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衛生運動因防疫而來!講衛生,是愛國的一種方式

愛國衛生運動因防疫而來!講衛生,是愛國的一種方式

4月4日,大興區龐各莊鎮社區居民舉行大掃除活動。

北京市愛衛會日前決定,4月份在全市開展第32個愛國衛生月活動,活動的主題為“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愛國衛生月活動期間,將重點開展宣傳動員、全面加強環境衛生整治、關注居家環境和工作場所、病媒生物防制、創建國家衛生區鎮等工作。要求各區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貫徹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擴大愛國衛生運動的影響力和參與度,人人參與健康北京建設,人人共享健康北京建設成果。

衛生運動之前為何加上愛國二字?講衛生和愛國之間有什麼聯繫?很多人心中有此疑問。遙想當年,1952年3月,正是為了領導反對美國的細菌戰,才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員會,“愛國衛生運動”運動由此而來。可見這一運動與防疫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時間推移,不少人因為對歷史缺乏瞭解,又沒有直觀感受,可能對這一運動的意義出現認識模糊。新冠疫情暴發後,相信很多市民終於明白個人衛生與國家的關係,懂得衛生之於一個國家的意義。原來,注重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開展轟轟烈烈的衛生運動,真的是愛國的一種方式。

因為沒有患病後戴口罩的習慣,而又缺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意識,才在初始階段給病毒創造了大肆蔓延的機會;在疫情初期,正是很多人不以為然,毫無顧忌地聚會聚餐,推杯換盞、親密無間,才導致了一起起聚集性疫情發生。直到現在,仍有人自以為刀槍不入,沿襲著舊有的不良習慣,公共場合不戴口罩,隨地吐痰;甚至一些地方剛剛降低疫情風險等級沒幾天,有人便迫不及待地扯下口罩扎堆打麻將、聚餐、遊玩,故態復萌,更可見不良習慣的根深蒂固,以及好習慣的養成之難。

也正是因為新冠疫情,不得不調動整個國家的力量,動員全國人民,打起了人民戰爭。僅以向湖北增援的人員為例,人民解放軍、中央和國家部委、各省區市就派出34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19個省區市還對口幫扶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全國範圍內基本阻斷疫情傳播的成績,見證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但也應該反思,如果衛生條件再好一些、衛生習慣再強一些,衛生標準再高一些,是不是可以減緩和降低疫情的嚴重性,是不是感染的人數能夠少一些?

愛國衛生運動是黨和政府把群眾路線運用於衛生事業的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特別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要繼承和發揚愛國衛生運動的優良傳統:要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和基層防控能力建設,推動醫防結合,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要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講衛生是一種健康習慣,更是一種愛國力量。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開展全民參與的愛國衛生運動,發動群眾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教育引導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圖據北京日報客戶端

來源 北京晚報|記者 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