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聲稱註銷“校園貸”這是騙子在套路你

山西晚報訊(記者 辛戈)“曾在貸款平臺註冊過,如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4月7日,太原市反詐騙中心向社會發布信息,近期騙子頻繁利用註銷“校園貸”的理由針對在校大學生實施詐騙。目前,太原已經有多名大學生遭遇此類騙局。警方提醒:大學生接到這種電話請立即報警。

3月初,太原一名在校大學生陳某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陳某身份被冒用,在某網貸APP有一個額度為10000元的借款賬號。但是按照國家政策,嚴禁在校大學生在此類借貸平臺上有任何賬號,所以要求陳某立即把賬戶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電話中,對方還告訴陳某註銷此類網貸平臺的方法。此後,陳某根據對方的要求,自己又在另外一借款平臺上借款5000元並轉賬給對方。此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的陳某聯繫某網貸APP的官方客服,才知道自己是遇到了騙子。

對此,太原市反詐騙中心民警介紹:來電聲稱註銷“校園貸”的詐騙手法最近在全國範圍內都呈現高發趨勢。為此,今年3月底,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專門發佈了2020年第1號預警。內容為:近日,有地方反映,個別學校的學生接到詐騙電話。騙子稱:十九大以來政策發生變化,已申請的貸款賬戶需要註銷,需要按照對方說的程序進行操作,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以上是新的詐騙手段,接到電話的學生中,有辦理貸款的,也有沒有辦理貸款的學生。請大家務必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目前,國家助學貸款沒有政策變化。今後,還請同學們相信正規渠道的信息,有困難和疑問要找學校和班主任。

警方表示,這類犯罪手法,騙子通常會通過非法渠道,事先獲取受害人詳細資料,進而實施精準詐騙,在接到涉及銀行卡信息的電話,要三思而行。當接到自稱教育、財政等部門工作人員的電話,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等時,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繫,以證實真偽。同時不要隨意透露家人姓名、電話、職業等相關信息,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更要警惕不法分子使用“任意顯號”軟件實施的詐騙。此外,近期發生的這一詐騙類型,均出現讓受害人去互聯網金融平臺借款的情況,當受害人錢借到後,再讓其將錢轉入特定賬號或者直接掃描二維碼支付。因此很多在校大學生固有的思維“我的賬戶又沒有錢,不用擔心被騙”就要推翻了,根據騙局的不斷升級,目前騙子是讓你先借錢,再騙你!

警方也鄭重提醒廣大市民注意,不存在註銷網貸賬戶的操作,只要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同時也要切記,個人徵信是無法人為修改的。一旦接到此類電話,市民可以第一時間選擇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