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後,日本擊敗俄國,擴大在內蒙古的勢力範圍


1904年的日俄戰爭以前,日本在東北和內蒙古沒有什麼勢力可言。雖小日本經常派遣特務深入內蒙古,然其害怕俄國,有所顧忌,不敢輕舉妄動。日俄戰爭後,形勢大變,俄國答應盡撤東北駐軍,並以旅大轉租於日本,南滿鐵路亦拱手轉讓,日本終於在東三省南部和內蒙古地區爭得勢力範圍。

日俄戰爭後,日本擊敗俄國,擴大在內蒙古的勢力範圍


(在中國領土上開戰的“日俄戰爭”繪畫)

為了把內蒙古和東北變成自己的殖民地,排斥其他列強勢力的介入,日本於1907年4月在大連建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下同)。該組織是由日本政府直接控制,以經營鐵路為主的大殖民公司,也是日本帝國主義對內蒙古和東北地區進行經濟、政治侵略的總機關,其性質與任務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相同。它不僅直接經營南滿鐵路,而且還壟斷經營煤炭、木材、鋼鐵、化工、電力、航運、建築、郵電、農場以及文化教育等企事業活動。屬下有大型企業八十餘家。不僅如此,“滿鐵”還在東三省和內蒙古各旗縣設立“滿鐵”分公司,參與當地各項活動。到了1919年,“滿鐵”所屬各企業的總投資額達3.7億元。

通過這些深入各地的大小企業,日本掌握了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的經濟命脈。“滿鐵”還可以在各地徵收稅項,制定行政條例,頒佈治安規則,把該地區變成獨立於中國行政系統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滿鐵王國。

同時,日本還設立了所謂的“關東州都督府”,對旅大地區實行殖民統治。它以保護南滿鐵路的名義,由關東軍控制了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南部地區。從此,關東軍和滿鐵株式會社,就成為日本帝國主義進行軍事、政治、經濟全面侵略和支配這個地區的主要武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為止。

辛亥革命之際,日本侵略內蒙古的活動更加猖獗。它在給美國政府的通牒中,公然聲稱“日本不得不聲明保留東內蒙古,日本在該隅有自然利害關係”。顯然,日本是為其侵略政策製造輿論,混淆視聽,以便在內蒙古地區得到更多的權益。

1913年,日本提出修築滿蒙五條鐵路的要求。這是它為實現第三期吞併滿蒙計劃所採取的項重大行動。所謂“滿蒙五路計劃”,即(一)由開原至海龍;(二)由四平至洮南;(三)由熱河至洮南;(四)由長春至洮南;(五)由海龍至吉林。按此五條鐵路,除(一)、(五)兩條在長春以南地區外,其餘各條橫臥內蒙古地區東部。袁世凱政權因急於穩定其軍閥統治,竟同意對方的大部分要求,日本輕易取得四洮、開海、長洮三路的借款權,及洮承、吉海兩線的借款優先權。該項要求當時嚴加保密。直至1918年列強各國組織新銀行團,日本在英美等國的干預下被迫公開,並將部分路權劃歸新銀行團,日本獨佔內蒙古路權的陰謀才未完全實現。

在爭奪路權的同時,日本開始積極向沿線地區大量移民,以解決其國內地窄人稠,和發展農業所造成的農業危機。這個移民組織是滿鐵會社隸屬下的興農部農務課。它首先在南滿鐵路沿線的公主嶺、熊嶽建立農業試驗場,其後又在開原、大屯設立豆圃,在大榆樹、鐵嶺、鄭家屯、海龍等地修渠平地,開闢大片水稻種植田。日本殖民者的觸鬚己伸進內蒙古東部地區。大量移民是日本帝國主義強化滿蒙地區殖民統治,和解決國內政治經濟危機的一個重大步驟。眾所周知的日本移民開拓團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日本在加深對內蒙古和東三省侵略的同時,於1915年向袁世凱秘密提出旨在進一步侵佔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

日俄戰爭後,日本擊敗俄國,擴大在內蒙古的勢力範圍


(二十一條第一號)

該項要求共分五號二十一條,涉及內蒙古的條款是第二號。該條款為:日本人對在內蒙古的商業、農業佔地,擁有租借權及所有權;日本人可以自由居住往來,並從事各種商業及其他業務;日本人擁有礦山採掘權;中國自開商埠,須與日方“協商”後決定;未經日本政府同意,不得許與其他各國敷設鐵路之權,或從其他各國借款築路,及將該地稅課抵借外債;聘用政治、財政、軍事顧問教習時,須與日本政府“商議”。

