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致黃州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抗疫逆行英雄醫者仁心、福澤患者的崇高敬禮!紀實感賦!

——作者袁正國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系黃州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志紅(共產黨員、副主任醫師)在市婦幼新抗疫冠狀肺炎病毒隔離區同醫生團隊合影照。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系消化內科主任王志紅在市婦幼新隔離疫區同黃州有關醫院參戰醫護四十餘人團隊合影。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系消化內科主任王志紅同醫護戰友一起對隔離區患者查巡房間。

抗疫人物簡要紀實暨感賦

黃州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護抗疫戰鬥團隊,在院黨委院領導的關心大力支持下,在科室主任王志紅(共產黨員、副主任醫師)的組織帶領下,全體醫護同志團結協作,攜手並肩戰鬥,風雨同舟共克時艱,並在全科室同志的密切配合努力下及全院同行的支持協作下,科室一路開拓前行,先後多次圓滿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多項攻堅難關,成效顯著,青出於藍。全心全意把奉獻精神和關愛生命重於泰山做的風生水起,春華秋實。年年受到院領導及同行的褒獎頌揚。特別是這次突發來臨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肆虐之時,全科室聞疫而動,大家不等,不退縮,個個紛紛主動請纓要求披掛上抗疫阻隔一線戰鬥。她們毅然捨生忘死,舍小家顧大家,以大局為重,嚴於律己,人人身先士足不顧個人安危。在抗疫一線,全體同志首先想到的自己的天職及全身心為患者解除病痛的使命擔當。科室同志們都直言:“既然今生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應別無選擇,國難當頭,人民遭病毒威脅身受其害剩至命在旦夕之際,我們就要做一名衝鋒陷陣的敢死團隊和百折不撓的戰鬥戰士,”筆者更認為,更象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綻放的白蓮花!醫德仁心的最美最靚麗的白衣天使!在這個疫猛瘋狂的漫長艱難時刻,更顯示出了科室幾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及使命擔當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如:共產黨員王志紅主任及年紀最長快奔六的老共產黨員、副主任醫師陳樺,本科醫生,共產黨員成文等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職責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風尚,在呈報院領導的份份請戰書上都有一個共同的語氣特點,那就是“生當作人傑,死亦做鬼雄”,“團聚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抗疫顧,二者皆可拋”。同時,還異囗同聲地在請戰書中顯示錚錚誓言說:“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座戰鬥堡壘”。“當國家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侯,我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當抗疫戰鬥的號角吹響,我們會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斬疫除魔的銳利法寶”。她們不僅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去做的。

有詩為證:

科室主任王志紅,

永保黨色打先鋒:

疫虐古城眾怒恐?

千家萬戶宅門中。

十里長街人車靜,

疫霾壓城鬼也驚。

血沃中華魂亦笑?

壯我河山爭分秒!

烈火淬鍊英雄出,

嘆我中華奮興邦。

十萬火急誰堪戰?

將門巾幗王志紅。

聞令而動向疫闖,

揮師全科膽氣豪!

披甲踏塵衝火線,

龍王隔區擂戰場。

白衣將士泣血誓?

各駕風雲中華郎。

神兵天將自天降,

龍王戰疫號角響。

長髮削去與毒鬥,

金鈡罩身斬魔王。

鐵鉀鋼罩擋毒火,

仗劍狡殺震天響。

耳畔溝痕留印記,

笑對人生心如花。

白衣聖使四十幾,

各領風騷英名誇。

並肩戰鬥救危難,

捨生忘死氣沖天。

廢寢忘食擔使命,

甘灑熱血寫忠腸。

不懼插管毒噴染?

心理理療一妙丹。

醫精藝湛顯聖手,

仁心能煥死還魂。

多批危重轉輕症,

手到病除喜家圓。

醫德仁心康眾患,

濟世再現“李時珍”。

斬疫除魔揮寶劍,

光照眾生比“華佗”。

巾幗不遜“木蘭”女,

上陣爭鋒“穆桂英”。

萬馬軍中一天使,

萬綠叢中一點紅!

