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太多、樓上樓下,終極解決家裡wifi信號無縫切換問題

相信不少人有我一樣的煩惱,房間太多,或者樓上樓下,家裡的wifi信號總是不能無縫切換。路由器放在配電箱,除了客廳信號不錯外,一旦到了其他房間,掉線、網速慢等問題讓人很苦惱。特別是和小夥伴一起玩遊戲一邊語音,動不動就掉線就更甚。為什麼折騰了那麼多路由器,家裡還經常發生掉線、wifi信號弱的問題。為此,我把我折騰經歷和解決方法和大家分享。

折騰的經歷:

1、加大信號強度法

首先能想到的原因就是信號強度不夠,那更換了個信號王,號稱穿牆路由器吧,但是經過測試,只是心裡上感受好一點,一旦到其他房間網速還是下降得非常厲害,在下載、更新軟件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得到。 發生這個現象也理所當然,雖然路由器的信號增強了,但是手機的信號功率還是一樣。而通信是雙向的過程,手機收到數據包,也需要不斷的確認。跟tcp三次握手ack包一樣。

2、增多WIFI路由法。

接下來又嘗試了多路由器多房間部署方案,每個房間放一個WIFI路由器,在每個房間的時候,信號確實不錯,但是碰到了新問題,明明已經走到A房間,但是還是連的B房間的路由器,而此時網速比以前差(原因是信噪比更大了,噪音更多了,後面會詳細說這裡)。有時候能自動切換,有時候則必須手動切換,而且在切換的過程網絡肯定會斷,語音肯定會語音中斷。除此之外,每個房間的路由器都是主路由器子路由器,做了2次NAT,不但速度有降低了,而且處於不同的子網,也就是說,跨子網的電腦、nas、電視不能做文件共享。所以,這個方案問題很大。

網上之前有個說法,講ssid、密碼設置成一樣,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肯定是不行的,原因是切換是由手機決定的,後面有更詳細的表訴。

3、中繼法

然後,某一天,wifi信號中繼器出現在視野中,這是不是既能解決距離造成的信號衰減問題,又能解決每個房間放一個路由器ssid不同需要切換問題。但遺憾的是,效果更差,網速更慢。原因是,WIFI信號中繼器,實際上和獨立部署WIFI路由器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通過無線連接主路由器,網速更慢是中繼後,就要花一半的通道和主路由通信,同時中繼器本身也會比路由器低一個檔次,速率降低就更明顯。

看來無腦嘗試、或者憑著大腦自己想象出來的方法是不可靠的。所以後面也不再嘗試電力貓的方案了,可以負責的說電力貓也解決不好這個問題。

看來還是得撿起自己的專業知識, 仔細研究了大佬的文章,以及深入理解WIFI通信原理後,終於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先說結論:

我們要的結果的術語叫"WIFI無縫漫遊",要達到這個要求,目前只有2個方案可行:

1、AC+AP的方案。即最常見最普遍也是效果最好的,各大企業辦公室用的基本是這套方案。無論是會議室、國道、甚至幾層樓間,用戶都沒有WiFi切換的感受。

2、mesh組網。mesh組網解決了多次nat的問題、中繼後性能急速降低問題、無縫漫遊。

本質原因:

1、前面的方案,WIFI要不要切換的判斷,都是依賴手機自行判斷,不同的wifi路由器都是獨立個體,沒有通信和協作。手機基本上通過信號強度來判斷是否要切換,如果沒有達到最小閾值,即便是你走到B房間,也不會切換到B路由器。

2、AP+AP的方案,WIFI的切換是通過中央控制器AC來判斷,WiFi之間,這裡應該叫AP了,通過AC相互通信相互協作。高端的技術裡會通過手機相鄰的AP的信號強度、負載綜合計算,讓手機選擇合理的AP。低端的通過信噪比來判斷,信噪比可以簡單理解為平時大家講話的聲音和周圍噪音的比值。如果超過某個閾值,主動踢掉手機,這樣手機自然就重新選擇一個信號好的AP去連。但是這個切換也會中斷,大概在200ms~500ms左右。但是對於家庭來用已經OK了。

這就是我們想達到的效果:

房間太多、樓上樓下,終極解決家裡wifi信號無縫切換問題

我們希望走到A房間,就使用路由器A,到B房間就立即切換到B路由器。

最佳解決辦法:AC+AP 或者mesh 路由器

那ap+ac和mesh到底怎麼選擇呢?這裡做個簡單的對比

1、效果上,AC+AP比mesh的好。

2、價格上,高端的AC+AP更貴,但是低端的AC+AP比mesh便宜。

3、限制條件:AC+AP必須每個房間有網線,如果之前裝修沒有規劃網線,就建議選用mesh的方案。

到了這裡,相信你已經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WIFI漫遊方案了。

順便加一點,推薦幾個AC+AP的方案:

1、高端,UBNT,民用的價格,商用的質量和體驗,UAP-AC-PRO,還可以省掉AC的錢。

2、低端,TPLINK, TL-R470GP-AC +幾個AP.總價格1000左右。我之前用這個,也還行。

後面陸續分享類似科技產品,真正提升生活品質。

有任何問題或者痛點的地方也可以私信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