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祖”白圭的经商之道,小目标1个亿问题不大,你值得拥有

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谋略家、理财家,白圭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大商人,他擅长经商之道,成为商人所崇奉的祖师,“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他的商业经营思想不仅对古代商业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现代商业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商祖”白圭的经商之道,小目标1个亿问题不大,你值得拥有

以“农业经济循环论”为理论指导

白圭非常重视自然界对农业的影响。先秦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的丰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经营活动,商业活动同样也受农业的影响。因此,白圭认识到商业经营必须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农业的影响,然后通过农业的变化来掌握商业经济运行规律。

“贱买贵卖是商业的规律”,白圭认为,要做到贱买贵卖关键在于能预测商品未来供求状况和价格变化,而不是等到已表现出来之后,商业经营应预先买进价格低的商品,然后到高价时卖出。因此,经商致富、预测商情、把握供求关系、价格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农业生产的丰歉情况决定市场商品供求状况,进而决定市场物价高低贵贱。物价的周期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农业生产的丰歉循环规律决定的。为此,白圭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论”,并用该理论指导商业经营。

白圭说:“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早,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早,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叫这就是说:太阴(即木星)在卯时是大丰年,其后两年衰恶,到第四年为早年,再后两年小丰收,到第七个年头(即酉年)是大丰年,而后有两年衰恶,到第十年太阴在子大早,继续又是两年小丰收,最后又回到卯,又是大丰年。白圭在经商中根据自然气候的好坏影响劳动生产率、粮食的价格会随天时的变化而涨落的规律,较好地掌握了商情变化,从而每年获得了加倍的收益。

“商祖”白圭的经商之道,小目标1个亿问题不大,你值得拥有

白圭以木星运行中每年所处的位置来推测农业收获丰歉的规律性、然后指导商业经营,在实际上是根据“农业经济循环论”掌握农业生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农业对经济的决定作用预测商品供求变化和价格变化,在不同时期贱买贵卖不同商品,从而获取收益。

白圭的“农业经济循环论”对现代商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虽然时代不同,但商业有其自身的经济运行规律是永恒的。商业企业应不断探索现代商业与其他行业的联系,掌握商业经营规律并指导经营活动,这样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以“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经营策略

白圭在“农业经济循环论”为指导的基础上,制订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论点是直接从《孙子兵法》中吸取来的。孙武在同吴王讨论兵法时曾谈到:在敌军已占据了有利地形时,不可冒然强攻,而要设法引诱敌人脱离阵地,以便在运动中攻击、消灭敌军。孙武把这种打法概括为“人欲我与,人弃我取”。白圭把这一军事原则直接移植进商业领域,就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经营策略的基本思想。

所谓的“取”,是获得对双方的一定财富即自身某种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是给予对方一定的财富即自身某种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商业经济活动中,买、卖双方不能单方面地取或予,而必然以让渡自己的货物或货币为条件。因此,要达到取的目的,就不能只获取不给予,而应把获取和给予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具体运用这一经营策略时,白圭的“人弃我取”就是当商品供过于求、人们不愿问津时,则应趁机买进;“人取我与则是自己手中存贮的某些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大涨时应趁机卖出。根据“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白圭采取“岁孰(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凶,取帛、絮,与之食。’即白圭在丰年买进价格较低的粮食,而卖出价格较高的丝、漆、茧;在灾年则卖价格较高的粮食而买进价格较低的帛、絮。白圭在运用这一经营策略时强调,一旦看准市场行情,行动要果断,“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即时刻注视市场行情变化,瞄准时机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于竞争对手。因为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如果过度谨慎,就会坐失良机。

从商业经营的理论价值角度看,白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先予后取,以予为取。这种商业策略在实践中之所以能够顺利实行,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根植于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符合市场商品供求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先予后取,以予为取的经济思想都是有价值的,历代商人的经济思想中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自圭的这种取予思想。