此條約內容一經透露,立即引起全國人民的共同反對。日本被迫稍作修改,又提出修正案二十四條,有關內蒙古的條款要點是:如用內蒙古地方稅抵借外債或借款造路時,先與日方“商議”;開放商埠須經日本同意;日本人有權與華人在該處“合辦”農業和製造業。

修正案提出後,日本政府立即發出最後通牒,聲稱“南滿與東內蒙,就地理上、政治上、商工利害上,皆與日本有特別關係”,並限令中國政府四十八小時內答覆。

袁世凱為了取得日本對他的帝制活動的支持,換取一紙“承認”照會,竟冒天下之大不韙,於5月9日接受了日方的大部分侵略條款。但日本並不以此為滿足,接著又拋出一個《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修約》,即《民四條約》。修約內有“在東部內蒙古合辦工農業”,及中國“從速自開東部內蒙古合宜地方為商埠”的條款。以後日本以"合辦”名義,侵佔了不少內蒙古土地。比如,日本人荒井泰治和巴林旗札薩克王爺訂立的合同。後者以一千八百九十公頃的土地作抵,取得十五萬元現款,共同合辦了“蒙古產業公司”。荒井利用這個公司大量收買和出租蒙古的土地,獲取了大量的利益。

日本除在內蒙古地區進行政治、經濟侵略外,還採取軍事入侵行動,以搶奪更多的權益。它提出二十一條"未久,突然製造了"鄭家屯事件",對內蒙古進行武裝侵略。鄭家屯原在內蒙古哲里木盟境內,後改為遼源縣。該地既不在南滿鐵路附近,又非商埠,日軍根本無權駐紮此地。然而,日本人於一九一六年八月調集軍隊,殺入奉軍二十八師二十八團團部,武裝強佔鄭家屯。日本人蠻橫地提出,中國軍隊須聘用日軍將校為名譽顧問,日本於必要地點派駐警官等要求,並不顧中國反對,強行在鄭家屯等地建立警察署。這次事件是日本對內蒙古地區進行軍事侵略的開始。

日俄戰爭後,日本擊敗俄國,擴大在內蒙古的勢力範圍


(日偽時期的鄭家屯)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引起帝國主義各國的極大驚恐和仇視。日本帝國主義一方面主張一國干涉,企圖趁火打劫,搶佔蒙古和東北全境,進而侵犯西伯利亞。它同美國私自簽訂《蘭辛一石井協定》,使其在內蒙古和東三省的特殊地位獲得西方列強默認;另一方面,日本勾結奉系軍閥張作霖,並暗向中國政府施加壓力,迫訂中日陸海軍《軍事協定》,以共同防敵之名,迫使中國政府允許日軍開入東北全境和外蒙古。之後,所有的外國武裝干涉者被蘇維埃人民所擊潰,日本軍被迫從西伯利亞撤退,但中國的東北和蒙古大部分地區從此陷入日本武力控制之下。

同年,日本帝國主義還強迫段琪瑞政府簽訂《滿蒙四鐵路借款預備合同》。規定由中國政府向日本興業銀行、臺灣銀行及朝鮮銀行借款修築滿蒙四條鐵路。借款條件是年息八釐,並以四條鐵路資產和收入作擔保。所謂“滿蒙四鐵路”為:(一)由開原經海龍至吉林的開吉路(二)由長春至洮南的長洮路;(三)由洮南至熱河的洮熱路;(四)由洮熱線至某海港的鐵路。上述鐵路大半沿襲1913年的"滿蒙五路"而來。除第一路外,其餘都貫穿內蒙古東部地區。日本處心積慮要在內蒙古建立鐵路大幹線,其目的在於以此作為侵略該地區的大本營,以便進步推行其大陸政策。

日本自1904年從俄國手中取得南滿權利,漸次窺視內蒙古以來,十數年間,日本初與沙俄狼狽為奸,將中國權益私相受授,繼則公然威脅、逼迫中國訂立喪失內蒙古權利的條約。以致日本國內政客、軍人的侵略胃口大開,提出武力征服滿蒙的主張。日俄戰爭時的日本陸軍參謀、後任首相的田中義一,曾在給天皇的奏摺中道出日本軍國主義集團征服滿蒙、中國和吞併世界的狂妄計劃。他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帝國主義後來正是按照這一侵略計劃,於1931年在中國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武裝侵佔整個東北三省,建立偽滿洲國,內蒙古大部也相繼落入日本人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