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後工作狀態不在線咋辦?不妨試試這樣做

近日,隨著不少市民復工復產,一些問題也浮現出來。比如有的人剛上班時,每天都害怕感染,沒有心思工作;還有人拖延症嚴重,總是剋制不住地玩手機,一天的工作拖拖拉拉,快下班時才驚覺好多事沒做完;還有的員工因為疫情導致業績、收入受影響,陷入堅守還是跳槽的焦慮,工作老是提不起勁兒等等。

那麼,這些"工作狀態不在線"的情況,都體現了怎麼樣的心理?市民如何在復工後儘快地恢復良好的工作狀態?就此,楚天都市報記者對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景雅芹進行了採訪。


復工後工作狀態不在線咋辦?不妨試試這樣做


每天擔心感染,好耗費心神

受訪者:王女士

職業:企業白領

個人講述

我是 4 月 1 日正式上班的,疫情期間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我一直沒出過小區。第一天上班,我特別沒有安全感,在辦公室做消殺就做了兩三個小時,幾乎把辦公桌每一個區域都擦了一遍。

消殺完,一上午就過去了。一下午就做了個 10 頁的 PPT,效率很低,花了 3 個多小時才做完。

接下來幾天,我每天工作後做的事情,就是花幾小時做好消毒殺菌,時刻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感染,哪裡做得不到位。

同事見面了,相互之間也只是點個頭笑一下,很少聊天,也不近距離接觸。最辛苦的是喝水和吃飯,因為怕有病毒,我在辦公室裡帶的有蓋子的杯子,喝水也是躲在角落偷偷摘下口罩喝一口。

吃飯就更別提了,第一天去食堂吃飯,我一個人去的,躲在人少的角落,摘下口罩吃飯,都能緊張得直流汗。吃飯也沒什麼胃口,我隨便扒了一點飯菜就飽了,趕緊把口罩戴上離開了。

接下來幾天都是如此。這種狀態讓我很不舒服,但是又情不自禁地會擔心,我也不知該怎麼辦。

專家點評

這位市民主要還是受疫情的現實因素影響,出現恐懼和緊張的心理。

首先,如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廣大市民在注意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儘量不要過於緊張焦慮,建議可通過官方途徑瞭解復工復產後的相關防範知識,正確認知後調整自己的行為。

第二,可觀察一下週圍同事的反應,判斷自己是否過度緊張了,也可跟同事們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聽聽他們的解決方法,緩解一下焦慮。

第三,用餐時,保證人與人的安全距離,比如可以在靠角落一點、人稀少的位置坐著,或者在人少一點的時候去食堂。

第四,當自己出現緊張情緒時,可以做深呼吸,給自己的不合理行為喊"停",學會逐漸克服這種焦慮和緊張。

老想刷手機,陷入拖延症

受訪者:劉先生

職業:企宣人員

個人講述

我復工已經有一週多了,在家裡時,老想著什麼時候復工,誰知等復工之後,我依然焦慮。

一方面,我在公司老擔心衛生問題,辦公環境乾不乾淨啦,吃飯安不安全啦,每天消殺也佔用了很多時間;另一方面,這段時間我的工作效率很低,寫東西時經常思想開小差,總忍不住想要刷刷微博,看看新聞,瞭解下疫情的最新進展,在網上跟朋友聊聊天、打打遊戲等。畢竟過去兩個月在家裡,我就是這樣過來的,每天用手機的時間在 14 個小時左右。

而等到快下班的時候,當我發現自己還有一堆的策劃書沒有寫完時,又瘋狂趕工,工作質量可想而知,草草交活後心情也很差。晚上回家又忍不住刷手機刷到半夜,第二天上班精神也不好。

我知道這樣不對,可我就是忍不住,這讓我莫名焦慮,有時還衝家人發脾氣。

專家點評

這位市民要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出現工作"不在線"、懶散、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是有其原因的:一方面,在現實層面,因為大家在疫情期間在家裡長時間地待著,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上班後要調整作息和完全迴歸工作狀態,確實需要一個過程;另一方面,許多市民在工作時還擔心疫情情況、工作環境安全性、甚至家人的日常起居、孩子的學習等,都會耗費心神,使得注意力受到影響。

因此,建議這位市民不要過分地責怪自己,可給自己設定目標,循序漸進地解決。

那麼,如何解決上班效率低、做事拖延的問題呢。我們建議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比如上班後在 1 到 2 周的時間內,慢慢地把作息時間調整成工作的狀態,早睡早起,三餐固定,保持良好工作狀態。

2、剛上班時如果實在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可先做一些比較簡單具體的事情,如收拾桌子等,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增強內心的安全感。

3、開始工作前,可以做一些小的有儀式感的事情,比如泡杯咖啡、泡杯茶,暗示自己要開始工作了。

4、如何克服拖延?建議市民可以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用單子列出來,可以用緊急、重要維度的矩陣,把要做的工作事務進行排序,併為每一個任務的完成設定小獎賞。為了不拖延,可以將每個任務進行分解,比如幾點到幾點做什麼,列個時間節點,可更好地督促自己。

害怕被裁員,工作沒積極性

受訪者:沈先生

職業:銷售人員

個人自述

受疫情影響,我所在的公司銷售量大幅度下滑,我們的業績、薪水也受到影響,復工後第一個月,我只拿了 6 成的薪水,大概 3000 元左右,交完房貸後所剩無幾。聽說接下來如果銷售量起不來,還要再降薪,裁員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很焦慮,很擔心萬一自己被裁員失業了怎麼辦。並且,剛工作幾年的我也沒有存下什麼錢。也有同事在考慮早點跳槽,想找個薪酬更高的行業,但是我認為跳槽的不確定因素很多,況且目前的經濟形勢也不太明朗,還是想再觀望下。

然而在單位上班吧,我感覺雖然自己也很努力,但是時間耗費了,得到的回報卻滿足不了我的期望。畢竟在大城市裡生活成本太高,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半年一年,我根本扛不住。

家裡條件也不好,父母都是農民,積蓄本就不多,我也不好意思找他們開口要錢。這讓我每天都很彷徨,陷入焦慮、擔憂中,吃飯不香、晚上難以入睡,工作也沒有什麼積極性了。

專家點評

因為疫情,不少市民出現對職業的擔憂,這位市民出現這種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也讓心理諮詢師看到了他內心的衝突,陷入是"去"還是"留"的糾結當中。如果持續陷入這種擔憂的情緒中去,也確實會大大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

其實,這位市民能提前考慮到失業風險,說明他是有危機意識的。如果他能想清楚,這種困難當下不少人都存在,工作的變動也是一種常態,其實內心就會釋然一些,不至於這麼糾結。

另外,所謂職業危機,"危"中是有"機"的",我建議他與其為一些無法把控的事情擔心焦慮,不如想想自己能把控的事。趁這個機會,做自己能做的、有用的事,比如努力鑽研業務,提高崗位勝任力,使公司裁員時不捨得裁你;也可以抓緊學習其他技能,萬一被裁員了,去嘗試新的工作。

如果實在覺得在現有工作崗位的薪酬沒有辦法滿足自己的要求,也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尋找適合的工作,而不是等到失業以後再行動。但前提是,不要盲目去跳槽,而是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做什麼工作,目標在哪裡。這樣,能幫助自己理清頭緒,積極面對外界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