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每個家長該給孩子教這3原則,從"我"字出發,建立優秀的世界觀

前幾天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鄰居一位阿姨向我抱怨她家女兒戀愛又失敗了,說她女兒"從小就是個怪人,這下好了肯定嫁不出去了!"

這位阿姨的形容讓我覺得毫不意外,因為有一些家長就會對別人把自己家孩子說的一無是處,可想而知,這些孩子家庭生活並不愉快。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示自己不懂得怎麼愛別人了,單身的人也越來越多,其實深究起來還是家長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不到位,導致現在很多年輕人的人格不健全。

就像周圍鄰居阿姨所抱怨的那樣,女兒從小性格就很"奇怪",而不懂得教育理念的家長也無處下手,結果就導致了女孩的性格缺陷無法被糾正。


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到現在為止,很多年輕的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依然有這方面的缺失,各位家長可以觀察一下自家孩子,最好早早糾正過來。

讓家長無處下手的複雜性格

這位阿姨說她的女兒的"奇怪之處"令我深思,阿姨說"完全搞不清楚閨女究竟是什麼性格,平時總是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但是又經常覺得自己什麼都特別差,什麼都不如別人,動不動就灰心喪氣。"

就我平時的觀察來看,目前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複雜性格,並且這種性格在新一代的小孩子身上也有體現。

從大約85年開始到現在,有一部分孩子從小就有這種複雜的性格,經常讓家長覺得教育的時候無處下手。

各位家長可以對照這種性格特點,看看一下自己或自家的孩子是否也"中招"了:

①自卑與自傲的結合體,固執己見,覺得別人的看法都是錯的

,但同時很多時候又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非常差勁;

②非常希望表現自我,但同時又討厭自己,有時候甚至會不分場合和對象地展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但是底下又特別討厭自己,不能敞開心懷接納自己的全部,會嫌棄自己;

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③善解人意的同時又自私,非常會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事情,思考問題的方式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善解人意",會覺得自己處處替別人考慮但別人不懂珍惜;

④夢想遠大但同時處處為自己找藉口,可以制定出詳細的計劃想要去完成偉大的目標,但是實行起來卻自控能力非常差,並且一直為自己懶惰的行為自行"寬心";

非常強調個性的同時又不能夠做到準確的自我評價,活在別人的目光裡,會因為別人的意見不如意而去崇尚一個自己其實也不太喜歡的"個性"方式。

這些複雜的性格雜糅在一個孩子身上時,會讓他整體變得矛盾又複雜,計劃多變沒有長性,做事也容易失敗,也會因其性格自相矛盾而導致無法和別人正常相處。

那麼這種性格複雜的孩子究竟是如何養成的?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性格矛盾的孩子,多半沒有經歷過這項教育

其實我們上文中所提到的這5項複雜性格的特點,總攬全局來看其實正是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一步步經歷的生活所受到的影響。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內核,內心就很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影響的敲打,容易在外界影響下做出各種改變和反應,而這其中很多改變和反應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的。

我們知道任何一件事都有兩面性,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複雜多變的,如果我們完全在乎所有的聲音,而自己卻沒有一個主心骨,那就很容易讓自己的想法隨波逐流。

心中沒有堅定的信念,孩子其實就是失去了重要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所做出的改變,其實就是受到情緒的影響而做出的反應。

單純憑藉情緒而做出事情,那麼很多事情可能都是做錯了的,但是孩子不會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家長要在孩子幼兒時期就給孩子進行這項教育——正確的認識世界3原則。

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想要正確的認識這個世界,讓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因素干擾而混亂,孩子需要從認識自己出發去認識這個世界。

1.認識自己

關於認識自己的這項教育,有很多幼兒繪本可以供家長們參考,先從認識自己的外表出發,讓孩子好好看一看鏡子中的自己。

認識自己的相貌、認識自己的性格,從外到內慢慢了解自己,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要進行的教育,通過這項教育孩子能夠正確的有"我"的意識,在內心中有一個"我"的具體形象。

讓孩子明白"我"是什麼樣的人,是這項教育的基礎。

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2.欣賞自己

認識到"我"的方方面面之後,家長要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特點,無論是怎樣的特點家長都不應該用輕佻的態度去開玩笑。

家長不能對孩子的相貌取笑,也不能對孩子的性格品頭論足,在最初的認識世界3原則中,家長要明白自己屬於外界干擾元素,在打基礎的時候不能夠用外界干擾元素打擾孩子認識自己。

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特點之後,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去欣賞自己,無論是優點還是一些平平無償的小特點,當孩子審視自己的時候,這些都彌足珍貴。

每一個孩子都會喜歡自己的某一個部分,這個部分在別人眼裡不算什麼,或者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干涉孩子欣賞自己的方式。

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3.反思自己

在欣賞自己之後,家長要引導孩子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孩子只有不斷否定自己的錯誤才會不斷地前進,如果不能夠做到反思自己,對自己優柔寡斷總是找藉口的話,那麼孩子進步會非常慢。

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家孩子很"惰性",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實際上做事的時候卻總是很懶惰,而且還會給自己找藉口,這主要就是因為孩子在幼兒時期沒有學會反思自己。

去認識整個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學會認清自己,家長在幼兒教育的時候,要記住在適合的時機給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一般以4-5歲為優,並且可以進行多次教育。

孩子只有先認清了自己,才能在心中保持一個穩定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接受到怎樣的評價,孩子自身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就不會被外界各種不實信息所迷惑。

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教育,從認清自己出發,去認識整個世界

在這上述3項理論原則中,家長要對第3條把握好一個平衡度。"反思自己"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反思的程度也會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而變得深刻。

家長需要明白的是,反思自己並不是指"懺悔",不需要孩子對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痛哭流涕,更不是指家長要批評這些錯誤。

還有一些家長對於孩子比較溺愛的,覺得自家孩子什麼都好,反思一下意思意思就行了,這樣不端正的態度也是絕對錯誤的。

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女生對於"愛豆"和"戀愛"都容易保持執迷不悟的態度,儘管對方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女生也往往不願意早早放手。

其實這就是因為她們在年幼時沒有進行過正面的認識自己的學習,也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任何時候都對自己心慈手軟。

在理性和感情之中,如果一個孩子更偏向於感性,通常他是不太會反思自己的,只是會在不斷的思索中更加偏袒自己的感情

因此我們說教育孩子正面認識自己非常重要,正確地認識了自己,孩子才能夠正確的認識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