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他們在這地裡種啥呀?”“這裡能長出羊肚菌嗎?” 4月5日,記者看到和政縣扶貧開發公司邀請的州農科院的專家正在為羅家集鎮三岔溝村的農戶指導種植羊肚菌。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在三岔溝村的田裡,村民們正給地裡撒石灰粉,群眾們都好奇的紛紛圍觀,州農科院的技術員介紹到,這是給土壤消毒,這裡準備種羊肚菌,群眾更加好奇了,“羊肚菌也能種出來?” 羊肚菌在和政縣的三合鎮楊家種植基地已經試種成功了!而且長勢非常好,和政縣扶貧開發公司負責人信心滿滿的說。這是羅家集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農戶種植經濟作物,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近年來,為增加農民收入,羅家集鎮多措並舉,大力推廣油菜、烏龍頭、中藥材、樹莓等多種特色種植業幫助群眾增收。去年以來,積極利用國家扶貧政策,扶持了該鎮的24個農民合作社,一方面立足本地優勢,打造烏龍頭特色產業,點面結合推動油菜規模發展;另一方面採取補貼、政策支持等手段,鼓勵農戶種植,據瞭解,今年羅家集鎮群眾種植油菜5200畝,啤特果1200畝,冬花、當歸等中藥材1300畝,烏龍頭700畝,樹莓150畝,在三岔溝村試種10畝羊肚菌,讓群眾在家門口學技術,積累經驗,真正的得實惠。該鎮大幅度調整產業結構,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放眼望去,房前屋後都是群眾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把自家房前屋後整理乾淨,在整理出來的空地裡全家人齊上陣正在種植烏龍頭。“烏龍頭一年下來最少能收入兩萬元,比起種小麥收入的好”。豐果樹莓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社有21戶社員,其中16戶精準扶貧戶,流轉土地150畝,這裡的工人都是當地的農民,採摘時的工資在三千元左右,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去年的樹莓都已經當季銷售一空,純收入五萬多,銷路已經不成問題,就盼著今年再有好收成。

羅家集:聚焦產業扶貧  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農民收入​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希望已經播種,等待收穫。羅家集鎮加快推進扶貧方式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通過產業扶貧讓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有踏實做事的信心,使貧困群眾在脫貧致富的路上大踏步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