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隨著健身運動的流行,越來越的朋友喜歡上了健身,為了更好地健身,運動裝備也成了不可或缺的物品。運動裝備五花八門,有大家常見的,也有不常見,當不常見的裝備出現時,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大概是“裝x用的吧”。。。比如

臂託板(Arm Blaster),本文就來聊一聊臂託板的相關問題,看看到底只是“花架子”還是真有著實際作用呢?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臂託板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臂託板是我們翻譯過來的名字,字面來看就是在鍛鍊手臂時起到托住手臂作用的託板。其實,如果把Arm Blaster直譯一下呢,就是“手臂爆炸”的意思,這也許就是老外從訓練效果方面對臂託板的評價吧。雖說,大家是在最近幾年才知道的臂託板,而且還是從國外一些網紅的訓練視頻中看到的,但是,臂託板還真不是新興事物,早在上世紀70年代,它就已經風靡健身圈了,是個“老古董”沒跑了。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臂託板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一、身體姿態

在手臂訓練時,不論是訓練肱二頭肌還是肱三頭肌(長頭除外),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手臂一定要貼近軀幹,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為了保持肘部和肱部(上臂)相對於背部的空間,通過固定這些身體部位,儘量防止身體在訓練過程中進行任何傾斜動作,更好地建立肌肉與精神的連接。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二、肌肉發力

肱二頭肌由兩個頭組成,長頭和短頭。短頭是二頭肌的內側,面向內朝向軀幹,而長頭是二頭肌的外側,面向外。為什麼肱二頭肌看起來卻像一個單獨的肌肉頭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之所以肱二頭肌看起來不像兩個獨立的實體,是因為它只有在大約9-10%的身體脂肪狀態時才會變得清晰可見。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肱二頭肌的兩個頭在訓練時的主要區別是,短頭與肱部(上臂)內收緊密相關,也就是把手臂放在軀幹前面的時候,訓練肱二頭肌時短頭髮力最明顯。因為這個原理,當使用臂託板做肱二頭肌運動時,短頭受刺激最大,因為臂託板迫使手臂稍微在軀幹前面,讓短頭處於最佳發力位置。當然,臂託板的作用不僅於此,總體而言,使用“臂託板”的主要好處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身體和精神與肌肉的聯繫,最終導致更好的肌肉生長。

臂託板能為訓練帶來什麼

一、保持訓練中的肌肉張力

累加負荷是增加肌肉和提升力量的關鍵。二頭肌是一個小肌肉群,但同樣適用此原理。為了達到累加負荷的目的,需要使肌肉超負荷,這種超負荷是通過提升肌肉張力來實現的。在每一次訓練中,我們都想通過增加重量、增加重複次數或減少休息時間來提升肱二頭肌的張力。但是,當訓練過程沒有在肱二頭肌發力的最佳動作軌跡、動作角度時,肱二頭肌則無法受到充分刺激,這樣就會抵消我們在其他方面做的努力,影響訓練效果。當使用臂託板訓練肱二頭肌時,它會把肱二頭肌置於一個最佳的發力位置,讓我們在其他方面做的努力能夠充分會效果,從而達到保持訓練中肌肉張力的目的。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二、消除訓練的欺騙性

大家擼鐵的時候會發現大概有兩類人群:第一種,重量越重越好,向別人炫耀自己的能力(體脂30%也自信滿滿地展示自己滿是脂肪的手臂維度),從來不管動作是否標準;第二種,更注重動作效果,結果導向的心態,注重質量第一,重量第二。比較兩種人的訓練情況,究竟效果如何,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當使用臂託板時,如果選擇一個超出自己掌控的重量,第一種人則很難“繼續表演”了,因為臂託板讓他的肱二頭肌更真實的去承擔重量,此時的訓練水平才是真實的,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的“觀眾”。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三、增強泵感

用臂託板進行訓練後你會感受到肌肉的超強泵感,你的肱二頭肌看起來很粗壯,感覺就像要爆炸一樣。這是由於訓練結合了嚴格的動作形式、充分的肌肉收縮和合理的重量。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泵感並不等於收益,泵是肌肉變得充血的結果,正如之前提到的,累加的負荷才能導致肌肉的生長。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如何使用臂託板

一、如何佩戴及注意事項

臂託板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調整好繩子長度,然後掛在脖子上,板則放在上腹部,剛好在胸部下方。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因為臂託板的設計比價符合人體工學,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但也有例外,如果你有一個大肚子,這個就比較困難了。。。

