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協委員孫平蓮:多管齊下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山西省政協委員孫平蓮:多管齊下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山西省政協委員孫平蓮

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基層醫療水平有了顯著提升。特別是在實現全面脫貧、全面小康的進程中,各級政府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但在當前醫改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還有一些亟待改進的方面。省政協委員、呂梁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孫平蓮對此非常關心,在本次大會上她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和調研情況,孫平蓮說,目前,縣級以上醫院普遍一號難求、人滿為患,鄉鎮(社區)醫院喜憂參半、運行困難,村級衛生室門可羅雀、生存艱難。“區域聯動,醫療資源共享”,讓患者“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分診制構想遠未實現。據統計,2018年全市基層醫院就診率為35%,離國家要求基層就診率65%的目標相去甚遠。

針對基層醫院的就診率低、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孫平蓮建議,一是切實加強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要根據醫生的專業水平和服務群體來確定薪酬,提高醫生收入水平,讓好醫生願意留在基層,同時鼓勵退休老專家回家鄉服務。要建立高等級醫院“凡晉必下”制度,把在基層醫院服務經歷作為醫生評職稱、提職務的必要條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二是切實把分級診療及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落到實處。通過調整醫保報銷比例等措施,引導病人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選擇不同層級的醫院就診。三是加強對藥品和醫用器材的開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管理。四是多措並舉遏制過度醫療。各級醫療機構要改變工作評價機制,堅決杜絕以營利為目的的考核機制。可以借鑑全國乃至世界先進經驗,採取常見疾病治療招標制度,大幅度降低醫療費用。五是把常見慢性病及急性危重疾病納入醫保範圍。六是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離退休人員養老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的投入,恢復醫院的社會事業性質,從根本上解決醫院以醫養醫的尷尬局面。

記者 王濤 李月平

圖片攝影 李月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