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老闆是個草根,

最開始到北京給舅舅的批發點蹬三輪送貨,

然後他舅舅也給他租了個批發點賣箱包,

並不安分,看攤練攤之餘,

喜歡打聽那些拿貨的人怎麼賣貨,

那些去他攤位著批發商代理商的銷售,

他也都混的不錯,

願意聽那些銷售講來講去,

很多銷售都能從他這裡得到些“安慰獎”,增強點自信,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後來老闆自己開了個淘寶店,

一開始還天天趴在電腦旁鼓搗後臺,

沒多久,就僱了幾個人,

他自己就沒影了,

那幾個人天天忙的加班,

就是看不到老闆的影子,

沒多多久,

電商爆發,老闆狠狠的賺了第一桶金,

這時候很多人才開始進軍天貓,進軍京東,

到處開網店,競爭一激烈,

歪門邪道就出來,

各種刷單的造假的找上門來,

老闆一概不理,

刷單賺再多,老闆也不眼紅,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但老闆也沒閒著,

搞媒體號,搞自媒體,搞小程序,

網店根本不管,

老闆不折騰,團隊也不用跟著瞎試錯,

所以網店的生意也沒壞到哪裡,

收支很穩定,

老闆的那些新媒體賬號上的人,

一開始都是他淘寶店的顧客,

憑藉自己對顧客的瞭解,

很快把自己的賬號上的人越聚越多,

有人請他做微商,做社群電商,

老闆笑了笑,不做,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老闆喜歡上了看直播,

拉著自己的媳婦一起直播,

有些網紅直播帶著自己的粉絲PK廠家,

幾千萬上億的折騰,

老闆也不眼紅,

和媳婦直播的內容很簡單,

給別人講箱包,

事實上老闆學歷並不高,

但是老闆不是講箱包的物理成本,

一個箱包怎麼賺別人錢,

而是講箱包和時尚,和歷史,和場景的故事,

高興了還和媳婦一起拍一些有趣的視頻,

而他這些關於箱包的故事,

都是當初做自媒體的時候篩選的內容,

當所有人都說老闆夫妻是網紅的時候,

老闆說,我始終是個賣貨,不是網紅,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老闆的公司就三個部門,

抖音號、頭條號、知乎號,有幾個和自己賬號同名的箱包品牌,也歸這個部門管理。

一個是做網店的電商運營中心,負責2個旗艦店整體的運營

一個是做小程序的軟件技術中心,負責微信小程序、百度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小程序電商也由這個部分負責,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年會那天,老闆帶著大家看張小龍的演講,

老闆不太願意演講,但是所有人都知道,

老闆銷售能力特別強,

每個員工在面試的時候都領教過老闆的口才,

坦誠友善睿智。


大家看完張小龍的演講,

老闆感謝大家對他的信任,

同時指出,

公司接下來要做的是品牌文化,

那種能和LV一樣的品牌文化……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這個老闆很幸運,繞開了所有的坑,

如果深究,

我們可以理解一下張小龍,

2013年底,

結果被封號了7天,

張小龍也明確表示,微信不是給營銷公司準備的,

依然保持著剋制的狀態,

從不輕易讓自己成為一個“市場”,

而甘願守著自己移動端通訊工具第一位置,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企業的運營官有三個工作:

1、數據分析2、目標管理3、團隊協同

此外,微信對任何讓人眼紅的商業機會,

都保持克制,會內部測試卻從不輕易展開,

比如自媒體,比如頭條新聞,比如抖音,比如網紅直播,

包括通訊錄5000人的上限,

其考量標準正是一個運營官在實體中能夠管理的上限。

一方面以即時通訊的形態出現在大眾面前,

另一方面卻用極大的耐心等待著用戶習慣的養成……


憑實力躲過所有“風口”的老闆,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