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改“渝蓉”?重慶否定網友提議,專家:聚焦發展,勿爭“番位”

近日,成都與重慶這對CP被網友熱議,焦點在於“成渝”是否應該改為“渝蓉”。一名重慶市民網友在重慶市發改委的公開信箱中寫信表達了建議,提出“為什麼重慶方面不爭取將城市群名稱命名為(渝蓉城市群)”,希望“更正這些問題,提升重慶市民的歸屬感及主人意識”。

3月19日,重慶市發改委在公開信箱中回覆了該網友的這封信件,列舉了理由,表達的結論為:不宜修改此稱謂。

雖然重慶官方“一錘定音”了,但關於“成渝”是否應該改為“渝蓉”的討論,卻一直持續著熱度。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否有更名的必要?討論未必能得出定論,但話題中呈現出觀點的多元。4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也就此話題採訪了多方,聽聽他們的觀點。

“成渝”改“渝蓉”?重庆否定网友提议,专家:聚焦发展,勿争“番位”

▎先來看看官宣

2月26日,一名重慶市民在重慶市發改委公開信箱中寫信表示:

“我歷來關注城市發展的事情,對於重慶目前的發展非常關心,只是最近有關國家提出的大城市圈中重慶的(成渝城市群)命名不解……”

“成渝”改“渝蓉”?重庆否定网友提议,专家:聚焦发展,勿争“番位”

對此,3月19日,重慶市發改委在公開信息中回覆:

“您好!

感謝您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重慶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成渝”作為約定俗成的提法,就像“巴蜀”一樣,並無排名先後之分,在國家相關文件中一直如此表述,為避免引起不良影響,不宜修改此稱謂。

重慶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關心和支持,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討論

“成渝”二字是否有必要更名?

對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成渝”二字是否有必要更名的話題,不少網友認為,重慶確應在名稱中置於前位,因為“重慶是直轄市,成都是省會城市”。

持反對意見的聲音中,較多的一種觀點是,名稱不重要,排名無先後,應多關注相向發展的內涵。

也有部分兩地網友分別表達了“支持家鄉”的立場。例如“熱愛重慶,應該支持‘渝蓉’”;“熱愛成都,應該支持‘成渝’”。

對此,記者採訪了多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範圍內的市民。

成都市雙流區公務員張雪認為,其實成都與重慶一直以來都在一些發展層面似乎有“相愛相殺”的競爭關係,但這種競爭關係是良性的,是相互促進,積極向上的。“成渝是習慣而傳統的稱呼,在大家心中並無先後之分,突然更名改變前後順序,反而會讓焦點轉移到‘番位’上,很容易挑起矛盾和情緒,也不利於良性關係”。

來自重慶的四川大學學生張青青則認為,作為一名在成都學習語言學的重慶學生,“從我的專業來看,名字只是代稱,它所承擔的社會交際功能遠遠比它的實際意義重要”。在她看來,既然“成渝”的說法已經約定俗成,高速、鐵路也都沿用了這一稱謂,那就沒有必要再進行修改。

其次作為重慶人,不會覺得存在喪失重慶主人意識和歸屬感的問題,“重慶是一個包容、開放的城市,尊重語言的社會功能和語言的發展歷程,和友鄰成都共謀發展,才是我們應有的城市自信和主人意識”。

來自重慶市的大學畢業生林星宇則認為,從語言習慣上來看,“成渝叫得更習慣,更順口”。如果是新取名,可以商榷,如果是改掉習慣名城,可能沒什麼必要。

長期關注政經領域的公眾號“槓桿遊戲”聯合創始人張銀銀則表示,“成渝”相關表述有歷史原因,民間社會和官方表達都已經成習慣。所謂約定俗成,從中央到各級各部門等相關文件,都尊重這一表達方式。

而重慶方面的官方回應,尊重歷史、尊重約定俗成,恰恰體現了重慶官方的格局和站位。“無論重慶市還是成都市,無論重慶市還是四川省,用好國家戰略,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四極’,比什麼都重要。”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教授羅霞表示,“成渝”的叫法一直有之,延續至今。而具體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其“成渝”二字已不單是指代兩座城市,而是整個區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內涵是推動整個區域的發展,關注的焦點也應是相向發展,“重慶市發改委的回應是非常積極的”。

四川大學文新學院教授蔡尚偉:

要走出“怪圈”,用合作的思維來整體定位

“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個稱謂,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看法”,四川大學文新學院教授蔡尚偉表示,叫什麼名稱並不是最重要的,“雙城經濟圈”的實質是,成都和重慶這兩個兄弟城市一定要在世界城市格局、中國城市格局之下攜手,用合作的思維來整體定位,實現雙贏、共同的發展。

在世界城市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如果這兩座城市聯合起來,必定會成為中國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一極,在整個中國的戰略格局中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雙邊只從自己城市的角度出發,用競爭的甚至是排除式的思維來看待對方,那麼這對雙邊都很不利。因而,要用“和”的思維、相向而行的思維,成都向東,重慶向西,構建一個世界級的經濟圈、城市群,這樣在未來的世界發展中,它的作用才會日益凸顯。

此外,他還認為,重慶從行政區劃上來說和四川“分了家”,但是文化上來說,巴蜀自古一家。“成渝”這個詞,是多年曆史形成的一個穩定的文化概念,如果強行地去解構、重構,就要付出很多的心理成本和文化成本等。“我個人覺得當務之急是務實,是高效地推進成渝經濟圈的產業發展與社會的綜合發展,至於以後人們會怎麼命名,等若干年以後再重新考量,可能會好一些”。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實習生胡越紅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成渝”改“渝蓉”?重庆否定网友提议,专家:聚焦发展,勿争“番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