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錦江區

來歷名稱 1990年置錦江區,以境內聞名千古的錦江冠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青羊區

來歷名稱 青羊區於1990年經區劃調整後成立。青羊區為古少城地域,屬清代滿城,青羊區得名於境內一座馳名中外的道觀“青羊宮”,且觀內現存銅羊兩隻,青羊宮初名青羊肆。傳說遠在周代,老子西行至函谷關,與關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別時說:“ 子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後來道家遂在此建立廟宇,名青羊觀,唐代改名青羊宮。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金牛區

來歷名稱 據《括地誌》中說;“昔秦欲伐蜀,路無由入,乃刻石牛五頭,置金於後,偽言此牛能屎金,以遣蜀,蜀候貪信之,令五丁共引牛,塹山堙谷,至之成都。”相傳蜀王置石牛的地方,即今金牛壩。1960年,成都郊區更名為金牛區,因境內“金牛壩”得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武侯區

來歷名稱 1991年置武侯區,因武侯祠而得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成華區

來歷名稱 成立於1990年1月,是成都五個中心城區之一,以成都、華陽兩地名的第一個字而定名為成華區。成華區地域在歷史上分屬原成都縣、華陽縣,也分屬過成都市金牛區和東城區。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龍泉驛區

來歷名稱 1960年,建立成都市龍泉驛區,因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在此設置龍泉驛,故區名定為龍泉驛區。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青白江區

來歷名稱 原為新都屬地。1958年3月,中共四川肥料廠現場黨組向中共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作了關於在工廠建設地區設立工人鎮的請示,並建議使用 “青白江” 為鎮名。請示稱 :“鎮的名稱可為成都市青白江鎮(因廠距青白江接近,與附近場鎮易於區別,又系火車站名稱。)” 。請示中由於筆誤將清白江寫成了青白江。1960年正式建區,以境內清白江而為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新都區

來歷名稱 因當時岷江水患,蜀王杜宇,即望帝,委派由荊楚遷來的部族首領鱉靈為相,命其治水。後鱉靈取代杜宇政權,建立開明王朝。約在公元前七世紀,蜀王開明氏在今新都軍屯鎮附近營建了開明王朝的都邑。為了有別於杜宇氏的舊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為“新都”,為蜀王開明王朝的第一個城名。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開明王朝傳位到十二世,秦國惠文王滅了開明蜀國。秦滅蜀後30年,實行郡區制,置新都縣,乃襲用古地名。2001年11月15日,撤銷新都縣,設立成都市新都區。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溫江區

來歷名稱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縣南境和江原縣東境,置溫江縣。以境內有溫江(今楊柳河),故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雙流區

來歷名稱 隋仁壽二年(602年)置雙流縣。取《蜀都賦》開二江之雙流為義。李冰開成都二江,自合江亭以下可以行舟,是為府河。縣治原在河岸中興場附近,故稱雙流。一說地當岷江與溫水,二水挾縣東西而南流,故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郫都區

來歷名稱 秦置郫縣。因境內郫江(今都江堰內江)而得名。一說因位岷山之陽曰郫,郫即卑,有低下之意。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金堂縣

來歷名稱 唐設金堂縣。因金堂峽為名,一作金臺山。一說縣西有金堂山,水通巴漢,故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大邑縣

來歷名稱 唐置大邑縣。據《太平寰宇記》:“縣在鶴鳴山東,其邑廣大,遂以為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蒲江縣

來歷名稱 隋置蒲江縣。以蒲江為名。以盛產蒲草而得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新津縣

來歷名稱 漢為武陽縣地,因縣居皂裡江(今名金馬河,為岷江正流)津之所,位金馬河、同羊馬河、西河(文井江)、南河、楊柳江五水交會之五津渡口,即在今縣東五津鎮(俗稱舊縣)。初名新津渡,亦稱新津市。北周置新津縣,隋始遷今城。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都江堰市

來歷名稱 據《今縣釋名》:“漢文翁穿漕江灌溉,謂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寧縣,孟蜀改灌州,明改縣。”一說今縣城古名灌口,戰國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陸,為灌之口而名。1988年改為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彭州市

來歷名稱 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九隴、導江、唐昌、□陽四縣置彭州,因天彭闕為名。一說為古彭國地。或言縣西北有門山,因兩山相對如闕而名天彭門,縣因取名。1993年設市。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邛崍市

來歷名稱 秦置臨邛縣。1913年設縣,因邛蛛山為名。因山多風雲雨霧,少有晴明,首夏尤冰,初秋即雪,本自邛筰(今西昌、漢源)而來,故名邛來。或雲邛(指邛都,今西昌)人所由來也。1994年設市。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崇州市

來歷名稱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升高宗為崇慶軍節度。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以高宗潛藩於此乃升為崇慶府,以示崇慶之意。元置祟慶州,1913年置縣。1994年設市。
 

四川省這個新1線城市劃為11區5市4縣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


簡陽市

來歷名稱 “簡陽”之名始於民國二年,摘取簡州和陽安之首字,命名簡陽縣,屬川西道。簡陽並不是“簡之陽”的意思。

簡州之名始於隋朝。當時隋文帝置簡州,轄陽安、平泉(縣治在今草池鎮平泉村)、金水(縣治在今金堂縣淮口鎮)三縣。之所以名為簡州,是因為境內有“賴簡池”,而賴簡即仰賴簡雍功德之意。簡雍,三國蜀漢政權主要文臣,曾在簡陽為父母官,在簡雍巷口有簡雍墓,可惜在建國初期因擴建成渝公路被毀。

陽安之名始於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牛鞞縣為陽安縣,並置武康郡(郡、縣治今簡城街道),以境內有陽安山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