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你的減肥期間的飲食是不是這樣子的?


本來秉承著早吃飽,中吃好,晚不吃的原則。可是慢慢就變成了早上大吃大喝一頓,中午寥寥幾口,到最後的晚飯就壓根不吃了。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可是又有晚睡的習慣,但半夜餓的受不了的時候。就自我安慰下,美食我就少吃點,就吃一回不會長胖很多的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殊不知,本來好好的身體。慢慢經過這樣的方式你就會發現,皮膚越來越差,你的身材也沒有跟著你的想像變得更瘦。反而向著橫向發展的方向去了


而在這時候你又聽到別人說,管住嘴,邁開腿。然後你就晚飯什麼也不吃就去運動了。
你這時肯定想的是,我都不吃飯來訓練了。肯定會瘦吧,運動完你會發現自己更餓了。於是又吃了更多的食物,如此循環往復,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女生們會發現自己的生理期慢慢不準了,心情也越來越不好控制。本來晚上想和心愛的人好好相處一會,卻發現不知道為什麼老是會吵架


男生會發現,自己的身體能力也越來越不好了。於是你就自我安慰是累的了,和愛人親密時,你偷偷拿出了藍色小藥丸。你藉助生化武器的力量實現了人生大和諧。到後面你會發現,你的男性功能提前判了你8年禁賽。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就像開車一樣,你深一腳油門,然後藉著下坡溜車。這樣開車還可以把車的發動機開壞,但是車開壞了可以賣二手或者換髮動機。你呢?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飲食中的誤區

在我們的飲食裡面,我們對脂肪深惡痛絕,而對米麵這些高GI食物卻毫不避諱。殊不知引起我們脂肪增加的主要原因恰恰是這些高GI高糖的飲食造成的 ( GI:血升糖指數 食物的GI是指健康人攝入含50克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等量的葡萄糖或白麵包,引起餐後一定時間內血糖反應曲線下面積的百分比。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具體的原因比較複雜:當我們攝入食物到體內時,這些食物會被各種各樣的酶分解成小分子結構以便身體的吸收利用,一部分來用於合成身體成分,比如肌肉組織等。其中一些小分子則會成為血液中的葡萄糖以供給身體的能量需要,這些小分子在血液裡叫做血糖。
當血液中血糖比較多的時候,身體就會做出反應以降低身體的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這時候有一個叫做胰島素的傢伙就出來了,發現體內的血糖太多了,會告訴身體趕緊把血糖合成為脂肪。


於是這時候身體就開始大量利用血糖,這時候肌肉裡面會儲存一些,肝臟裡面也會儲存一些,但是肌肉和肝臟裡面儲存的糖分是有限的,那些沒有被儲存的血糖就會被身體合成為脂肪。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就是酒精,酒精的單位熱量僅僅次於脂肪。酒精的特殊性就是在於酒精大多數是在肝臟代謝的,而肝臟的特殊性就是隻能合成脂肪,儲存脂肪的能力並不強。所以喝酒多了得脂肪肝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那我們應該怎麼吃? 餐盤管理是你需要了解和知道的一個重要內容
餐盤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對飲食內容和結構進行管理。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概念。就是我們日常飲食的內容,我們日常飲食的內容有三大供能營養素,分別是:碳水化合物(也稱作糖),蛋白質和脂肪這三大類。還有膳食纖維這一重要的纖維素,其中膳食纖維對於我們的腸道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那麼在餐盤管理中,我們主要管理的是碳水,蛋白質和脂肪這三類供能營養素的管理。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主要是對於這三類營養素的百分比管理。我們大多數的飲食結構主要是米或面為主,其中米麵的佔比可能會在單次的飲食中高達70%-80%。這種單一的飲食結構對於我們的整體健康是不利的 那麼健康的飲食結構中,根據NSCA的建議
對於蛋白質的建議

  • 1-3歲的兒童,蛋白質佔總食物熱量的
    5%-20%
  • 4-18歲的兒童是蛋白質佔食物總熱量的10%-30%
  • 超過18歲的成年人的攝入的蛋白質佔食物總熱量的10%-35%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對於碳水化合物類的建議

對於一般人群來說,建議碳水化合物攝入佔總熱量的50%-55%
對於有訓練的人群來說,建議碳水化合物攝入佔總熱量的55%-65%



想減肥,千萬別這樣吃


對於脂肪的建議

建議脂肪攝入量佔總熱量的20%-30%

當攝入脂肪達到總熱量的30%的時候,建議10%為飽和脂肪酸,10%為不飽和脂肪酸,10%為多不飽和脂肪酸


什麼?你不知道這些是啥?點開這個看看


其中飽和脂肪多存於動物脂肪,比如豬油,牛油等等


不攝入脂肪可以嗎?想什麼呢,當然不可以了。


脂肪在身體中有很多的益處,比如保持性激素,調節情緒,降低炎症,並幫助身體協助體內脂肪的控制


寫在最後
打造健康的身體,不要想著劍走偏鋒。有一些特定的飲食方式是用於疾病控制的。


把控好營養的攝入,平衡飲食,不要單一飲食。再加上合理的運動才可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祝大家身體健康


NSCA運動營養指南

NSCA體能訓練概論(第四版)

高級運動營養學(丹.貝納多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