花開朵朵皆國色,

各表一枝頌功臣。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成文醫生(本科、共產黨員)和陳夢妮醫生(新婚不久,蜜月也未度過就參加綜合隔離病區戰鬥)正值守檢查患者康復情況。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成文醫生在綜合隔離病區正值守查房。

這次史無前例的抗疫戰鬥,作為一名消化內科主任,老共產黨員的王志紅來說,既是科室組織指揮長,又是隔離區抗疫治病護理實幹家。年青的同行都叫她王大姐,王大姐對她們也是倍加關心,總是把難題,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去完成,把輕鬆點的,風險小的讓給那些姐妹戰友去做。所以,其關係特別融合,也從凝聚團結和戰鬥力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市婦幼新院隔離區的五十多個日日夜夜裡,王志紅總是身先士足,衝在前,幹在前,從不馬虎,本身消化科的工作在這次搶治病患是最危險的施救項目。每對一位危重患者是經口插管至胃腔施救,在病人口鼻附近進行近距離操作,患者呼吸道會立馬噴射出大量的病毒氣溶膠,其可能被傳染的風險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為避免無畏的傳染或犧牲,她也隨時提醒大家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才能集中精力有效施救。但也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內鏡中心防控方案嚴格執行。在她的熟練大膽細心的指導操作下,讓消化科醫護人員及其它院參戰的同志及時明確了職業操作規範和防護措施來緩解了所有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確保了戰友們無一被傳染情況,從而順利完成了疫情期間內鏡操作的最艱具危險的工作。

有詩為證:

天高雲淡春風暖,

大地復甦情滿懷:

疫戰猶酣煙未盡,

還須嚴防不輕彈。

樹影不隨明月去,

荷香時與好風來!

凜冽風霜知勁草,

艱難歲月識傑才。

金石其心蘭為鑑,

仁義為友德為師。

中西結合施妙手,

惜分奪秒煥春回!

四月人間煙柳翠,

陰霾散盡長空明。

當疫情爆發時,黃州區人民醫院舉全院醫護之力,投入到了這場沒有刀光劍影的戰疫中。特別是在消化科室只有3名主治醫生轉夜班而嚴重短缺的情況下,王志紅主任號召其她所有醫護齊心協力,豪不猶豫勇接重擔。日以繼夜地戰鬥在最前線並連續堅守五十多天一直未休息,這種醫德仁心的高尚情操是一般平凡人難以做到的。期間,王志紅主任因平時與患者勾通講話較多,引發了她的慢性咽炎,家人比較擔心害怕,但王想到自己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又是科室副主任醫師和負責人,職責重任在肩,在關鍵時刻更不能後退,只安慰好家人及孩子,自己就衝鋒向前作表率。她就是這樣一直帶領戰友們堅持攻克下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搶救危重患者的戰鬥難關。還每天堅持兼管病床巡查,輪夜班,一直堅持迎來春風又綠千年古城黃州江河岸柳。

王志紅對我們說:有一次記得是大年初七日這天,隔離區來了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重病人,她們集有生力量全力搶救,直至患者沒有生命危險的時侯,她們決定及時安全轉移到大別山醫療中心集團繼續救治。後來,該患者得以轉危為安。

有詩為證:

抗疫救危感天地,

袍澤之義播赤壁:

華佗再世疫低頭?

妙手回春濟滄生。

寶塔巍巍行恩禮,

滾滾長江頌仁心!

英榜題名畢昇刷?

揮毫賦文蘇軾韻。

借問大別情多少?

遺愛長江寫心聲!

內鏡室護士長吳曉傑,是倆個小孩的媽媽,長子才4歲,次女才一歲,還未斷奶,她忍受著對孩子的牽掛和思念,便最早請纓到龍王山疫情隔離病區參與救治一批又一批的疑似病例及危重患者,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她和同行戰友共同努力下,先後從龍王山隔離區,再到齊安湖隔離區,後又轉戰到市委黨校隔離區及綜合病區共連續戰鬥五十二天,基本上沒休息,在她的堅持摯著下,以滿腔熱情,嘔心瀝血,親手醫護好了一批批患者,有的還是一家幾口都被感染被隔離搶治而都轉危為安。她每次看見那些家庭多人相互被感染而隔離診治的痛苦眼神,心裡總感覺陣陣酸楚揪心的痛,見此情此景,自己不能言累,更不能待慢,當患者一個個,一批批經其手親自醫護康復出院,心裡又是陣陣高興及感嘆。她就是一位賢德的醫護使者,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為患者而生而戰的醫德白蓮花!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消化內科內鏡室護士長吳曉傑正對患者查看。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吳曉傑護士長兩個小寶寶,長子才4歲,次女才三個多月她就忍痛強行對其斷了奶。

還有李誠醫生,結婚婚期已定,親朋請諫也已發出,當看到疫情來臨又嚴峻,便毅然放棄並推遲婚期和同是醫生的未婚妻並肩投入這場生與死的忘我戰鬥。

有詩為證:

青年醫生誇李誠,

心寬仁厚業務精:

標男俊帥配美女,

男才女貌配成雙。

紅花綠葉心幾許?

