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作畫時“漏”了幾筆,女徒弟補上後,764萬的名畫只值64萬

齊白石在藝術上的成功,告訴我們:真理是樸素的,藝術的真諦是平凡而簡樸的。他有根植於人民、根植於健康人性基礎上執著的審美理想和信念,有不斷遵循藝術規律實踐的堅強意志。——王仲


齊白石作畫時“漏”了幾筆,女徒弟補上後,764萬的名畫只值64萬

大圖模式


一、畫壇巨星

聽聞齊白石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不僅是中國近代的繪畫大師,而且還是中國繪畫時代的代表,對於後世繪畫風格乃至繪畫理念的形成都有著深刻的影響。不得不說,齊白石絕對是中國繪畫史上當之無愧的一顆巨星。

齊白石的一生繪畫風格獨特,以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為主,無論是山水畫還是花鳥魚蟲都在他的筆下被刻畫的栩栩如生,生動形象而又傳神。就連時間頂級的繪畫大師畢加索也為之稱讚:“中國畫師多神奇呀!齊白石用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可見其深厚的畫工與獨特的風格自然是讓人刮目相看的。

眾所周知的是,齊白石的一生當中不僅僅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優秀的作品,這都是中華瑰寶的一部分,而且齊白石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弟子,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了。師徒之間相互切磋畫技自然是畫壇當中常見的事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流傳下來了不少趣事。齊白石與他的弟子們也是如此,

在齊白石的弟子當中有這樣一個女弟子郭秀儀:她以為師父作畫忘了幾筆,加上後764萬名畫秒變64萬,這幅作品叫做《耕牛圖》,這裡面究竟藏著怎樣的趣事呢?


齊白石作畫時“漏”了幾筆,女徒弟補上後,764萬的名畫只值64萬

大圖模式


二、大師歷程

其實這一切都還得從齊白石的繪畫生涯開始說起,像齊白石這樣大名鼎鼎的繪畫大師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為他高超的畫技所傾倒,想要拜他為師自然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甚至戲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都投入到了齊白石的門下。而郭秀儀就是齊白石眾多弟子當中的一個,雖說並不是最突出的那個,但畢竟是齊白石大師帶出的徒弟,在繪畫上也是小有成就的。

齊白石的畫作能有如此高的成就,自然與他的日積月累是密不可分的,或許只有在這樣日日夜夜的堅持當中才能鐵杵磨成針,才能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

齊白石在七歲剛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偷偷在自己的習題本上作畫。十二歲時,齊白石又拜師學習雕花木工,學習之餘也不忘了學習花鳥、人物的繪畫技藝,而在齊白石後來的生活當中,他也一直沒有中斷過對於繪畫的學習。

齊白石不僅僅好於結交名師大家,而且還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為他繪畫技術的提升,以及獨特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取長補短、切磋畫技、相互交流成為了齊白石與師友之間常常探討的事情,正是在這樣的取長補短當中,齊白石的畫技也日益見長。齊白石的畫作以他的山水畫以及花鳥魚蟲為代表,其中他畫的蝦最為突出,堪稱畫壇一絕。其實從齊白石的畫作當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取捨有度,給人以無限遐想之餘,又不缺乏一種悠遠有趣的韻味。


齊白石作畫時“漏”了幾筆,女徒弟補上後,764萬的名畫只值64萬

大圖模式


三、獨特構思,經典留白

其實,齊白石的繪畫風格與理念在他的作品當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大體來說這與西方的寫實畫派不同,在注重中國傳統畫作的工筆細描之外,他更加註重的則是對於寫意的的創造。構圖自然,筆墨雄渾,洋溢著自然界生機勃勃的氣息,這便是齊白石作品最大的特點之一。

此外,齊白石在作畫的時候,無論是一草一木,亦或是一蟲一魚,他不僅僅把體態特質研究得十分透徹,而且還專注於將萬物的精神世界也表現出來。正是齊白石這樣獨具匠心的創造,才使得齊白石的作品傳神而又深刻,別有韻味而且還能引人無限的想象。

好的繪畫作品就如同好的文章一樣,適當的留白也是別有趣味的,留給世人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間。在齊白石的畫作《耕牛圖》當中也表現了留白這樣的特點,在他的耕牛當中卻少了牛在水中的倒影,這看似是有些不合常理,但事實上卻體現出了齊白石獨特的藝術構思。這幅畫價值764萬,可見這樣別出心裁的創造才使得他的創作收穫了巨大的價值。而徒弟按照師父的畫作仿製了一幅幾乎一模一樣的畫作,唯獨不同的是添上幾筆畫出了水中的倒影,但這卻顯得畫蛇添足,失去了其中的韻味,才讓同樣的作品大為折價,只值64萬,可謂這在藝術上造成了嚴重的縮水。


齊白石作畫時“漏”了幾筆,女徒弟補上後,764萬的名畫只值64萬

大圖模式


四、畫蛇添足,意韻全無

郭秀儀的畫功並不差,畢竟名師出高徒,身為齊白石的弟子也不會差到哪去。郭秀儀本身自然是愛好國畫的,她追隨了齊白石長達六年之久,在潛心學習當中也逐漸領會了齊白石畫派的精髓與真諦

。在齊白石的門下,她除了苦練大師的技法之外,她還常常與名家交流心得,在勤學苦練之下,郭秀儀的畫作自然有著長足的進步。在郭秀儀筆下的花鳥魚蟲也顯得栩栩如生,頗有一番靈氣。此外,郭秀儀的畫作還集結了百家之長,創意十足。

其實,弟子郭秀儀也是出於善意,她覺得師父齊白石作品當中的缺失是由於忘記把它添出,但事實上自然是她還沒能領會到這其中的深意。郭秀儀為了彌補她對於老師作品的遺憾,於是她又仿照老師的畫作重新作出了一幅作品,也叫做《耕牛圖》。其實郭秀儀仿造齊白石的作品而重新繪畫了一幅也是出於對作品的尊重,畢竟大師的真跡自然是可貴的,於是她也只好照著齊白石的作品重新繪製了一幅。


齊白石作畫時“漏”了幾筆,女徒弟補上後,764萬的名畫只值64萬

大圖模式


在郭秀儀的《耕牛圖》當中,將齊白石的作品流露得淋漓盡致,甚至就連流水的波紋也十分相似。兩幅畫幾乎一模一樣,倘若我們不仔細辨別的話,我們也很難分出究竟是誰的作品。但兩幅畫作當中,唯一不同的就是郭秀儀將水中牛和人的倒影畫了出來,但她有所不知的是她添上的這幾筆猶如畫蛇添足,使得畫的韻味就完全消失了,原本的引人遐想的留白也蕩然無存。


齊白石作畫時“漏”了幾筆,女徒弟補上後,764萬的名畫只值64萬

大圖模式


在大師的筆下不會有任何多餘的筆墨,自然也不會缺斤少兩。事實證明了齊白石獨具匠心的創造,而其間賦予作品的靈魂是任何人都複製不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