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近期在物聯網與通信圈,除了5G技術之外,LTE Cat.1風頭正盛。一些芯片公司、模組公司分別發佈Cat.1的新品,產業各方也紛紛對Cat.1進行解讀,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Cat.1的春天來了嗎?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要知道,技術生來是要為應用來服務的,一個技術的興起到規模商用,首先要找到對的場景。有了對的場景,還要受到產業政策、產業鏈成熟度、獲得成本等諸多因素影響,尤其在蜂窩通信方面,網絡是由運營商建設和運維的,其覆蓋、容量、資費等多方面因素都會對技術的應用部署產生直接影響。

今天,本著實事求是、為廣大物聯網應用廠商答疑解惑的態度,我們來深入探究一下,在當前紛紛攘攘的外象下,企業是否到了選擇商用部署Cat.1的最好時機。

一、2G面臨退網的大背景下, NB-IoT是最佳替代技術,Cat.1可做補充

隨著VoLTE的成熟,2G網絡語音業務逐步被4G所替代,2G網絡基本成為長週期低ARPU值的物聯網應用為主。從運營商的角度來看,2G佔據了優秀的低頻資源,但頻譜利用效率很低。運營商2G/3G/4G/5G“四代同堂”,對網絡維護和運營也帶來不小的壓力。

對此,2019年10月,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已經明確表示,2G、3G的退網是移動通信更新換代的必然選擇,中國的移動通信網絡2G、3G退網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在2G承載的物聯網連接轉移上,由NB-IoT和LTE分擔再合適不過,LTE Cat.1因此也正式被再度“提”上日程。

LTE Cat.1不是一個新的技術,早在2009年發佈的3GPP Release 8中被正式定義了,並在2016年發佈的3GPP Release13中補充了LTE Cat.1 bis,與Cat.1全兼容。在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Cat.1已經不折不扣的是個“老人”了,但從確立標準到現在一直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

如今,NB-IoT和Cat.1誰能更好承擔接替2G物聯網連接的重任?讓我們首先針對2G以及NB-IoT、Cat.1的技術做一個直觀的對比。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圖注:2G、NB-IoT、Cat.1技術直觀的對比

從技術上指標來看,NB-IoT在R14版本之後可以支持120kbps以上的傳輸速率,已經超過2G的能力,並且其功耗、深度覆蓋能力則遠遠優於2G。唯一不足的是,NB-IoT在語音支持能力以及需要高頻傳送的能力上不及2G。

再來看Cat.1,其傳輸速率在10Mbps,明顯高於2G和NB-IoT,用來替換2G的純數據類業務頗有些大材小用,但其覆蓋能力卻比2G還要小3個dB,這是比較令人擔心的一點。語音支持能力是Cat.1的強項,拋卻覆蓋能力,單從技術來看語音類業務可以考慮由Cat.1來承載。

我們再從行業應用的維度上,對2G承載的物聯網業務做一個梳理。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圖注:2G承載的物聯網業務需求和替代技術分析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2G重點承載的Top業務從共享單車、物流監控、POS機以及設備監控類,均不需要語音支持,數據交互的頻度也不高,這部分完全可以由NB-IoT來承載。只有語音類、高頻度傳輸類業務如“兩客一危類”業務,超出了NB-IoT的能力範圍,但這類業務也只佔到了2G承載業務量的10%左右。

再從獲得成本上來看,通信模組的價格則直接關係到物聯網應用的終端成本,讓我們簡單再做一個比較。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圖注:三種IoT模組的價格與產業進度

NB-IoT從2016年開始試點發展到今天,已經跑出了博爾特百米衝刺的發展速度,現在無論在運營商覆蓋還是在模組的價格、資費上,已經做到了媲美2G的水準。

而Cat.1當前的產業鏈還遠談不上成熟,並且按照現在主流Cat.1芯片的設計,即便規模上量後,也不可能做到與2G模組相當的價格水平。模組價格過高,將成為影響Cat.1規模商用的首要制約因素。

