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的記憶——我這樣進入農業的……

苦澀的記憶——我這樣進入農業的……
苦澀的記憶——我這樣進入農業的……
苦澀的記憶——我這樣進入農業的……

今天上午,我走了一下南充市的“一橋”,也就是通常叫的“老橋”。在這橋上,我回憶30年前第一次經過這座橋的情景,聯想到那是我跨入農業的一個標誌。我深知: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更深知我無怨無悔鍾情於農業在心底有一絲絲自豪……

那是1989年9月4日,就是我錄取到原四川省南充農業學校農學專業去學校報到的日子。哥哥送我從南部縣坐上南充的車,在南充市42隊車站下車。我第一次坐這麼遠的車,而且要去一個有榮譽感的地方,自然興奮。

到了下車點,我們一邊取行禮,一邊盯著下車怎麼走。這時幾位學生模樣的帥哥、靚女們走過來:請問你們是到南充農校報到的嗎?我哥馬上回答:是是是…… 學哥學姐們馬上又問:你們的行禮在哪?我們來幫忙了……

就這樣,很快從車頂上取下行禮,被帶到車站外一個有“四川省南充農業學校新生接待處”招牌的地方。學兄、學姐們這時才叫我出示《錄取通知書》驗過,又迅速將行禮帖上標籤放上一個大貨車並叫我們稍等,客車快到了。

上了校客車,新生和家長很多,我還沒回過神,就有人在嚷嚷:看看看,馬上上南充大橋了(就是這坐橋),我也馬上朝外看——畢竟,是第一次上這麼大的橋!在瞬間欣賞時,已經過了,但車上還有一位隨車的學姐,用喇叭在反覆講:請坐在座位上的同學們起來,讓家長們坐……

約一個小時,到了學校,“小喇叭”在提醒:同學們,學校到了……

一個小時站著,道路不是很好,我有點暈了。走下車,“人聲鼎沸”不為過!可我一眼就看到懸掛的“迎新標語”:你接受了祖國的挑選,肩負著人民的重託——南充農校歡迎你!一直看著看著,也不知有多少人在向我打招呼…… 直到我哥哥拉了我一下說:南部老鄉,南部老鄉!這時我才回過神:有舉著市、縣牌子找新老鄉的,有舉著專業牌子找本專業學弟學妹的……一個來自農村鄉下的我,心——熱了!

我哥和舉著我們“南部縣”牌子的學兄搭上話了,而且還有我們一個區(管幾個鄉那種行政機構)的。我說我們還要去找行禮,被貨車拉走了。老鄉們馬上說:你的行禮已經到了你的寢室,不用怕,丟不了的!現在馬上把《錄取通知書》拿出來,隨我們去依次辦入學手續,然後就知道住的寢室了(下車時行禮上貼的標籤是接新的學生會幹部根據姓名與專業在表上查到寢室號才貼上去的)。

……

到了寢室,老鄉們叫我們就在寢室等候,他們還有迎接任務呢。

學兄、學姐們為我們的到來,那股熱情怎能讓我丟棄所學!

……

班主任老師來了:微笑著自我介紹,並說我們每個人籤個字可以領5斤飯票和10元菜票。有同學和家長拿出錢來,意思是買。但老師說這不要錢,糧是供應的,錢是人民助學金和獎學金,現暫時發這些,人到齊了成立班委後同學們自己專人管理……

無疑:家長也很興奮,我們也覺得自豪:“人民助學金”!為了“祖國的挑選、人民的重託”,為了“人民”的養育,有什麼理由選擇升官發財!

……

三年時間,我們在校歌:“嘉陵江畔我們的學校,培育著成批科技接班人!振興中華,繁榮富強……”的陪伴中完成了學業。

至今,時過境遷,我最難忘的是報到那天的“迎新標語”和班主任老師對“助學金”、“獎學金”的定義:“人民”二字!

農業,不容樂觀,這是不可否認的!但這是經濟發展、改革的必然,是必經的一個過程。正如“貧困戶”是一個相對概念一樣,是共同從“溫飽”向“小康”前進的同時對因各種特殊情況影響而不能如期同步的少數人採取的國家行動。我們雖然有負於時代,但我們並沒有忘記“人民的重託”!

我進入農業整整30年了,難釋情懷!我現在不僅有見不得任何人委屈農民、委屈“貧困戶”(有點“護短”),而且不愧於人民哺育的是我還能為農業、農村、農民科學付出……

30年了……

苦澀的記憶——我這樣進入農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