另外,當你剛開始使用臂託板時,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把重點放在動作的準確性和對器材的適應上,一定不要盲目開始大重量訓練。因為在臂託板的“幫助下”,你的肘關節和韌帶處於沒有保護的狀態,它們要直接面對你施加的負荷,重量過大,受傷的風險就會相應提升。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二、訓練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肱二頭肌的訓練

一般認為,臂託板的最佳使用方式是做肱二頭肌的槓鈴彎舉。因為,大多數70年代的健美運動員訓練肱二頭肌的照片就是這樣。其實,啞鈴彎舉的效果同樣很好,甚至更好。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在槓鈴彎舉中,你的身體由於臂託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固定,雙手抓住槓鈴有節奏地移動手臂來完成動作。這個過程仍然可以“作弊”,因為你的手臂和手腕可以獨立於你的背部/脊柱運動。但在啞鈴彎舉中,不穩定性增加了,因為它是單邊運動。當人們交替使用沉重的啞鈴彎曲時,很容易將身體從一邊向另一邊傾斜,為每次重複動作積累動力。而在佩戴臂託板進行啞鈴彎舉時,這種擺動就會變得很不自然,讓你很難從中借力。

2.肱三頭肌的訓練

在使用臂託板時,大家更多注意到的是肱二頭肌的訓練,其實,同樣可以用於肱三頭肌的訓練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最常見的肱三頭肌訓練是用扁形手柄、v形手柄或繩索下壓,在進行這些訓練的時候,同樣要求我們手臂要貼近軀幹並保持穩定。臂託板同樣可以發揮其在肱二頭肌訓練中的作用,為肱三頭肌的發力創造一個最佳的發力環境。

臂託板和牧師椅

臂託板訓練肱二頭肌時,看起來和使用牧師椅區別不大。實際上的區別在於,肱部在牧師椅上進一步向前傾斜,理論上來說,肱二頭肌的短頭在牧師椅上比使用臂託板時更有壓力。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但是,使用臂託板的目的不僅僅是為短頭提供更大的壓力,更多的是把重點放在運動模式的鍛鍊上,這種運動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對肌肉施加壓力。使用臂託板提升重量時,一定循序漸進的;而牧師椅則允許把重量提升到超出駕馭能力的水平,說白了就是更容易借力。

如何把臂託板安排到手臂訓練計劃中

使用臂託板訓練,會讓我們把訓練重點集中在形式上,也就是追求動作準確度。不過,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大重量進行刺激。所以,這就需要把臂託板結合常規訓練進行,下面提供一個類似的訓練計劃供大家參考。

肱二頭肌訓練計劃推薦

  • 槓鈴彎舉,4組x6次
  • 啞鈴彎舉,3組x8次
  • 啞鈴錘式彎舉,4組x8次
  • 啞鈴錘式彎舉(帶臂託板),4組x10次
  • 牧師椅啞鈴彎舉,2組x10次
  • 槓鈴彎舉21s(帶臂託板),1組x21次

如何選擇臂託板

別看臂託板構造並不複雜,但是市面上可見的型號卻不少,下面收集了最受歡迎的三種臂託板型號以供大家參考。

1.DMoose Fitness Curl Arm Blaster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這款的亮點在於配備了精心設計的舒適裝備,厚實的護肘墊和頂級的泡沫頸墊,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確保在進行鍛鍊時感到舒適。缺點則是,板身略窄,還有點重。

2.RIMSports Arm Blaster For Biceps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這款採用了一種獨特的支撐技術,訓練效果明顯,這也使它既適合初學者也專業人士。而且還提供了一個結實的塑料扣,以增加使用時的安全性。質地為優質鋁,所以也比較耐用。缺點是,並不能適合各種體型的使用者,而且承重能力不是很強,不適合上太大重量。

3.RAD Ultimate Strength Arm Blaster

臂託板(Arm Blaster)到底有沒有用?

這一款是少數對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有很好效果的。缺點是,剪裁上各個部分有點不均勻,用完之後會發現有點變形(也許是彈性好,不知道能不能恢復原狀)

總結

健身雖然是一項考驗意志力的運動項目,但是,好的裝備可以讓我們的訓練效果更上一層樓,多嘗試不同的訓練方式從來不會錯。如果你想為自己的手臂訓練加點變化,臂託板完全是可以嘗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