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缺愛長大後有多可憐,這個日本女人一生被人嫌棄是咎由自取?

電影圍繞松子小姐的一生展開。

二十三歲做老師,遇到第一個約會對象。他牙齒白閃閃,提起褲子、甩起額髮的樣子滑稽又自戀,總是笑眯眯看著她,卻沒聽進去她說的一句話。

當她被學生阿龍誣陷偷店家錢時,當她發生應激反應做出不合時宜的鬼臉時,當她被校長開除時,他作壁上觀。這是不是所謂的紳士渣?

兒時缺愛長大後有多可憐,這個日本女人一生被人嫌棄是咎由自取?

接下來是她失業逃家後遇到的第一任正式男友,也是松子的第一任同居男友澈也。

剛出道的新作家,才華引得起同行妒忌,但家暴得很殘忍,還趕她去做浴池女郎賣春,尚有羞恥心的松子做不了這行,只能頂著傷問弟弟借錢,又被弟弟趕去賣春,還斷絕家庭關係,回去她還被澈也打一頓。

兒時缺愛長大後有多可憐,這個日本女人一生被人嫌棄是咎由自取?

接著讓松子做起愛情夢的,是澈也的競爭對手,自卑的已婚男作家,佔有不了澈也,他就佔有澈也的漂亮女友。

此人渣得很普通,普通到沒有愛的慧根——也難怪沒才華。他既不愛為他帶來舒適生活的老婆,也不愛擁有性感身體、對他百依百順的松子。被拋棄後,松子終於走向浴池女郎這份能讓她活下去、體現她性感價值但不體面的職業。

渣人的渣因都不難理解,但不是所有的渣都能原諒。松子活到二十六歲,已分得清男人的好壞,比如面對純粹是來騙光她血汗錢的小流氓,她直接舉刀殺了他。

下一個男人渣不渣呢?你只能說他懦弱,渺小,平凡。松子在走投無路、決意自殺之際遇到這名理髮師,她眼裡的“寒酸男人”。

他給了她短暫的溫暖,又在她因謀殺罪入獄八年後不久跟其他人結婚生娃了,從未去看過在獄中等他的松子。很難說他爭取幸福的勇氣,是不是松子帶給他的。他也給了松子學習美髮這一生存技能的契機。

人到了三十四五歲,對自己的後半生有一定預估,容易將自己託付給某個人,託付的人有問題,就容易斷送未來。

有些人具有毀滅伴侶的傾向,將伴侶拉低到自己的階層、地位、品質。阿龍面對松子這般耀眼的愛,只覺得害怕,哪怕松子自降為混混女,他還是驚慌失措。他像澈也一樣狠狠毆打她,她也像愛澈也一樣豁出去愛,哪怕去殉情。

阿龍也自我厭棄,入獄後思來想去,也認為只有離開她,才能讓她結束惡夢。但所謂的“為她好”,何嘗不是懦弱和自私?他粗暴地把監獄外痴心等待他五年的松子打倒在冰天雪地,這對四十歲的松子來說,是愛的終極摧毀。

善良如松子也有殘酷一面,她對待始終愛她的妹妹,就像那些男人對她一樣狠心,她恨妹妹奪走了父親的愛,也愧疚於對妹妹的傷害,她只想逃。妹妹一死,愛的大門完全關閉。

松子再也爬不起來,再也不想有人介入她的生活,因為那註定會受傷,她把自己關在廉價破屋裡只吃東西喝酒,變成又胖又醜的瘋老太婆,偶爾追追星,活到五十三歲,被一幫孩子亂棍打死。

松子是個好姑娘,曾經充滿生活熱情和勇氣的狀態,感染過她獄中的朋友,也感染了在她死後探尋她生命軌跡的侄兒阿笙。無論她犯了多少人生大錯,她總歸是愛的尋找者和付出者,阿龍也懂了,松子如此無條件地愛他,就像神一樣。給人帶去愛與歡笑,這是她的價值。

兒時缺愛長大後有多可憐,這個日本女人一生被人嫌棄是咎由自取?

相較國內的文藝作品,松子這樣既單純又複雜的女性人物是罕見的,她身上愛的能量很驚人。她依然在被不同的人誤讀,因為大多數人沒有她那樣的心靈。人們急著站隊,要麼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情或者恐慌,要麼哀其不爭

從小缺愛的松子想通過討好來獲取愛,善良寬容得超乎常人,這些性格的確讓她在關鍵時刻容易憑一時感性做出錯誤抉擇,也讓她在愛的關係裡處於劣勢。她把自我價值看得很低,也不懂得自我保護。

導演中島哲也給了松子一個美好的死,一種解救之道。她在幻覺裡與妹妹和解,意識到自己作為美髮師的價值,臨死前準備接受好友的幫助和愛,死後走向天堂,幸,怒其不爭,拿出“女人當自強”的空話。誰能保證自己不會糊里糊塗走進松子的命運呢?走向愛她的妹妹。

兒時缺愛長大後有多可憐,這個日本女人一生被人嫌棄是咎由自取?

悲傷的你,要怎樣度過今後的日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