鳳凰琴臺頌英才!

萬馬軍中一梟將,

萬綠叢中一點紅!

若為天職解危難,

兩情豈在朝暮暮!

述刀就為疫而戰,

妙手更為撫患民。

馨香就為春來發,

青春更為烈火鍛。

大鵬九霄須展翅,

鳳凰萬里鳴春花!

人生新婚雖大事,

比起國難事更小。

恩愛戀人為鬥疫,

推遲婚期再縮緣!

月色花香一生夢,

斬疫除魔百世芳!

這首小詩就是李誠醫生與戀人的真實寫照。她倆就是一對國色天香,德藝雙馨的國之棟樑之才。堪稱醫者仁心的抗疫天使。


還有黨員醫生的成文和朱蔥醫生,倆人都是外地人,剛回去休假不到三天,就看見突發疫情,她們坐不住了,如同坐針氈一樣不安,便都豪不猶豫地放棄與家人團聚,立馬到處託人,風雨夜驅車400多公里並經過層層關卡,在大年初二就風風火火趕回醫院上班。還未喘口氣喝上一懷熱茶暖暖身心,又急著要求迅速上前線。

當大年初七,內鏡室有位醫生因早期輕度感染,但科室同志並沒有因此恐懼害怕或退縮,相反,大家視她勝過自己的親人去安慰關心,並團結一心幫其迅速康復後一同攜手戰鬥到抗疫阻隔最前線。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朱蔥,成文醫生正檢查患者

有詩為證:

職責擔當心不改,

黨旗黨章刻心間:

思親千里心相會,

夢迴故園歸似箭。

年前休假剛回家,

難料世事圓心願。

疫發肆虐波古城,

封城宅家頃刻間。

成文朱蔥難坐住,

心急火燎趕回程。

雨夜疾馳八百里,

過關越卡心如焚。

家呆三天殺疫線,

馬不停蹄夜未眠。

水米未沾請纓上,

韶華不負逆疫行。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程然護士剛滿三個月的寶寶就斷奶了,又是早產兒。程然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不得不忍受牽掛及思念。

青年護士陶雙,程然倆人,小孩都在哺乳期,為了輕裝上前線更好地投入抗疫戰鬥,便忍痛斷奶,更忍受乳腺脹痛和對孩子的思念。特別是護士程然,小孩是早產兒,她為了工作,為了那些無數被病毒感染的輕重患者的痛苦解脫,以及有些整家老小几口也被感染急切盼望診治和祈禱早日治喻出院的痛苦眼神和迫切期望,她又不得不含住眼淚往肚裡吞,斷然舍痛割愛將僅僅三個多月的寶貝斷奶奔赴最危險的隔離病區一線投入戰鬥。臨別走時,看到孩子那朦朧笑容,就好似在說:“媽媽?你去吧?早點回來?我會乖乖的”時侯,她的心再次痛醉了。但巾幗有淚不輕彈!壯志未酬不言愁,甘灑熱血寫春秋!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程然正對患者進行檢查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陳樺醫生及陶雙護士到隔離區準備投入戰鬥

有詩為證:

親情難捨愛難割,

理想之光穿心上。

大地正被疫魔烤,

思親赴戰難兩全。

民遭虐難心如火,

忍痛斷奶解民憂。

血雨腥風何所懼?

火紅青春芬外香!

