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也能蒸出花樣?棗莊一婦女做花饃申請了非遺,好看,好吃


咱們國家既然進行了這個非遺文化,咱們主要的還是要往下傳承下去,讓我們下一代知道我們國家的歷史,知道我們的民俗傳統,知道我們的文化傳統。

饅頭也能蒸出花樣?棗莊一婦女做花饃申請了非遺,好看,好吃

鄉間逢年節都要蒸制花饃。如春節蒸大饅、棗花 、元寶人 、元寶籃;正月十五做面盞、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雞、面豬等 ;清明節捏面為燕;七巧做巧花( 巧餑餑 ) , 形如石榴、桃、虎 獅 、魚 等;四月,出嫁女兒給孃家送“面魚”,象徵豐收 ;也有女兒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頭餛飩 ;寒食節上墳時用“蛇盤盤”以示消災;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嬰兒滿月做“囫圇”謂之“龍鳳呈祥”、“猛虎驅邪”;老人祝壽用“大壽桃”等等。花饃在民間依不同歲時和用途有各種形式。

饅頭也能蒸出花樣?棗莊一婦女做花饃申請了非遺,好看,好吃

饅頭也能蒸出花樣?棗莊一婦女做花饃申請了非遺,好看,好吃

她第一次見到婆婆蒸的棗山(花饃),感覺像是藝術品一樣,從此就喜歡上了它,到現在做花饃已經有十多年了。魯南花饃作為一種藝術品,歷史很悠久,直到現在,很多喜宴上也都有花饃,形象各異。過去的時候,一般會給父母送魚,取年年有餘而且長壽的意思。隨著時代的進步,花饃的樣式也越來越豐富。比如給孩子蒸一個孩子的屬相,或者蒸一對花娃娃。

饅頭也能蒸出花樣?棗莊一婦女做花饃申請了非遺,好看,好吃

花饃不能長期保存,因為畢竟它是用來吃的,但它卻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並發展下來了,這也說明它作為一種文化和藝術的價值和生命力。

饅頭也能蒸出花樣?棗莊一婦女做花饃申請了非遺,好看,好吃

饅頭也能蒸出花樣?棗莊一婦女做花饃申請了非遺,好看,好吃

她認為現在做花饃,可能並不是因為它的美觀與香甜的口感,更多的是對一種藝術和信念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