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前言

保險可以很複雜,但也可以不那麼難。

為了讓大家能夠了解保險的基礎知識,我們特地準備了這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非常長,但是希望各位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能抽出您人生中的30分鐘儘量一字不落地全部看完。

這30分鐘也就是一集電視劇的時間,但你很可能因此避免浪費數萬元的保費。至少,我相信它可以幫助你在瞭解“保險”的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1 理賠真和保險公司大小沒關係

很多人投保前最喜歡問的問題是:哪家保險公司好?買保險得買哪家的產品?

其實這樣的問題是沒有辦法回答的。在中國,保險算是一個壟斷行業,雖然保險公司的數量很多,壽險公司就有91家,但能為大家熟知的只有七八家,因為它們業務體量最大,廣告營銷做得最好。

而其他的保險公司,一般很少做廣告。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很多人覺得非得是他們聽說過的這幾家才是大公司,只有這幾家公司的保險才可以買,其它小公司,不靠譜。(關於這部分內容,我的另一篇文章《為什麼有些保險公司產品價格高,有些保險公司產品價格低呢?》有詳細的講解)

其實,保險公司的大小跟保險公司的好壞、理賠能力沒有任何關係

2 每個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

雖然保險公司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每家公司確實都會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有的保險公司產品理賠條件比較人性化。所謂的人性化,是對客戶有好處。

而有些公司的產品對自己的保險業務員(俗稱保險代理人)有好處,而在價格、保障內容方面,對客戶並不太友好。

那什麼叫對保險業務員有好處呢?

就是說銷售這個產品對於保險業務員來說利益非常大,他們可以從中賺到更多的錢!

再比如,有些保險公司品牌聽起來響,但實際上產品比較一般;還有一些保險公司可能比較注重個性化的產品,比如說有些市場定位偏高端,像招商信諾;也有偏重產品設計的公司,比如華夏,它會不斷嘗試刷新好產品的底線。

事實上,買保險最簡單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風險缺口去挑保險

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3 買保險前請先定位家庭的角色

在買保險前,很多人會什麼都還沒想,就讓人給你推薦一款產品,或者向人求證某個產品合不合適自己。這往往是得不到準確的答案的。

不是我們不夠專業,而是這個問題是一個無法作答的問題。

那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需要定位家庭的角色,保險只有根據家庭角色定位來買,才是最合理的。在一個家庭裡面,家庭經濟支柱、非經濟支柱、孩子雙方的老人父母,都是需要考慮的。

其次,整體的家庭保險預算不能超過稅後總收入的10%,這個“10%”說的不是萬能、理財類的保險,而是純保障型的產品。

一個家庭10%的預算去買純保障型保險,每一個人都要把保障買足。這裡的“買足”是指額度都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出了事這個額度需要真的夠用,而不能像重疾險買個十萬二十萬的保額,出了事一點用都沒有。

再次,對於家庭成員我們要做一個合理分配。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賺錢最多的那個人,誰賺錢最多誰就對於家庭的責任是最重大的,因為一旦他出了任何的問題,那麼其他的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所以,對於家庭經濟支柱來說,他的保障是要最全的,預算也是要最多的。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孩子,其實給孩子買保險,量力而為就可以。

如果預算充足,那麼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份終身的、保障豐富一些的產品。如果預算緊張,如果連大人都無法買足保額,那麼千萬不要在孩子身上花過多的錢。你可以先把他健健康康的保障到成年,等他長大了,有大把機會再去補足。

而成年人,如果這兩年不買的話,那有可能未來有疾病買不了,或者說年齡過大保費太貴,到時再想補充就很難了。所以,孩子未來有的是機會,而大人的保險最好是當機立斷、現在就買。

4 一個人的主要風險包括哪些部分?

其實人生最大的風險,無非就是身故、疾病

身故,會使其他的家庭成員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比如:房貸車貸怎麼還,孩子的教育費、父母的贍養費從哪來?

疾病,一方面是需要花費很多的錢,另一方面是收入中斷。重疾的康復期是5年左右,需要在靜養,不能參加工作。5年的收入中斷,房貸車貸怎麼還,孩子的教育費、父母的贍養費從哪來?

上述身故和疾病的風險,可以用定期壽險來補充,而非意外險。

大家經常會覺得意外險要買很高的保額,萬一意外掛了,可以有比較高的保障。

但真相是,意外原因導致的身故其實只佔3%不到,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身故是沒辦法用意外險來保障的。所以如果擔心身故風險,一定要拿定期壽險來保障。

有人每年的收入本來也就10萬,然後一年花5000買個萬能險,附加的重疾,保額只有10萬。

既然你都每年能賺到10萬,一年能付得起5000去買理財保險,你會付不起10萬的醫療費嗎?如果萬一不幸真的得了大病,這10萬的保額能起到什麼作用?

