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岐黃有術!

本文作者


【挺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岐黃有術!

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專業,山東齊魯電視臺“拉呱”、“健康早知道”、“辣媽學堂”等欄目特邀嘉賓,師從“國醫大師”張志遠老先生,深得真傳。處方不遵君臣,不守死方,用藥不循常規,診病用藥靈活,獨創精氣用藥法、陰陽用藥法、三才用藥法、四象用藥法、五行用藥法,處方用藥道家思想頗重。臨床多年,對糖尿病有獨特研究。

主治:糖尿病,肺癌,食道癌,胃癌,直腸癌,膽管癌,肝硬化,乙肝,脂肪肝,膽囊息肉,心腦血管病,癲癇,肩周炎,頸椎腰椎病,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疼痛,骨質增生,牛皮癬,小兒遺尿,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面部色斑,粉刺,甲亢,甲減,泌尿繫結石,頑固性呃逆,帕金森,夢遊症,青春期綜合徵,痛經,乳腺增生,卵巢囊腫,子宮肌瘤,月子病,考前綜合徵等疑難雜症。


【挺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岐黃有術!

中醫奮戰在抗疫一線


常言道:任醫如任將,用藥如用兵,治國安民宜用相,抵禦外患當用將。當今新冠疫情爆發,病毒肆虐,奪人性命,勢猛如虎,其迅如風,傳於各地。

查新冠肺炎,系屬外感疫邪,借諸風氣流行,侵入人體。故中醫論治,當從外感和瘟疫入手。外感為六氣傷人,故又稱六淫,即風、寒、暑、溼、燥、火;而瘟疫或疫戾,大多為穢濁不正之氣。

中醫治外感瘟疫病,講究“兵貴神速”,當以攻伐邪氣為主。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瘟疫邪氣,初入人體,邪在肺表,可用汗法,散邪氣外出,如麻、桂、青龍諸方。症多見發熱惡寒,頭痛體痛,鼻塞無汗,或汗出熱不退,均宜以攻邪發汗之法,選方用之。

其高者,引而越之。遷延日久,邪氣深入,位在膈上,可用吐法,引邪氣外出,如藜蘆輩。

其下者,引而竭之。失之誤治,病邪入裡,結聚胃腸,多用下法,導邪氣外洩,如硝黃輩。症見潮熱汗出,腑氣不通,痞、滿、燥、實、堅具備。大黃,俗稱川將軍,其性猛,其味厚,善導邪從大便而出,以達推陳致新之功。

此三法攻邪之力較強,用藥宜猛宜重,力求速戰速決,消滅疫邪於初期萌芽階段,使疾病向愈,勿致傳變。


【挺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岐黃有術!

中醫治療外感溫熱病傳變之法,講究“觀其脈症,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疫邪入肺,胸悶痰多,呼吸不利,咳嗽咽痛,舌暗苔膩,脈浮且滑,此肺失宣肅,痰氣結聚胸中,宜小陷胸湯合小承氣湯加鮮蘆根、薄荷、野菊花主之。

疫邪入心,心悸煩熱,胸痛胸悶,周身不適,舌紫暗、有瘀斑,苔黃厚,脈滑細數,宜血府逐瘀湯合小陷胸湯加青蒿、薄荷、野菊花主之。

疫邪入腦,熱入心包,發熱神昏,乏力多寐,面色汙濁垢膩者,宜小承氣湯加蒼朮、薄荷煎煮,送服安宮牛黃丸。

疫邪入肝,邪犯厥陰,舌絳苔黃,發熱抽搐,喉中痰鳴者,宜羚角鉤藤湯加水牛角、鮮薄荷、炒殭蠶主之。

疫邪犯喉,發熱身痛,面色晦濁,咽痛如火灼烤,又如咽有鹹鹽感,舌紅苔黃,脈滑數,宜銀翹湯加射干、野菊花、薄荷主之。


【挺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岐黃有術!


新冠肺炎,來勢雖兇,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細心辨證,對症用藥,患者很快康復。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要把握治療時機,早發現,早治療,相信戰勝疫情指日可待。


上醫仁家,現已有萬名權威中醫入駐,更多中醫藥的學術觀點、養生保健請關注上醫仁家公眾號,與醫生實時溝通、進行圖文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