳光培奪得全省理科第一名。1984年,曹立輝又摘取湖南高考理科狀元桂冠。1998年,趙志偉獲湖南省文科第一名。而每年的文體比賽和飛行員錄取人數更是全省全國領先,其他數萬箴言子弟更是成為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骨幹。取得這些成績,對於當時一個四五線的益陽縣來說是不可想象的。而這一百五十多年來薪火相傳的精神,竟來自一位享年僅四十九歲的益陽泉交河人。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壽。區區一肉身,寄身天地間,不過數十載,其蘊藏的精神能量,竟能激勵千秋萬代。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九月十五日是胡遂六十一歲忌辰,九月三十日是胡林翼四十九歲忌辰,相隔一個半世紀的兩代胡氏人,用他們不滅的精神澤被後人。金秋九月,碩果累累,一如他們創辦的箴言書院,桃李滿天下。“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胡氏精神,如那長江黃河,萬古長流。以此紀念。

不廢江河萬古流:胡遂和胡林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