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每名官兵都在承受一場嚴峻的生理和心理考驗。

而到如今的“後疫情”階段,許多官兵受封閉式管理、繁重執勤訓練任務等諸多因素影響,心理的考驗不減反增。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為了調適好基層官兵心理、豐富大家課餘生活,前不久,武警廣西總隊派出

“法律&心理&文化&醫療服務小分隊”,分組同步深入基層一線送去服務與溫暖。

今天要出場的主人公,就在這個小分隊之列——她就是總隊政治工作部宣傳處文職人員,黃冬。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黃冬入伍時間不長,入伍前剛從高校畢業。

因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就對部隊耳濡目染,夢想著長大後能到部隊,經歷過很長時間的期待和憧憬,她度過了重重考核、選拔,最終如願獲聘為機關文職人員。

“得到錄取的消息,大概是我這輩子最高興的一天。”

初來時,黃冬兒時的熟悉感漸漸湧上心頭。隊列、內務、番號……像是電影畫面一般,在她腦海一一浮現。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入伍,就意味著要開始一場人生遠行。而當文職人員,更將是一種特別有趣的遠行。

剛入職時,黃冬從事的是心理工作。面對部隊緊張嚴肅的氣氛,習慣大大咧咧的她,開始進行自己心理的“重建”。

“但我還是經常感覺,自己就像拴在這個大集體上的一個小氣球,大家在團結努力的向前跑,我栓在這個集體上跟著飄,那細若絲繩的聯繫看起來一點兒都不牢固。”

好在,得益於領導關心、戰友幫助,黃冬很快就融入到新集體中。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黃冬發現,部隊的心理工作與地方的迥乎不同。

地方上,需要心理諮詢、服務的,是主動來求助的。

但是在部隊,根據黃冬粗略統計過,80%以上的官兵,都是在負責心理工作的幹部、心理醫生等找到他們時,才產生求助想法、願望的。

“也許,是因為對心理工作認識偏差,所以大家習慣忍受,不太願意作心理諮詢。”

改變大家的認知,黃冬一直身體力行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抓住機會開始了心理巡診、心理測查,這一次,她感覺,是正式“上崗”。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剛下到基層時,大家都不認識黃冬。

可一聽說,來的是心理醫生,不少官兵邊好奇地打量,邊戒備地躲閃著,怕被喊到名字,談心時也拘束緊張,不願意說什麼。

怎麼辦?黃冬覺得,心理工作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人參與的工作。

她開始盡己所能地融入基層,和官兵們一起除草、幫廚、活動遊戲、晚飯後出操跑步。

很快,黃冬就和大家熱絡了,這時候的談話、交流,往往都能敞開心扉,完成思想摸查工作。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冬走的單位越來越多,接觸的官兵也越來越多。

在與基層官兵做好朋友的過程中,她發現,終於有戰士主動找自己傾訴煩惱。

而每次見到黃冬,不少基層幹部骨幹也希望留下她的辦公電話,方便時或自己諮詢,或討教幫助戰友疏導心理的方法。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一次,戰士小李給黃冬打來了電話。

他說,自己家在湖北,每次發手機,看到網絡上那些關於疫情的信息就失眠。可是不看時會更失眠。

他還說,自己總惦記著家人朋友,感覺異常壓抑…

黃冬幾次主動打回電話,開導小李,還教了他許多心理放鬆的方法。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不僅如此,黃冬還建立了微信群,每天抽空給大家發一些心理調適訣竅、方法,開通疫情期間心理服務熱線,盡己所能為官兵提供幫助。

在黃冬和同一戰線戰友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戰士擺脫了壓抑、鬱悶等負面情緒,開始積極樂觀、笑對生活。

“這是大家對我們工作的信任,更是對我們的最大肯定!”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小編粗略統計了一下,最近這10天,黃冬一直在奔波,巡診一路,她走了2200餘公里,26個單位。

每一次,所到之處,她總能帶去許多輕鬆和歡樂,也因此頗受官兵歡迎。

輾轉五千里路,過去10天,兵姐帶去了無數歡樂…

在官兵訓練間隙,有一名戰士還以用過的靶紙為襯,彩旗為帶,在營區一隅摘了一束花送黃冬——

“這世上有一千種等待,最好的一種,叫做來日可期。是這個崗位和這個地方給了我希望和動力,讓我願意更加努力,在這裡一直拼搏奮鬥下去。”

仍然在路上的黃冬告訴小編,她將繼續努力,為抗疫助力,更為實現個人夢想、助力強軍興軍偉業,貢獻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黃冬,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