现代商业企业应借鉴白圭的经营策略,正确处理好“予”与”取”的关系,以诚信经营为理念,提供顾客优质的商品、合理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拓展市场,获取收益;适时地给员工较优厚的报酬,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只有做到先予后取、以予为取,把“予”巧妙地转化为”取”,经营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在制订经营策略时应善于分析市场行情,捕捉商机,做到经营策略正确,行动果断、及时。

以“欲长钱,取下谷”为经营原则

白圭经商不赞成靠经营昂贵商品、索要高价来取得收益。昂贵的商品,非一般人购买力所能及,虽价高但销量少;而低廉的商品,虽价低但需求量大,大量售出能获取更多的收益。

为此,自圭在商业经营中遵循“欲长钱、取下谷”的经营原则。“下谷”是广大民众消费的谷物,价格低、单位利润少,但由于销量大,经营这种“下谷”能够多中取利,不必抬高价格也可获得巨大利润即所谓“长钱”,这正是商业中薄利多销原则的具体运用。

“商祖”白圭的经商之道,小目标1个亿问题不大,你值得拥有

白圭经商时根据“欲长钱、取下谷”的经营原则,在谷贱时及时购进,不抑价、不压价;在谷贵时及时售卖而不惜售、不抬价。从长远看,薄利而多销,获得的利润更丰厚,而且这种利润合理,正常的丰歉差价、季节差价或供求差价,客观上起到调节市场商品供求的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从“取”、“与”中得到实际利润、既利己又利人。白圭的“欲长钱、取下谷”的薄利多销经营原则对现代商业也具有借鉴意义。

商业的获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商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尽管薄利经营的商人单位商品的价格比其他的商人卖得低,但由于他得益于商品资金的快速周转,所获利润反而要多,这也正是两千多年来诚信商人“廉贾归富”的道理所在。

以“商才四品”为用人标准

白圭通过借鉴军史战争对将帅素质的要求,提出了经商用人的“商才四品”说即商才必须具备智谋、决断、仁义、坚强四个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他说:“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意思是说,如果不具备“智、勇、仁、强”四个基本品质的人,即学不到他的经商之术,也称不上是经商人才。白圭在经商时注重以“商才四品”——智、勇、仁、强为标准来选拔、培养和使用人才。

“智”即机敏灵活,就是要“智足与权变”,这是对商业经营者的第一要求。市场竞争无情,商情变化莫测。商业经营必须足智多谋,善于分析市场行情,预测市场变化,并做出正确的经营战略决策。

“勇”即判断果决、当机立断,绝不可坐失良机,就是要“勇足以决断”即要求商人行动果敢、勇于决策。由于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经商谋利的风险总是存在的,而且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商业经营必须果敢、迅速把握商机。当然,要使决断准确,光有勇气还不够,还必须拥有足够的决策能力。准确的决策一旦做出,就要有勇气坚决地实行。

“仁”即取予适当,不要一味地与人争利,就是要“仁能以取予”即要求商人能以予为取。对员工要给予较优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激励,“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回,通过与员工同甘共苦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对用户、消费者要求正确处理取予关系,做到取予有术

“强”即说要意志坚定,时机不成熟绝不能轻举妄动,就是要“强能有所守”即商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守信用、严格规章制度,在决策作用后要坚韧不拔地加以贯彻,不畏难动摇,不见异思迁。只有意志坚强、诚实实信、遵守商规,才能取得胜利。

白圭的“商才四品”说对于现代商业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具有现实意义。企业要做大做强,最缺乏的是人才,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商业经营应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和利用,借鉴白圭“商才四品”的用人标准选择和培育人才,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总体来说,白圭在商业经营中,博采众家尤其是兵家之长,将商业之术与商业之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经营方略。这套方略所蕴含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法则,造就了白圭在商业史中的地位——白圭又被后世的商人奉为自己行业的祖师爷,他的经营思想,对今天的经营者用心地揣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