象科室主治醫生的佔學兵,陳樺等人也是最早響應院方的指令一直戰鬥在隔離病區一線上,一干就是五十多天從未休息過。身心多重壓力和精神疲憊,每天長達近十個小時的艱辛醫治搶救,已是他的家常便飯,他們卻從未有半句怨言和退縮。總是以最堅貞的鬥志和毅力,嬴得寶貴的時間復活了多少生靈。體現了患難淬鍊真情,希望在絕處逢生。以生命重於泰山而捨我其誰的飽滿革命熱情一天天,一次次去支撐著自己的意志。已記不清經他們的手前後將那些瀕臨崩潰絕望的危重患者硬性從閻王爺鬼門關里拉回到陽間。每當看見轉危為安康復出院的患者,心中就有無限的快樂和高興。感覺自己又做了件應做的事,踐行了醫者仁心的神聖使命。佔學兵,陳樺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又是任勞任怨默默奉獻耕耘從事最平凡又偉大的醫生。對於他們的崇高偉大,卻總是以低調去對待。他們每天直接與危重患者接觸打交道,從口至胃部插管都是高風險的操作,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患者噴出的病毒氣溶膠所感染,但為搶救患者,也就顧及不了那些,也是把命豁出去啦!正是有這些正能量的聖手仁心的拚命三郎,才一次次把不可逆轉的重症患者成為復活第二次生命的可能,只要有一絲一線逆轉的生機,就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實現。就是這種堅忍不撥的精神支撐著理想和信念。有人說:世界上有兩種最崇高的職業,一是為人師表的教師,一是醫德仁心的白衣天使,一個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大腦中,一個是以自己的精湛醫述治病救人,解除多少患者的痛苦,剩至復活了一個個鮮活的第二次生命。

有詩為證:

千古英賢說不盡,

欣看今傑更風流。

獨樹一枝遺愛地,

千秋寶塔數黃州。

人傑地靈文脈厚,

文豪蘇軾韻風流!

古城老區載史冊,

一江春水頌英雄。

名醫聖使古城幸,

臥虎藏龍福澤民。

功德齊天民風厚,


《戰地黃花芬外香、斬疫除魔功不忘》

上圖,主治醫生佔學兵,陳樺及同行正進入隔離區救治患者

再如青年醫生陳夢妮,剛剛新婚不久,還未賞到新婚燕兒的幸福甜蜜就突發重大疫情,她為了這份崇高的人類事業,為了斬疫除魔,為了平民百姓的生死,為了黃州這座千年文脈的古城康泰,她也豁出去了,直到柳暗花明,峰迴路轉,在經過千辛萬苦,攻堅克難,跨過重重險阻,堅持五十餘天的慾火重生的殊死戰鬥,終於於三月二十二日迎來春風拂大地,鳥語花香的小陽春。抗疫戰鬥迎來大捷,危重患者都巳轉危為安並陸續康復出院了。她們總算能喘口氣了。總算能將自己的美好心願放飛藍天!

有詩為證:

自古英雄多磨難,

從來滄海看橫流。

欣見鳳鳴中華遙,

累死累活心猶香!

鋼鐵戰士疫火煉,

誓死如巋勇向前。

新婚燕爾春未曉,

疫戰正酣心怎甘。

為民解憂是本色,

甘灑熱血寫春秋。

新婚雖醉戰火旺,

甘拋甜蜜披掛忙。

人命如山勇出戰,

留得青山鳥語香。

火紅青春烈火煉,

不悔今生走一場。

黨員先鋒帶前後,

千里單騎馳洪流。

巾幗歷來不退後,

中華自古多風流。

除夕辭親披掛上,

長髮美女理光頭。

雅嫩額頭汗如豆,

全國同胞淚也流。

泣血豪氣衝斗牛,

抽刀斬疫勢不休。

為了切斷傳染源,

團圓之日不聚首。

英雄之院鐵骨科,

你們風釆記心頭。

義撥雲天赴前後,

革命負出不計酬。

白衣執甲堪回首,

時代楷模功不朽!

每聲擁抱風雨後?

是淚是喜藏心頭。

肺腑之言恩難謝,

盡在冬春記憶裡。

謝謝你們拚過命,

謝謝你們理光頭!

謝謝你們容顏改,

謝謝你們熱血流!

謝謝你們視患者,

勝過自己尚永留!

那有歲月的靜好?

不過是付出太多!

那有生命泰如歌?

是你們負重前行。

致敬最美逆行者!

靜待疫情全勝利,

再邀看守護地方。

卻留下多少足痕。

到那時陽光正好,

春天黃花正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