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小學研學旅行將被納入教學計劃 家長:感覺自己的錢包一緊

說到出門旅行,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滿心歡喜,而旅行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尤其是近年來在中小學當中興起的研學旅行,可謂是風頭真勁,火得一塌糊塗。

昨天,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未來,研學旅行將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建設一批具有天府文化特色、安全適宜的研學旅行基地。堅持公益性原則,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對貧困家庭學生要減免費用。

成都中小學研學旅行將被納入教學計劃 家長:感覺自己的錢包一緊

不少家長看到這裡,估計會心頭一緊,接著對自己的錢袋默哀三分鐘。

其實,也無怪一些家長會感到緊張,由於目前的研學旅行並沒有特別高的門檻,眾多旅行社和教育機構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新型淘金窗口,紛紛快速切入市場,使得剛處於起步階段的研學旅行“野蠻”生長,”雜草“叢生。

”研學旅行“,在一些地方儼然成為了”高價旅遊“的代名詞。

成都中小學研學旅行將被納入教學計劃 家長:感覺自己的錢包一緊

成都中小學研學旅行將被納入教學計劃 家長:感覺自己的錢包一緊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行本身對孩子來說是有益的。其目標是在於讓中小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發揚傳統美德,繼承革命傳統,傳承天府文化,引導中小學生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定,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此次成都市出臺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研學旅行要堅持公益性原則,同等條件下,優先到公益性基地開展研學旅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全市學生集體參觀實行免票,家長在自願的前提下支持孩子參加活動,學校不得從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旅行中營利,相關費用可納入學校代收費項目。

成都中小學研學旅行將被納入教學計劃 家長:感覺自己的錢包一緊

而除了研學旅行的花費問題,不少家長更關心的還是孩子是否真的

“研有所得”。

“如果光是出去耍一趟,什麼都沒有學到,還不如自己帶孩子出去玩。”一名上小學孩子的媽媽吐槽道。

其實說到底,研學旅行的核心是“探究性學習”,讓孩子在旅行的過程中有所收穫,獲得體驗和成就。未來,研學旅行真的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希望學校能夠認真做好每一次的研學旅行,讓孩子們真的從中得到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