顯然,這種保險比較雞肋。花的錢比較多,但是在真正出事的時候又賠不到足夠的錢,這是買保險時典型的負面案例。

然而可悲的是,每一天我們身邊都有人重複這樣的錯誤。

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5 您需要的保險長這樣

接下來,我們以大家最關注的孩子的保險舉例,教你如何通過分析產品特點挑選合適的保險產品。

① 明確面臨的風險

首先,孩子的風險絕對不是身故,因為他本來就沒有收入,所以對家庭來說並不能帶來太大的經濟損失。

這就是為什麼保監會規定,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障十歲前不能超過二十萬,十八歲前不能超過五十萬

爸媽希望的,無非是孩子能健康的成長,得病的時候有錢去看病,我們盡力做到有錢去看病,這對孩子來說就已經夠了。

孩子面臨的風險總結來說也就是:門診、住院醫療、重疾

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② 對應風險需求選擇保險

(1)重疾——重疾保障

重疾可以用重疾險來保障,重疾險按照保障時間,分為定期重疾險終身重疾險

定期重疾險保障時間為確定的時間,比如10年、20年、30年,或者固定保障到被保險人70歲或80歲。

終身重疾險,則為被保險人終身提供重大疾病保障,直到身故。

一般來說終身比定期保障更全面、價格相對應也會高很多,家長們可以根據家庭情況進行選擇。但是,不論哪種,重疾的保額至少要買到五十萬以上

孩子還小,幾十年後的通貨膨脹沒有辦法去控制。按照現在的價格水平,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療費用在30萬左右,我們不能奢求20年後、50年後,還是這個價格,只能儘可能的讓保額多一些。

很多媽媽由於經濟壓力,又想給孩子一份終身保障,於是選擇20萬、30萬低保額的重疾險,這是一種欠考慮的做法。

買保險不是解決當下的問題,而是解決二三十年的事情。50萬的定期重疾一年也就幾百塊錢,可以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給孩子更好的保障。

(2)大病——住院醫療

住院醫療,是保險公司對於意外或者疾病住院所花銷醫療費用的報銷

上面提及的重疾險只賠付遇到重大疾病時確診的保險金,而對於非重疾類疾病引起的住院,重疾險是沒辦法進行賠付的,這個時候,可以通過住院醫療險(即百萬醫療),來轉移這部分疾病住院費用報銷的風險。

(3)門診——意外險、小病(自擔)

國家規定孩子上學必須要有學平險。學平險是一種同時保障意外和疾病風險的綜合保險,無論是孩子意外住院、或疾病住院,都可以報銷。

另外建議購買意外險,孩子比較好動,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貓抓狗咬等,配置一份意外險,每年保費一百多元,意外引起的門診和住院可以0免賠報銷(包含進口藥)。不需要買重疾裡面的附加險或者單獨的醫療險。

對於小病門診(感冒咳嗽),建議大家風險自擔,因為保險費可能比一年門診花的錢還多。

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6 國內的重疾險比香港有什麼優勢呢?

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好?這個說法,其實已經過時了。坦白說,在3年前,內地的保險要比香港保險差了點,可是現在,大陸保險早就可以輕鬆碾壓香港保險了。

內地保險對比香港保險的優勢,可以從下面這四個角度來看:

看保障。2016年以前,香港重疾險的優勢還是蠻明顯的,但近年來內地保險公司競爭白熱化,產品推陳出新,保障責任豐富,現在香港保險甚至要反過來抄內地的產品設計了。

看價格。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便宜?那已經是幾年前的傳說了,現在內地好的保險產品價格基本和香港差不多,有的甚至比香港還要低——當然,你不能拿至今還比人家貴的平安、國壽產品去比。

看理賠。香港健康告知要求嚴格,內地消費者隱瞞告知健康狀況的情況非常多,因此最近一兩年出現了拒賠潮。而相比之下,內地保險更易通融。

看分紅。香港保險所謂的高額分紅演示,其實都是假的,沒有任何條款上的保證,尤其是重疾險裡的分紅。對它的分紅期望值過高,就是你貪心了!

所以,買保險根本不用捨近求遠去香港,老老實實在內地買就行啦!

7 買保險真的不要猶豫太久

對於80後來說,很多人老覺得自己身體特別好,隨時都可以買,但實際上30%的80後都會被各種原因拒保。

為什麼呢?得了這個病自己不覺得有什麼,但是保險公司已經覺得有什麼了。

所以,建議大家儘量趁健康的時候早點下決定。

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8 談談糾紛和理賠

最大的糾紛的來源是沒有如實告知

如實告知在買保險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如果在投保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病史全部都說清楚了,那麼你在理賠的時候就是一個標準件,標準件在任何公司的理賠都很快。

很多業務員說我可以幫你去理賠,我給你做服務,這些全部都是扯蛋。因為業務員跟保險公司只是代理銷售的關係,它並不能影響到理賠的結果,他只能幫你收收資料、送送資料,其它的東西他無法影響。所以業務員的這些說法,大家聽聽也就過去了。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做好如實告知,做好如實告知,我們就無須擔心後面的理賠問題。就算是服務我們的人離職了,或者是你再也找不到了,或者說你的單變成了“孤兒單”,你都不用擔心,因為你打一個電話打到保險公司去報案,該怎麼賠怎麼賠,所以這些問題不需要擔心。

這裡還引申出來一個問題:好多人會講我不知道到底什麼病要報什麼病不報,或者是說多少年前的病我自己都忘了怎麼辦呀,這個時候你確實是需要諮詢比較專業的人。

另外,還有朋友會認為要先去體個檢然後再去買保險,千萬不要!

萬一體檢出來什麼疾病,你不告知也不行啦,因為有了醫療記錄作為證據。所以,如果近期有體檢計劃,還是先把保險買了,再去體檢不遲。

正確配置保險的姿勢,幫您節省數萬元保費!專治保險小白

9 最後

以上就是想要對各位保險小白們一些最誠摯的建議。

雖然文章確實很長,但是認真看完的話,我相信你一定會發現很多以前沒有意識到的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