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中醫防治!專家:如果患了心血管疾病,就要根據症狀、舌苔、脈象等進行辨證論治


春季氣溫差距大,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引起血行不暢、血管痙攣而誘發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在此季節應特別注意養生。除合理膳食、適當活動、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外,可適當服用三七粉、丹楂散、當歸生薑羊肉湯等溫經活血、降脂保心的偏方、食療方以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幾率。如果患了心血管疾病,就要根據症狀、舌苔、脈象等進行辨證論治。


瘀血阻絡型


證見心前區刺痛,痛有定處,涉及左肩背,甚則汗出、四肢發冷、有窒息感、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治宜活血化瘀、溫經通脈。以血府逐瘀湯加桂枝治之。


李某,男,58歲。主訴:心前區刺痛,胸脅滿悶,勞累後加重,失眠多夢。舌暗淡苔薄白,脈弦。


辨證:胸陽不振、心脈痺阻。擬以血府逐瘀湯,加減治之。當歸12克、川芎15克、丹參30克、柴胡12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枳殼12克、川牛膝30克、薤白12克、元胡12克、甘草6克,姜棗為引水煎服,日一劑。服藥5劑,心痛胸悶減輕,繼服5劑,諸症消除。


寒痰凝滯、胸陽痺阻型


證見胸悶、心悸、氣短,甚則胸痛徹背、面色發青、舌淡苔白滑、脈滑或沉。治宜豁痰通陽,以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之。


任某,女,60歲,農民。主訴:心胸憋悶、心悸氣短、活動後加重。查其舌淡苔白滑、脈沉。有“冠心病”史,1個月前曾因“冠心病”住院10天。


辨證:寒痰凝滯、胸陽痺阻。擬以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瓜蔞克、薤白克、半夏克、川芎克、丹參克、枳殼克、甘草克,水煎服,煎好前10分鐘加入白酒1兩。服藥7劑諸症好轉,未繼續治療。


氣滯血瘀型


證見胸悶、心悸、氣短、心胸脹痛,甚則胸痛連及左側肩背,舌淡或暗淡、脈弦或弦澀。治宜行氣、活血、止痛,以血府逐瘀湯加元胡、香附、鬱金、枳殼、厚朴治之。


蘇某,女,52歲。因胸脅脹滿、心前區疼痛來就診。自訴胸脅脹滿,每因情緒刺激而誘發心前區疼痛,多方求治,多位醫生認為繫心髒疾患,但心電圖檢查無任何異常發現。舌淡苔薄白,脈弦。


辨證:證屬氣滯血瘀,擬以血府逐瘀湯加味治之。當歸克、桃仁克、紅花克、元胡克、香附克、枳殼克、柴胡克、赤白芍各克、薤白克、厚朴克、鬱金克、甘草克。水煎服,日一劑。服藥三劑,胸脅脹滿明顯減輕,繼服10劑,諸症霍然。


寒凝氣滯、心脈痺阻型


證見胸悶、心悸、心前區疼痛,甚則胸痛連及左側肩背,舌淡苔白或苔白滑、脈弦緩或弦滑而緩。治宜寬胸、理氣、止痛,可用冠心蘇合丸治療。


魏某,男,71歲,素患“冠心病”,近3天來症狀加重,心胸憋悶,自覺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舌淡苔白滑,脈弦。


辨證:寒痰凝滯、胸陽不振。給予冠心蘇合丸2盒,每日3次,一次2丸。藥盡病緩,症狀消除。


氣血不足型


證見心悸氣短、動則更甚、神疲乏力、多汗、失眠多夢、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宜補心氣、養心血、安心神。以人參歸脾湯加川芎、丹參、煅龍骨治之。


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這個季節要加強個人防護,避免寒冷刺激,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治療時宜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加入桂枝、肉桂等溫陽通脈之品。


楊某,女,60歲,農民。主因心悸易驚、氣短乏力、心胸憋悶、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來就診。患者面色萎黃、眼瞼蒼白、氣息微弱、食慾不振、動則汗出,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辨證:氣血不足、心脈失養。擬以人參歸脾湯,加減治之。黃芪30克、黨參15克、茯苓克、白朮12克、煅龍骨克、薤白10克、丹參30克、川芎15克、炒棗仁30克、焦山楂10克、枳殼10克、炙甘草6克。服藥5劑,症狀明顯減輕,繼服10劑,患者症狀消除,恢復正常勞動。


氣陰不足、心脈失養、脈率失常型


證見心悸怔仲、活動加重、影響工作、或身體羸瘦、虛煩少寐、口舌生瘡、大便乾結,舌體瘦小或舌嫩紅少苔、脈結代。治宜養血安神、通陽復脈。以炙甘草湯為主方加減治之。


田某,男,68歲。有“冠心病”史13年,心電圖顯示頻發室早,竇性心律過緩,多次因心衰而住院治療。此後,病情復發,因厭煩住院輸液而要求中藥治療。查其面色晦暗、身體消瘦、氣息微弱、舌嫩紅苔薄白、有齒痕、脈緩而結代,心率每分鐘48次;自述心慌氣短、不敢活動、胸部憋悶、舌尖疼痛。


辨證:氣陰不足、心陽不振、心脈失養。擬以炙甘草湯,加減治之。黨參15克、桂枝12克、乾薑12克、茯苓15克、寸冬12克、生地黃12克、阿膠(烊)10克、火麻仁15克、黑附子6克、薤白12克、川芎15克、炙甘草12克、大棗5枚、生薑3片。水煎服,日一劑。服藥5劑,患者各種症狀都有不同程度的減輕。以後均以此方為基礎加減治療,繼續服用15劑自覺症狀消除,恢復正常勞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