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行路難“黃山旅遊”轉型更難

黃山景區被“擠爆”,遊客行路難,而黃山旅遊自身的前行之路也並不容易。4月6日,有遊客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黃山景區還存在無人測溫、停車費坐地起價等諸多亂象。而這也是繼索道故障,遊客滯留山上後,黃山景區所屬的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山旅遊”)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而景區亂象頻出的背後是企業管理的老化與轉型的急迫。近年來,傳統景區紛紛轉型,企圖擺脫“門票依賴症”,作為山嶽景區龍頭企業的黃山旅遊也在嘗試通過發展景區之外的產業走出這一現狀。然而,宏村項目收購無果、旅遊地產進展緩慢……黃山旅遊“下山”顛簸坎坷。

亂象叢生

儘管黃山景區連發6封公告回應“扎堆聚集”,但網友們曝出了更多景區管理亂象。

4月5日前往黃山風景區遊玩的王先生(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黃山景區入口處排隊時並沒有體現實時進山的客流數據,同時現場也無工作人員維持秩序,對遊客進行引導。“而且在進入景區前,並沒有工作人員在現場測量體溫、檢查安康碼。”

據王先生介紹,自己於4月5日4時45分從宏村出發,不到6時便開始排隊,但直到11時才成功乘坐換乘大巴進入景區,僅排隊就耗時四五個小時。

其實,景區入口處的秩序混亂並非是王先生的個人感受。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有多位網友在黃山景區官博中反映,現場存在遊客插隊、推擠、翻欄杆,而且入場不測溫、不查碼等現象,但景區工作人員並未對此進行及時疏散和管理。

與此同時,還有部分遊客“抱怨”稱,黃山景區管理範圍內的區域存在部分商戶涉嫌坐地起價、抬高停車費的情況。對此,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官方微博回覆稱,景區市場監管部門已針對網友反映的停車不合理收費問題進行調查,黃山風景區旅遊綜合執法湯口大隊已經派人到原味食坊現場處理,經營業主同意將200元停車費退還該遊客。當日下午已現場退還50元,剩餘150元聯繫上該遊客後立即退還。

在本次黃山景區出現人流聚集的問題後,有網友對其實施的限流措施提出了質疑。北京商報記者查找後發現,黃山旅遊曾於2月22日發佈公告稱,部分恢復黃山風景區開放,每日限流1萬人。3月17日,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又發佈補充公告,將景區每日接待遊客流量限制“紅線”上調到了2萬人。

在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看來,黃山旅遊和黃山景區前後兩次對於限流人數“口徑”表述的較大差距確實值得深思,畢竟2018年黃山景區全年接待遊客量為338萬人次,由此計算該景區日均遊客量還不足1萬人次,尤其在本次出現景區被擠爆的問題後,不論是企業還是景區本身,都應儘快披露限流人數計算的方法和依據,確保限流“紅線”制定得更加科學、有效。

不過,當北京商報記者就網友反映的景區管理等問題致電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時,對方拒絕接受採訪。

黃山景區此前也曾因管理問題被網友“吐槽”了。就在去年11月,景區內的玉屏索道因設備故障導致約200-300人滯留。故障發生後,黃山風景區啟動了客運索道應急預案,遊客只得連夜步行摸黑下山。

實際上,黃山旅遊是我國較早實現A股上市的山嶽型景區經營管理企業,甚至被業界稱作是我國已上市的“六大名山”之一。

然而,近年來,黃山旅遊卻逐漸現出頹勢。機構數據顯示,黃山旅遊2014-2018年遊客量增幅連續五年放緩,去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均出現了同比下降。

轉型碰壁

實際上,為了破解傳統景區對門票收入過於依賴的問題,黃山旅遊一直在為自己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早在2017年12月,黃山旅遊董事長章德輝就曾表示,山嶽景區存在五大短板,即靠山吃山,千山一面;門票經濟,天花板太低;淡旺季明顯,旺季吃不完,淡季吃不飽;產品供給單一,客單價不高;產品創新不足,重遊率低。而就在說出此番言論的前一年,該公司提出了探索“二次創業”的路子,包括“走下山、走出去”“一山一水一村一窟”等戰略。

然而,從此後黃山旅遊的經營軌跡不難看出,該公司的轉型道路似乎走得並不算順遂。在推進“一山一水一村一窟”中的“一村”項目方面,黃山旅遊曾提出收購黃山景區周邊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世界文化遺產宏村。不過,該項目的收購進展似乎並不盡如人意。去年12月下旬,黃山旅遊宣佈,決定終止與相關合作方就宏村項目合作事宜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至此,黃山旅遊失去了“一山一水一村一窟”中的重要一塊拼圖。

