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全線“洞通”

2019年10月13日下午,隨著長沙市軌道交通3號線東塘站-桂花公園站區間左線盾構機在東塘站破洞而出,標誌著長沙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實現全線貫通,實現了試運行前最為關鍵的“洞通”目標,為3號線今年年底試運行和明年7月初期運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

長沙市軌道交通3號線為長沙市軌道交通線網中西南—東北徑向骨幹線路,西起山塘站,東至廣生站,全長36.5km,共設車站25座,全為地下線,區間單洞長度為59.55km。

地鐵3號線首臺盾構機於2016年4月25日始發,全線共投入22臺盾構機,高峰期19臺盾構機在地下同時掘進。東塘站-桂花公園站-阿彌嶺站-朝陽村站區間單線長2.5km,以朝陽村站作為盾構基地(同時作為中心城區的鋪軌基地),由於朝陽村站地處市中心城區施工條件受限,該站點提供盾構始發條件的時間較晚;施工過程中需經歷2次過站,且在施工後期要與鋪軌工作共用該站點地面場地,給施工組織帶來嚴峻考驗。最後掘進的區間為東塘站-桂花公園站左線,全長625米,於2019年8月14日在桂花公園站始發,2019年10月13日東塘站到達,平均日掘進達到10.3米。實現全線“洞通”是地鐵建設過程最關鍵的環節之一,為確保實現3號線一期工程年底“試運行”的目標,順利攻克最後一個區間難關,三號線建設公司和參建單位建設者全力以赴,對施工過程可能存在問題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全面梳理,全面保障盾構掘進、設備維保、管片供應、盾構出渣等環節。

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
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

長沙地鐵3號線為西南至東北走向,穿越嶽麓區、天心區、雨花區、芙蓉區、開福區和長沙縣。該線連接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長沙火車站等高校與交通樞紐,貫穿侯家塘、東塘、四方坪等城市核心商圈,快速銜接坪浦組團、長沙主城區和星馬片區,有效緩解城區南北向交通壓力,促進洋湖、星沙等片區與主城區聯繫,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引導城市向西南、東北方向拓展。截至目前,3號線一期工程是長沙地鐵所有在建線路中建設難度較大的一條地鐵線路,施工過程中克服了眾多重大困難。明年7月,3號線一期工程將正式投入運營與廣大市民見面。

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

3號線一期工程盾構施工攻克的重難點回顧

1 多處穿越河道與湖泊,先後下穿雅河、靳江河、後湖、湘江、瀏陽河、龍塘水庫等高富水風險區。其中,阜埠河站-靈官渡站區間下穿湘江,湘江底溶洞極為發育,見洞率高達82%,溶洞發育區長達230m。為保證安全,首次在長沙地鐵建設中採用泥水平衡盾構,同時在湘江西河岔沿線路方向搭設面積約6000平米的鋼結構施工作業平臺,提前在平臺上方進行溶洞處理。由於湘江為一級水源保護區,採用了環保型注漿材料,保證湘江水源不受汙染,待溶洞處理完成後再進行盾構掘進,保證施工安全。

2 120餘次穿越房屋、5次下穿市政橋樑與地下隧道等,如科教新村片區、牛角塘片區、阿彌嶺片區、侯家塘高架橋、東塘高架橋、萬家麗高架橋、人民路隧道等。

3 多處穿越鐵路幹線,如京廣普速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武廣高速鐵路。其中,湘龍站-星沙站區間下穿武廣高鐵瀏陽河隧道,這是全國首例地鐵下穿既有運營350公里時速的高鐵隧道,成功獲得鐵路總公司批准。施工過程中採用了盾構試驗段、高鐵限速、自動化監測等多種手段,高鐵隧道鐵路軌道最大沉降僅為1.3mm,確保了武廣高鐵的正常運營。

4 國內首例長距離上下重疊並行下穿既有運營長沙地鐵1號線隧道,並行長度達930m,經過了1年4個月的緊張施工、嚴格監測管控,確保了地鐵1號線的正常運營。

5 星沙文體中心站-螺絲塘站區間下穿中石油西氣東輸高壓燃氣管,壓力6.3Mpa,最小淨距僅為2.2m。為了避免盾構下穿該高壓燃氣管的風險,施工時巧妙地讓盾構機先通過已鋪設但未通氣的新管線,在原管線前方50~100m位置停機等待,待新管線通氣、老管線停氣之後再下穿老管線。

6 本線路地質條件極為複雜,特別是河西區段,存在深厚砂卵石層、灰巖、溶洞發育及斷裂破碎帶地層,盾構施工期間克服了岩石強度高、地層軟硬不均,地層富水性強等重重困難,最終成功穿越不良地質地層。

7 廣生站(長439.5m)及出入場線(長469.8m),受忠武中石油管道影響一直未能具備施工條件,由於該管道為西氣東輸幹線,改遷難度極大,經過全國專家多次研討、反覆論證,於2018年8月底車站終於具備施工條件。經過參建各方的精心組織和科學調度,僅用時不到400天,完成22萬餘方土方外運,6.8萬餘方混凝土澆築並於2019年10月4日實現該車站的全面封頂。為全線“洞通”創造了良好條件。

通 訊 員 | 劉斌俊

攝 影 | 鄧飛華

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