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0199年,決戰易京袁紹圍城公孫瓚,青梅煮酒皇叔驚詫雷雨天

公元0199年,決戰易京袁紹圍城公孫瓚,青梅煮酒皇叔驚詫雷雨天

公元0199年《中華史詩》

袁紹易京決,公孫孤城守,

飛燕續援兵,伯珪火光樓。

史渙擒桂兔,仁兄刃其首,

衛凱撫關中,雲長襲車胄。

張繡渡劫波,賈詡都亭侯,

郭圖言午許,審配駁沮授。

董承衣帶詔,皇叔青梅酒,

仲氏帝揚州,賁輔策江流。

公元0199年是乙卯兔年,即漢獻帝劉協建安四年,此年中華史詩包含的重要人物及相關事件排序如下:

第一段:

袁紹易京決,公孫孤城守,

飛燕續援兵,伯珪火光樓。

註釋:此行詩文說到了袁紹、公孫瓚(字伯珪)、公孫伯珪之子公孫續、黑山軍首領張飛燕,建安四年(0199年)三月,袁紹經過數年的鏖戰,終於圍困住易京的公孫瓚,袁紹軍勝利在望,即將統領整個幽州。易京是古地名,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雄州,現在歸屬於雄安新區。

註釋:在袁紹圍困易京期間,公孫瓚派他的兒子公孫續向黑山軍求援,後又書信強調以火光為號,不料密信被敵方截獲,袁紹將計就計,在城外設下五千伏兵,某夜提前點燃五千火把,

公孫瓚率兵衝出城去,原以為是黑山軍的張飛燕前來馳援,結果卻是大失所望、折將損兵,退回城中之後,袁紹的圍攻更緊,公孫伯珪看到大勢已去,便在城樓引火自焚了。

第二段:

史渙擒桂兔,仁兄刃其首,

衛凱撫關中,雲長襲車胄。

註釋:建安四年(0199年)四月,曹操親率大軍飲馬黃河,派大將史渙、曹仁等人攻取河內郡(武陟西南)。史渙、曹仁渡河攻打射犬城,將守將眭固(字白兔)被斬殺,上一年的史詩已提到過眭固之死。

註釋:建安四年(0199年),朝廷的治書侍御史衛凱,被曹操派去鎮撫關中,關中是指幽谷關以西的地界。衛凱在關中安撫百姓,救濟難民,發展生產,這裡逐漸成為穩定的農耕區域。

註釋:自從曹操滅了呂布之後,便任命車胄為徐州刺史,車胄對劉備很傲慢,認為劉備的左將軍只是空有其名,劉備忍受不了車胄的無禮,於是離開了曹操的許都,順便殺死了不可理喻的車胄。正史中沒有說車胄被誰所殺,不過三國演義的第二十一回,標題便是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三段:

張繡渡劫波,賈詡都亭侯,

郭圖言午許,審配駁沮授。

註釋:建安四年(0199年),袁紹準備與曹操決戰,為使敵人腹背受敵,袁紹派人去招降張繡,此時賈詡卻諫言張繡再次降曹,他認為曹操有天下之志,關鍵時刻一定是不計前嫌的,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此年十一月與曹操重歸於好,使得曹軍免除了許都南面的威脅。張繡也因此被任命為揚武將軍,並且與曹操結為兒女親家,張繡相當於度過了一輪劫波,而賈詡因勸降有功,被曹操封為都亭侯。

註釋:郭圖、審配、沮授都是袁紹帳下的謀士,在袁紹與許都曹操的對壘中,他們三人有著相同的或是不同的戰略戰術,眾多三國讀者對他們的故事都是熟悉的。在各個版本的正史與演義中都有詳盡的描述。言午許就是談論許昌的事情,許都就是指的曹操,文字遊戲而已,不必太認真。

第四段:

董承衣帶詔,皇叔青梅酒,

仲氏帝揚州,賁輔策江流。

註釋:詩文先講了董承接受獻帝衣帶詔的事情,之後又描述了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傳奇,其實兩件事情都有戲說的成分,只是人物與時代背景是真實的而已。

註釋:此年袁術在揚州稱帝已經兩年了,國號定為仲家,史上也稱他為仲氏帝,不過從他登基之後就再沒有安穩日子了,成為了背叛漢朝的眾矢之的。

註釋:詩中的孫賁、孫輔是親兄弟二人,他們都是孫策的堂兄,孫策是孫堅之子,孫賁、孫輔是孫羌之子,而孫羌、孫堅則是親兄弟。策江流的策字是雙關語,就是說孫賁、孫輔忠心耿耿地輔佐孫策開創東吳江山。(孫賁讀音孫奔)

2019年11月30日週六11:02:00

己亥豬年農曆十一月初五

李翠:錄入整理於北京大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