此外,根據黃山旅遊2019年半年報,一直被該公司給予厚望的“一窟”花山謎窟也未對其業績形成有效貢獻。截至報告期末,黃山市花山謎窟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淨資產總額為-1662.16萬元,虧損353.64萬元。

除了“山水村窟”外,黃山旅遊還將觸角延伸至了旅遊地產和旅遊零售等領域。就在去年底宣佈宏村項目告吹的同日,黃山旅遊還發布公告稱,擬向參股公司黃山藍城小鎮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山藍城公司”)提供借款1.15億元,用於黃山藍城公司全資子公司黃山藍鎮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鎮置業”)取得黟美小鎮項目土地使用權。公開消息顯示,黃山旅遊曾計劃要在去年開工建設黟美小鎮項目及黃山旅遊城市綜合體項目。然而,截至目前,網上仍鮮有小鎮開工消息以及相關建設進展披露,有業內機構則直接用“明顯滯後於預期”來做評價。

而在黃山旅遊“全面撒網”的新業態中,旅遊零售也曾被反覆提及。據悉,早在2018年9月,黃山旅遊旗下就成立了黃山華胥氏旅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主要用於開創黃山文創新零售業務。去年7月,黃山旅遊旗下黃山好禮玉屏店試營業。當時,該公司提出,準備通過深度定製的IT系統讓20+線下門店、6家酒店1200+客房、50+自動販賣機及線上商城串聯互通。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查找後卻發現,目前淘寶上唯一的“黃山好禮”官方店鋪,開業至今已有約9個月,交易情況著實冷清,除了一款五福系列徽章本月內有一筆銷售外,其餘所有商品月銷量均呈“掛零”狀態。

根本性改革

“不論是黃山旅遊還是黃山景區,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周鳴岐表示,雖然黃山旅遊依靠黃山景區這一“本錢”,還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保證收入來源,但同時也要看到,黃山旅遊在轉型過程中,仍然沒有樹立起令人印象深刻的標誌性項目和產品,內部管理體制也確實存在待完善之處。

然而,截至發稿,北京商報記者就公司管理及轉型等問題聯繫黃山旅遊,公司始終未接聽電話、回覆郵件。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看來,黃山風景區作為一個自帶“大流量”的自然型景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及吸引力較高,長期以來為黃山旅遊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然而,對於像黃山這一觀光為主的旅遊景區來說,未來都要面臨遊客接待量存增長瓶頸、門票收入減少的問題。隨著消費者旅遊經驗的日益豐富,一些大型的老牌自然景區吸引力已不如從前,針對當下的消費需求進行轉型調整成為必經之路。”

吳麗雲進一步表示,近年來黃山提出了“走下山”的口號,並逐步嘗試進行如旅遊小鎮等方面的嘗試和投資。“對於黃山這個觀光型景區來說,能在‘山上’做的增量內容已經非常有限,因此必須將重心轉入山下,進行佈局和嘗試。目前來看,其在山腳下推出的部分項目還尚未形成良好的回報,也還未有相關IP及產品推出。

周鳴岐更直言,黃山旅遊當前的“轉型戰略”,仍然屬於打補丁式的小修小改,針對當前旅遊市場的變化,該公司必須要進行根本性的改變,對景區進行度假化改革。“比如黃山旅遊提出的發展鄉村旅遊的思路,在當前該公司除了黃山景區外,旗下尚無更多知名景區的基礎上,短期內確實很難實現有效變現。”

今年初,黃山旅遊發佈公告稱,將以自籌資金1億元投資設立黃山歸隱鄉村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此為平臺,力爭在 3-5年完成黃山市範圍內20餘家微旅遊目的地的落地運營。在周鳴岐看來,鄉村旅遊項目如果不依託知名景區等旅遊目的地就很難獲得流量,如果這20餘家微旅遊目的地不在黃山景區的輻射範圍內,就很可能無法形成品牌、取得理想的經營收益。

“在轉型的過程中,準確把脈市場消費趨勢是關鍵。”吳麗雲提出,近年來,隨著旅遊消費市場的轉變,中青年群體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趨向前往體驗性較好、更加舒適和休閒的景區旅遊。景區在轉型、更新自身旅遊產品的過程中,可先從周邊的良好資源入手,在此基礎上利用自身已有IP進行深度開發,製造出下一個爆款。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 楊卉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