二、運營商的LTE網絡承壓很重,還沒有準備好迎接Cat.1終端的大量入網

物聯網的業務中,除了佔60%左右的低速率業務外,還有將近30%的中高速率業務需要LTE技術的承載,目前主要是LTE Cat.4在承載這一重任。

經歷了長時間的磨合和運營,Cat.4已經是非常成熟穩定的中高速承載技術。在近期Cat.1的討論中,針對中速場景如視頻監控等,使用Cat.1替代Cat.4也是大家感興趣的一點。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單從技術上來看,Cat.4上行最高50Mbps、下行最高150Mbps的速率更高,但Cat.4模組在功耗、集成度、價格方面都有些高配。而Cat.1兼顧性能、功耗、成本等優勢,在10Mbps以下的中速場景中的確可以跟Cat.4一較高下。

最近有運營商啟動了Cat.1模組的招標,但運營商是否真正準備好迎接Cat.1?

首先看一下基礎的通信性能表現。很多人認為LTE網絡的覆蓋已經很完善了,但這個前提是在網的LTE物聯網終端都是支持雙天線接收的。我們對幾款主流的Cat.1模組的公開資料做了分析,發現主流廠商的Cat.1模組均是做了單天線的設計。

通過計算,相比Cat.4雙天線接收,Cat.1/Cat.1 bis接收靈敏度小3dB,下行覆蓋距離損失18%,覆蓋面積損失33%。在當前LTE網絡未針對Cat.1做優化的情況下,Cat.1單天線終端在LTE小區邊緣是否會出現接入困難、掉網等現象呢?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再看下運營商網絡的情況,當前LTE網絡中的物聯網終端基本上都為Cat.4終端,在Cat.1終端接入後,假設兩者數量一致,會對LTE現網容量帶來怎樣的變化,如下為一些仿真的結果。

可以看到,在引入Cat.1之後,LTE整個小區的容量惡化將近15%。這將給運營商帶來很大的網絡壓力。那運營商網絡是否已經準備好應對Cat.1帶來的挑戰?

我們認為沒有,當前中國運營商投資建設的重點在5G,2019年5G基站的數量為13萬站,到2020年預計將會達到75萬站,因此推測LTE網絡當前應該還是以維持策略為主。

據GSMA估計,2019年LTE基站數量為519萬站,LTE的用戶承載佔比在2019年為50%。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測算,在用戶側,依據GSMA的數據,到2020年底,預計LTE用戶數承載佔比將增加5%。在基站側,如果2019年完成部署的13萬5G基站也同步開通LTE的話,相較於LTE站點數新增2.5%。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可以看出,站點數增長的比例遠不及用戶數增加的比例,LTE的網絡壓力進一步加大。此時如果Cat.1大量入網,將會進一步加劇網絡壓力和性能惡化。

到了2021年,預計LTE用戶數承載佔比將增加8%,而2020年新增的62萬個5G基站同步開通LTE的話,相當於LTE站點新增12.6%,可以看出站點增加比例已經超過了終端增加比例,LTE網絡壓力出現釋放拐點,此時再將Cat.1終端引入,才是正確的時機。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圖注:終端連接比例,數據來源GSMA

當前是否是LTE Cat.1終端商用部署的最好時機?

圖注:2021年底4G現網壓力出現拐點

三、Cat.1雖好,但火候未到,少量嚐鮮可以,規模商用建議在2021年之後

綜合以上粗略的分析,我們認為,以NB-IoT和Cat.1的組合來承接2G退網的低速物聯網行業應用是合適的,而主要以NB-IoT為主。

在中高速業務的匹配上,2020-2021年的商用物聯網終端還是建議以成熟穩定的Cat.4為主,雖然Cat.1在成本、尺寸、功耗上具備一定優勢,但在今年5G投資建設的大潮下,Cat.1的進入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如果大量引入網絡,可能會是行業應用抱怨信號不好,而運營商也頭痛網絡壓力的雙輸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