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GaN高頻晶體管在1-2GHz的輸出功率,100V,功率附加效率77.3%

德國大幅提升GaN高頻晶體管在1-2GHz的輸出功率,100V,功率附加效率77.3%

編者按:今天的第二篇是Yole公司和ResearchAndMarkets公司分別給出的關於功率器件和射頻半導體器件的市場預測,GaN在兩個領域都將呈現快速發展。歡迎查閱。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IAF的研究人員大幅提升了氮化鎵(GaN)基高頻晶體管在1-2 GHz頻率範圍內的輸出功率:器件的工作電壓從50V翻倍至100V,功率附加效率(PAE)達到77.3%。


德國GaN高頻晶體管在1-2GHz的輸出功率,100V,功率附加效率77.3%


研究成果


晶體管的功率密度是在GHz範圍內高功率應用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不僅決定了放大器模塊的大小,還在更大範圍上決定了系統的複雜性,而兩者決定了製造成本和所需的資源。有幾種增加晶體管功率密度的方法。IAF的研究人員選擇了增加工作電壓的方法:通過縱向和橫向縮放晶體管設計,他們在歐洲首次成功實現了適用於100V工作電壓應用的高頻GaN晶體管,顯著提高GHz頻率範圍內的功率密度。

實驗室測量結果


實驗室測量表明,在1.0GHz頻率下,功率密度超過17W/mm,PAE為77.3%。這是有史以來公開報道在此頻率範圍、100V電壓工作達到的最高功率附加效率。測試還表明,該技術在125V電壓的功率密度超過20W/mm。研究人員於2019年12月在舊金山舉行的國際電子設備會議(IEDM)上首次展示了他們的結果。

技術優勢


兩倍的電壓可獲得更高的功率。該技術的主要開發者,FraunhoferIAF的Sebastian Krause解釋說:“將工作電壓從50V提升至100V,可以實現更高的功率密度,意味著系統可以在相同體積內提供比市售50V或65V技術更大的功率。”。一方面,這使具有相同尺寸的系統具有更高的輸出功率。另一方面,可以創建更緊湊、更輕便的系統來提供相同的功率。Krause說:“通過將工作電壓加倍至100V,對於給定功率,晶體管顯示出四倍高的輸出阻抗。”這可實現更小和損耗更少的匹配網絡,進而使得整個系統的能源效率更高。

應用--工業高功率系統


Krause解釋說:“我們發展的長期目標是在10 GHz頻率下運行。”這將使基於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成為此類100V GaN基器件的第一來源。這項技術可實現具有更高功率的高效放大器,滿足等離子體產生、工業加熱,通信和雷達技術領域應用,對於高性能應用有重要意義,如粒子加速器、工業微波加熱器、移動電話放大器、脈衝和連續波雷達、等離子發生器的放大器。這些系統需要高輸出功率,同時又要保持較小的體積,這正是100 V技術可以提供的功率。例如,粒子加速器在研究、醫療技術和工業中起著重要作用。高頻等離子發生器用於半導體基芯片、數據存儲介質或太陽能電池生產中的塗層工藝。

應用--功率半導體替代真空組件


另一個主要的工業應用領域是用於微波加熱的發電機。Krause說:“在該領域,工業通常在較高的頻率下工作,但目前主要使用真空組件,如磁控管或速調管。我們正在努力提供基於半導體的替代產品。半導體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支持相控陣等。”。


長期以來,基於電子管的組件(如行波管)一直主導著具有高輸出功率的電子系統。但是,發展正轉向功率半導體。Fraunhofer IAF的科學家認為,基於GaN的100V技術可以為提高微波發生器輸出功率提供有效的替代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